张瑜论文(辅导老师鲁老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403810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瑜论文(辅导老师鲁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张瑜论文(辅导老师鲁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张瑜论文(辅导老师鲁老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张瑜论文(辅导老师鲁老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张瑜论文(辅导老师鲁老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瑜论文(辅导老师鲁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瑜论文(辅导老师鲁老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农村小学寄宿生管理初探专业:教育管理 学号:1253001253283姓名:云县涌宝完小张瑜【摘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进行了调整,过去散布各地的小学,被逐步整合归一,围绕乡镇或办事处,形成了统一的中心小学。由于很多农村小学生离家较远,就只有选择寄宿在学校。然而学生年龄较小,缺乏自立能力,加之学校缺乏寄宿管理的经验,因此,农村小学寄宿生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而如何加强对小学寄宿生的管理则成了农村学校积极探索并力求解决的难题,成了家长朋友异常关心的话题。为此,我将就农村小学寄宿生管理的问题,做肤浅的探讨。关键词:农村小学 寄宿制管理 温馨

2、家园 爱心一、寄宿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教育资源的不断整合优化,学校布局的调整,小学寄宿制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有利于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实行资源共享,优化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效益,还拓宽了素质教育的时空,提高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升村小学的综合办学品位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良好习惯,促使身心健康的基础阶段。小学寄宿制学校,不但要担负教书育人的责任,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还得担负为人父母的责任,学校任务尤为艰巨,责任尤为重大。管理得当,学生能在寄宿生活的过程

3、中得到锻炼,从中受益;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还会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因而,农村小学寄宿生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二、寄宿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涌宝完小是一所地处山区的镇级中心完小,始建于 1915 年。学校地处镇政府所在地,服务 33 个村民小组及镇级机关各单位,生源旺盛,发展前景好。现在是一所环境优美、布置合理、设施完善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整体办学水平迅速提高。目前学校占地 6666 平方米,建筑面积 5388 平方米。学校现有 15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763 人,寄宿生 512 人。自寄宿制创办 8 年来,寄宿学生在不断增加,近 3 年

4、来寄宿生都达到 500 多人。自 2006 年我校步入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行列起,我校先后获得过“市级教育先进单位” 、 “县级优秀学校” 、 “寄宿学校先进单位” ,今年正在升报“市级课改示范学校” 。可是随着学校布局的不断调整,住校生的不断增加,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食堂运营还不够规范,餐厅小,难以满足学生方便快捷的就餐;宿舍拥挤,空气质量、卫生条件受到限制;学校可供学生活动的场地狭小;学生 24 小时在校,课余时间不好监管、课余安全成为重中之重;学生远离父母,缺少父母的直接教育,难免出现散漫情绪;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不会管理自己的财物,不会计划用钱或是想父母而哭

5、闹等等。针对以上诸多问题,我校在向其它有经验的学校学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下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想法。三、寄宿生的管理对策要管理好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积极争取改善办学条件;其次逐步完善管理机制;第三以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根本;第四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第五落实工作责任制。(一) 、改善办学条件是前提寄宿制小学必须具备学生寄宿的条件,要妥善解决学生吃、住、玩、学等一系列的问题,真正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近两年来政府领导和教办领导正在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投入,进一步改善寄宿制小学的办学条件,保证寄宿制小学具有面积足够、符合条件的教学用房和相应的教育教学配套

6、设施;具有消防设施齐全、采光、通风良好的安全适用的学生宿舍;建有装置合理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等卫生设施的学生食堂及其学生用餐场所。并建设相应的学生课外活动场所,让寄宿生享有足够的学习生活空间。(二) 、完善管理机制是基础1、配备专职生活指导教师(男女生各一人) 。年纪小,自理能力差是寄宿制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学校就针对此情况落实管理人员,或是专职管理人员。同时,通过学习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必需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知识,主要让他们负责学生宿舍的安全管理、卫生保洁等工作,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和财物安全。利用星期三的少先队活动课的时间和下晚自习后的时间指导学生洗脸、洗脚、刷牙漱口、

7、整理内务,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外全部任课教师也要协助管理,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每天早、中、晚三次检查学生宿舍、个人等卫生情况。2、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对生活指导教师要制定相应职责、考核办法,进行明确的分工,责任落实到个人。3、学校建立和完善具有学校领导、后勤总务、宿舍管理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代表参加的寄宿生管理机构,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机制。4、食堂配备专职教师进行统筹采购、管理、安排,要配备持有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健康证的食堂工作人员,确保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和正常的生活秩序。为了学生的健康,学校从上学期开始为学生提供早点服务,这样既消

8、除了学生在校门口买地摊食品,不卫生食品的安全隐患,又大大改善了学校的校园卫生。(三)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根本我校提出了“农村学校寄宿生自主管理实践方案”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校园应当安排得美观,成为一个快意的场所和对学生富有吸引力的地方。 ”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还得从基本入手,即让学生喜欢校园、爱上校园。我是这样做的。1、给孩子“温馨的家”寄宿生年龄大都在 7-12 岁左右,他们都是第一次离开家过集体生活,他们从心理上和能力上都没有做好这个准备,刚开始很多家长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寄宿制教育就是让孩子寄校而宿,心里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在这种背景下,我认为为孩子们营

