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5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403562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5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5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5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5月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5月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5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七年级第二学期科学5月月考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一年级 第二学期五月考试科学试卷说明:本卷三大题,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牛顿第一定律获得的方法是 ( )A.单纯的实验方法 B.演绎法 C.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D.数学推导的方法2.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力的仪器是 ( )A B. C. D.3.为了减少摩擦力,可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将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B.使物体滑动速度减小 C.使接触面减小 D.使接触面变得粗糙4.下列几个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我们使用的科学课本的质量约为 10kg B. 一个中学生所受的重力约为 500N

2、 C.月亮在井中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大约 3m D. 中学生正常步行速度约为 20m/s5.在暗室中,如果将一束红光和一束绿光分别从不同方向(如南北方向)同时射向同一株绿色植物的不同部位上,则植物在被照射处所呈现的颜色分别是 ( )A.黑色和绿色 B.红色和绿色 C.红色和黑色 D.绿色和红色6.以下关于惯性和运动的知识讨论中正确的是 ( )A汽车运动时有惯性,静止时没有惯性 B固体和液体有惯性而气体没有惯性C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是一种机械运动 D雷雨天电闪雷鸣只是一种机械运动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是 (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B.物体运动的快慢或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物

3、体运动的快慢发生改变 D.物体运动的方向发生改变8.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下列属于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的是( )A.拍打衣服上灰尘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汽车必须限速限载 D.跳远时要快速助跑9一重 2N 的物体,在空中受到 2N 竖直向上的拉力时,则该物体的状态可能是 ( )2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处于匀速上升状态 C一定处于匀速下降状态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10.“三 潭 印 月 ”为 西 湖 十 景 之 一 , 三 潭 是 指 西 湖 中 的 三 座 石 塔 ( 如 图 )。 五 一 节 小 柯 同 学 与 父 母 一 起 划 船游 湖 时 被 三

4、座 石 塔 吸 引 了 , 就 拿 出 照 像 机 拍 摄 石 塔 。 下 面 分 析 正 确 的 是 ( )A 小 柯 向 石 塔 靠 近 些 后 再 拍 摄 , 会 使 石 塔 的 像 更 大 些B 石 塔 在 湖 中 的 倒 影 是 由 于 光 的 直 线 传 播 形 成 的C 石 塔 在 湖 中 的 倒 影 是 由 于 光 的 折 射 形 成 的D 拍 摄 时 照 像 机 底 片 上 的 像 呈 现 的 是 倒 立 的 、 放 大 的 虚 像11.一根弹簧受到 5N 拉力时长为 5cm;受到 9N 拉力长为 7cm,若没超过弹性限度,其原长是 ( ) A.2cm B.3cm C.2.5

5、cm D.3.5cm12.关于“9.8 牛顿/千克”所表示的意义是 ( )A.9.8 牛顿等于 1 千克 B.质量为 9.8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1 牛 C.9.8 千克等于 1 牛 D.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 牛 13.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未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部要更容易些;这一过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施力物体14用手握着圆柱形玻璃水杯竖直放置,且保持静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水杯受竖直向下的静摩擦力 B.水杯受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C.水杯受竖直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水杯受竖直向上的滑动

6、摩擦力15.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物体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内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小于一倍焦距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16.如 图 所 示 , 小 明 通 过 弹 簧 秤 用 水 平 向 右 的 力 拉 静 止 在 桌 面 上 的 物 体 , 但 没 有 拉 动 , 此 时 弹 簧秤 的 示 数为 4N, 则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A.桌 面 对 物 体 的 摩 擦 力 大 于 4N B.桌 面

7、 对 物 体 的 摩 擦 力 方 向 水 平 向 左 C.物 体 对 桌 面 的 压 力 和 物 体 的 重 力 是 一 对 平 衡 力 D.物 体 所 受 的 拉 力 和 物 体 对 桌 面 的 摩 擦 力 是 一 对 平 衡 力17关于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D.柳枝在摇摆,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18.如图所示,某个“奔马”模型,它腹部的钢丝下方连有一重物,当手指抵住马的后蹄时,它能稳稳地站立。 “奔马”能稳稳站立的原因是 ( )A.“奔马”只受重力的作用 B.由于“奔马”惯性的作用

8、C.“奔马”受到的重力与手指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奔马”受到的重力与它对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19下图中有甲、乙两架飞机,其中一架是实际存在的飞机,另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是实际飞机,乙是该飞机的实像B甲是实际飞机,乙是该飞机的虚像C乙是实际飞机,甲是该飞机的实像D乙是实际飞机,甲是该飞机的虚像20.一个重 50N 的木箱放在水平桌面上,在 10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静止不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f1;当推力为 22N 时,木箱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 f2,则 ( )A. f1=0N f2=22N B. f1=0N f

9、2=50N C. f1=50N f2=22N D. f1=10N f2=22N21.某汽车在平直的道路上做直线运动。若从绿灯亮起开始记时,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达到某一速度后匀速行驶,遇到下一个路口红灯亮起,开始刹车减速,直到停止。则在此运动过程中,下列图象可表示汽车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是 ( )A. B. C. D.22.小明仔细观察下图(左图)后,总结出以下几条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3.如上图(上右图)钩码与装水的试管在

10、定滑轮的两边处于静止(不计摩擦、绳重和空气阻力) ,用4手指向上轻弹一下试管底部,试管离开手指后到与定滑轮接触前,试管将 ( ) A向上加速运动 B向上减速运动 C向上匀速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24 以 下 是 四 个 完 全 相 同 的 氢 气 球 , 在 每 个 球 的 下 方 都 悬 挂 一 个 小 重 物 P, 各 个 球 和 小 重 物 P 在 空 中 的 状态位 置 如 图 , 试 分 析 其 中 小 重 物 P 可 能 做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的 是 ( 图 中 的 OO 表 示 竖 直 方 向 , 带 箭 头 的 虚 线MN表 示 物 体 的 运 动 方 向 , 空 气 阻

11、 力 不 计 ) ( )25.小玲同学把两个 50 克的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如上图甲) ,图乙是弹簧秤的示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钩码的质量与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B.钩码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C.弹簧秤的示数为 1.0 牛,表示钩码受到的重力为 1.0 牛D.弹簧秤是利用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50 分)26.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 。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 (选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 汽车所受的阻力。27.小婷同学在小说里读到这样一句话:“一阵大风,把我院内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 ,说这句话或相信这句话的人以_为参照物的,一般的人不相信一口井会被大风吹到篱笆外去,因为他们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