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乘船》教案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4398301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乘船》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乘船》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乘船》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乘船》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乘船》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乘船》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 乘 船 计划课时 1 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期行乘船两则短文都以“诚信”为主旨,告诉人们要重诺守信。七年级学生初接触文言文,在教学时,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疑难词句,体会短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要求学生阅读后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教学目标学习和积累文言实词认识世说新语的有关常识,培养对文言故事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积累文言词语领悟故事的思想意义通过学习人物个性化语言来表现人物性格,通过典型事例来进行概括描写,来刻画人物教具学具准备

2、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运用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即认读、品读、创读进行教学。首先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再在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三步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乘船以学生自学为主,用竞赛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24教学环节 k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z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新课(一)导入 M上一节课绐同学们介绍了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大家还记得吗?(回顾上一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这堂课我们12487113思考讨论 学习世说新语中

3、的另一篇乘船,今天,老师既要测试一下你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要看看你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N(二)分小组学习乘船,教师巡视指导 Z1、小组交流学习方案(方案应有学习步骤的安排,有问题的设计和解答,还可以有疑难问题的提出)。 l2、选定并修改完善学习方案提交班上交流。 Y3、按照确定的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疑难问题可求助老师。 Q(三)设置问题由学生答题 p“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的“避”是什么意思? X“幸尚宽”中的“幸”是什么意思? B“王欲舍所携人”的“舍”与“太丘舍去的”“舍”意思一样吗? R“宁可以急相弃邪?”是设问还是反问? I翻译句子(每组推一人抽题答读原句,说译文)。 9(1)

4、 幸尚宽,何为不可 b(2) 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L(3)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P(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s4、共答题 /(1)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让人们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p(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 75、世说新语的故事篇幅都很短小,但能通过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行为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生动。期行中的(友人)“下车引之”“元方人门不顾”,乘船中的一人求助的动作描写,简直像几幅漫画,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用笔画出来吗? A拓展练习.世说新语中还记录了有关华歆的一则故事,谁查到了,给大家讲讲?(1).割席绝交,管宁和华歆一起在菜园中种菜,看到地上有块金子

5、,管宁把金子当作瓦片石头一样,不管它,仍旧挥动锄头;华歆则捡起金子,把它扔得远远的。又有一次,他俩曾同坐一张席子读书,门外有乘坐华丽马车的贵官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却丢下书本跑去看热闹,管宁就割断席子,跟华歆分开坐,说道:“华歆,你不是我求学问道的朋友!”(2).听了这则故事,你又该怎么评价华歆这个人呢?(组织讨论)一分为二,追求富贵,不专心读书,但也有可取之处,在本文中救人救到底的品质就非常令人敬佩。(3)总结:三国演义第 66 回也提到过华歆这个人,写到割席绝交这个故事。华歆素有才名,他和邴原,管宁相处地非常好,当时人称他们三人为一条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后来,发生割席

6、绝交这件事后,管宁很是鄙视华歆,不再与之为友。当时汉代衰微,三国鼎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把持了朝政大权,于是管宁避居辽东,长达三十多年,终身没有出来做官,为曹操效力。而华歆却先为孙权效劳,后又归附曹操,在一次汉献帝和伏皇后密谋杀曹事件败露后,华歆亲自带领五百甲兵从破壁中搜出伏皇后,献给曹操。对华歆这种行为,后人曾作诗讽刺他,诗云:华歆当日逞凶谋,破壁生将母后收。助虐一朝添虎翼,骂名千载笑龙头。由此可见,华歆是个没有主张,追求富贵之人,但就华歆在这篇短文中的行为是值得赞赏的,这种救人救到底,不因危难而弃之不顾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效仿的。 =(四)总结 =作业设计解词故事道理板书设计板书: 华歆 王朗难之 幸尚宽携拯如初 对比 欲舍所携人救人救到底 轻诺寡信一个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不能轻诺寡信。教学反思或案例分析检查人 1248713检查意见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