9、造一个“温馨的家”的氛围首当其冲。(1) 、潜移默化,建“文化之家”学生知识素养的浅薄,知识来源的渠道单一,知识视野的孤陋,特别是学生在家庭成长缺乏文化氛围,寄宿制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工作中,我充分发挥每一片土地、每一个角落的文化熏陶作用,大力开展文化建设。如在寝室悬挂着充满温馨氛围的“家和万事兴” ,在水管旁张贴“别忘了我也需要安静” 、 “没有我,想想沙漠吧!”的温馨提示,在教室开办图书角,让每一个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沉淀在浓郁的“文化之家”中。(2) 、激发兴趣,建“健康之家”学生的养成教育也好,还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好,都离不开一个好的习惯,让习惯成为激励学生奋

10、发向上的着力点和指导学生课外生活的有力因素显得非常重要,我根据学生不同的志趣为寄宿生添置了各种球类器材、棋类器材,学校还开展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3) 、以生为本,建“民主之家”在对寄宿生的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将管理的过程交给学生,比如在学生寝室的管理中,我根据职能的需要,分别设置了“环保卫士” 、 “节能卫士” 、 “生活卫士” 、 “纪律卫士” ,让学生轮流做小管理能手,采取每周一评议,对做得好的学生采取鼓励,学生的管理才能得到了展现。2、释放无穷爱心,给孩子“零距离的爱”学生如同早春吐露的苞芽,需要阳光的温暖、雨水的滋润,他们身体的

11、稚嫩、心理的脆弱需要我们无言、无尽、有方、有理的爱,唯如此我们才能为学生的心灵成长和智慧成长撑起一个蔚蓝的天空。(1) 、爱如至亲,引导学生生活自立学校要求班主任及课任老师要成为学生的生活老师,去关心他们,如亲人似的给他们以关爱,进行心灵的沟通。那么,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如何让学生视你为父母,那只有一个字:爱。如深夜,悄悄走进他们身边为他们添衣加被。孩子生病了,要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让他们心理有一种落差。有空闲时间得多指导他们洗衣叠被,多和他们谈心。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得到了强化,学会了洗衣,学会了整理房间,接下来让学生学会由生活的自立向心理的自立过渡。(2) 、爱如益友,引

12、导学生心灵成长学生离开了生活周围的好伙伴,远离了父母的喋喋不休,如何让他们真正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在快乐中陶冶心灵,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做学生的朋友。要学会真正放下师道尊严,做真正的孩子王,与孩子一起游戏、一起生活,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快乐着他们的快乐,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学生的行为信息,以便及时引导。让孩子用写日记的方式,和孩子以心灵交换心灵,以真诚收获真诚。孩子学会了礼貌,学会了宽容,学会了与别人交流,学会了关爱。(3) 、爱如高僧, 引导学生智慧成长学生的智慧成长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做好引路人,只有我们学识渊博,如同禅师般的智慧才能用知识的魅力感染学生。我每周设计了不同的专题:周一历史讲坛 ,周四科

13、技大世界 ,周五并开通了电视节目,比如人与自然 、 动物世界 、 阳光行动等,引导学生学会宁静致远,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增加知识积累。3、给孩子“快乐的驿站”寄宿制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工作的一面镜子,在创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下,我校对寄宿生的管理紧扣“和谐”这根弦,让学校成为学生的乐园,让这片园地百花齐放,让这驿站快乐飞扬。(1) 、和谐呼唤学生的平安幸福学生的一丝一毫牵动着我们的心,学生的平安幸福才是和谐的基础,所以在对寄宿生的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救的能力成了主要的内容。(2) 、和谐呼唤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是个大家庭,在这里学生可以自由展现

14、自己的情感; 学校是个大舞台,学生在这里也可以自由发展。为了落实发展主题,我们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如组织寄宿生开展“争做文明寄宿生”演讲比赛,年末组织学生给远方的父母写以“您在他乡还好吗”为主题的书信,让这些活动既愉悦了孩子的生活,又陶冶了孩子的心灵;既增加了孩子的知识积累,又培养了孩子的全面能力。(四) 、加强制度建设是保证制度是行为的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管理好寄宿制小学,必须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我校制定了以下制度。一是门卫制度。学生出入校门审批登记,小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差,随意外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要出校门必须由门卫老师批准并进行登记方可外出。外来人员也必须经门卫教师询问清楚,

15、登记好后方可入校。二是课余时间安全巡视制度。学生 24 小时在校,难免发生打架、损坏公物等违纪事件。要有值周教师进行巡视,发现违规违纪事件及时制止处理,并纳入每周班务评比的计算中。三是值周教师和宿舍管理员夜间陪睡值班制度。制止夜间男女生互串宿舍,领生病学生就医,关注学生夜间安全,维护学生晚睡期间的纪律等。四是防疫、防灾、防火、防盗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采购、运输保管制度,防止食品污染,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五是定期消毒记录制度。学校人员密集,尤其是寄宿制学校,学生一星期都在学校。宿舍、教室、食堂、厕所等活动场所要定期消毒,形成制度并做好消毒记录。一分辛劳、一分甘甜

16、,对寄宿生的管理让我尝到了一个真正孩子王的乐趣,因为我参与,所以我快乐。每天与孩子一起生活,孩子们由自卑走向自信,由依赖走向自立,由懦弱走向坚强,他们更懂得了成长的意义:关爱别人、学会宽容、汲取智慧。然而,寄宿生管理是细而杂,我们将努力为寄宿生营造活泼、和谐、优美、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以良好的办学效益使家长满意。参考文献:1、李少元, 农村教育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年 10 月;2、王道俊,郭文安, 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年;3、孙忠生, 农村 9 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年 9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