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科教版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402247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科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科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科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科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科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科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期中试题科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合中学 2008-2009 学年上八年级期中物理试题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一个选项,共 36 分。答案写在本题后的答题卡上)1体育课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的制作材料进行讨论,有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问 B.猜想 C.实验 D.得出结论2下列物体的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原子核、质子、电子、 B质子、原子核、中子C电子、原子核、原子 D原子、原子核、质子3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百元人民币的长度约 15cm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C人步行的速度约 5 m/s D中学生

2、在 1s 内心跳约 70 次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了误差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在测量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操作不规范造成的D态度认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就可以避免误差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6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

3、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7下说法种错误的是( )A.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B.物体运动速度的快慢是由通过的路程和所需时间两个物理量决定的 C.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快 D.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8如图4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驻中小球的作用是(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求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9噪声对人的危害非常大,怎样减弱噪声,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下列哪种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A摩托车上安装消

4、声器具 B戴上防噪声耳塞C道路两旁植树造林 D公路两旁建隔音墙10在教室里唱歌听起来要比操场上唱歌显得声音响亮,这是由于 ( )A教室里有回声,操场上四周建筑物较高,不会有回声B教室空间小,声音跑掉的少,操场没有封闭,声音大部分都跑掉了C教室里、操场上都有回声,但回声的多少不同,教室里回声比操场上回声多一些D教室里、操场上都有回声,但由于教室小,回声和原声混在了一起,声音加强而操场上周围建筑物的距离远,回声不能与原声相混1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 米/秒,若人在高山前对着高山喊一声,经4 秒后听到回声,则人与高山间的距离为 ( )A680 米B1360 米 C340 米 D2720

5、米12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再按秒表,则所测运动员的赛跑成绩 ( )A比实际成绩快 B比实际成绩慢C与实际成绩相同 D无法判断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1

6、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立竿见影 B日月食C树木在水中形成倒影D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16小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2m B1m C0m D4m17下列有关光的现象中,正确的说法是( )A.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反射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C.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像会变大D. 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18平静的水面能够清楚地映照出岸边的景物,平时常叫倒影,倒影是( )A.景物的影子 B.等大虚像 C.等大实像 D.放大的虚像答题卡题号 1 2 3

7、 4 5 6 7 8 9选项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选项二、填空题(31 分)1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1)某小学生的身高为 160.2_ ; (2) 一张纸的厚度 75 ;(3)25m= m。2奥运圣火“祥云”2008 年 5 月 26 日来到古城扬州,从 15 时到 16 时 30 分进行了全长 11km 的火炬传递。如图 5 所示,火炬手手持火炬跑动过程中,火炬相对于站在路旁热情迎圣火的市民是 (运动 /静止)的;市民从不同的方向看见火炬是因为阳光在火炬表面发生了 反射;火炬手袁静用了约 1min 的时间跑完了 85m 的路程,她的平均速度约 m/s(

8、保留一位小数),合 .km/h。 3女高音和男低音的主要不同是_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的声音的_不同4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医生可以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5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ms)6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词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7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完成下面内容:(1)刮风时,风吹树叶哗哗响,是因为树叶的_产生声音;(2)买瓷碗时,

9、人们常会敲一敲瓷碗通过声音来判断是否破损,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不同来识别的;(3)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说明声波具有传播_的性质。8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9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专家搜救队和直升机抢险队在抢救生命和运送物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救、呻吟、敲击声,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进行施救。这种搜救方式利用了声波传递 的特性。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给搜救人员的。搜救人员喊话的声音越大,声音的 越大,声音就会传

10、的越远。10在图9所示的实验中,李明发现:硬纸片在木梳上划得快时音调高,划得慢时音调低。这表明: 。11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日食和月食 水中倒影 小孔成像 黑板“反光”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是 ;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选填序号) 12如图所示,早晨的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经镜面反射后,反射角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早晨到中午,反射角将 (增大不变减小)13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节目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_来解释;在生活中,常常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这可以用_来解释。14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

11、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 m。若人以 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 m/s。15排纵队时,如果你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 来解释;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 三、作图、探究题(共 25 分。第 1、2、4、5 小题各 2 分;第 3、7 小题 3 分;第6 小题 6 分;第 8 小题 5 分)1如图 9 所示,水平方向的光线与镜面成 45角射在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2在下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3下图右边图中 S 是一个发光点,S 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

12、像,SA 是 S 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 SA 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4用下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所测木块的长度为 。第 2题第 3题第 4题5. 如上右图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产生的;如图2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可以传播声音。6某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合作估测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他们选择了鼓(含鼓槌)做实验,除了这种器材外至少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和_.(2)甲负责敲鼓、乙负责计时、丙负责听声。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将实验操作步骤D补充完整。A、量出200米的直线距离s并做记录;B、

13、甲同学用力敲一下鼓,乙同学看到敲鼓的同时开始记时;C、当负责听声的丙同学听到鼓声时立即喊“停”;D、乙同学_.E、将测得的时间t记录下来;F、重复做上述实验两次,计算出三次测量声音速度v的大小并求出平均值V 、 。(3)(2分)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测量声音速度的实验记录表格,设计的表格应体现上述实验要求。(4)请写出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之一:_.7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13所示的实验。请在图13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 内,他应如何操作?_第 5题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8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 “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四、计算题(共 8 分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