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材料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94346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十八大精神辅导材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发言提纲(2012 年 11 月 16 日上午)11 月 8 日11 月 14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次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上,胡锦涛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以宽广的视野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全面把握国家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系统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深刻总结了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科学阐述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

2、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顺应了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体现了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的统一,体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体现了总结过去和规划未来的统一,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理论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2芒,对于动员全党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报告是对十年成就经验的科学总结。十八大报告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入总结过去五年和十六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3、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从中汲取胜利完成新的历史任务的思想启示和精神力量。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认真总结历史对于成功开创未来更为关键。十年发展,成就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十年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最重要靠的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为推动科学发展、促

4、进社会和谐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有力指导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报告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是十分重视理论指导的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3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这就迫切要求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新不停滞,理论创新不止步,以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发展。党的十五大的一大历史性贡献,是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的一大历史性贡献,是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 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十八大报告高度评价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是这次大会的重大历史性贡献。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这就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领会和把握,形成全党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

6、思想基础,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精神力量、实际能力、自觉行动。4报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回首近代以来民族历史、瞻望实现民族复兴未来得出的坚定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的共同意志,是十八大的鲜明主题。十八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揭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全面回顾了党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着重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伟大动员。高度自信

7、来自于历史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高度自信来自于实践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扎根于改革开放的实践之中,扎根于亿万人民的实践之中,扎根于发展创新的实践之中。报告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从现在起的几十年时间里,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未来五年要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十八大报告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变化,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8、,针对现阶段我5国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围绕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战略全局上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规划和部署,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不懈奋斗,戮力同心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报告分 12 个部分: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

9、标;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九、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十、丰富“ 一国两制” 实践和推 进祖国统一;十一、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十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报告通篇充满新意,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是一篇创新之作,反映了我们党伟大的创新精神。下面我从七个创新之处来汇报学习体会。6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内在关

10、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报告明确地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旗帜再一次重申,对30 多年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取得的三大成果给予了浓墨重彩的阐述。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让我们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更加清晰,对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有自信。报告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特色进行了论述,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这一切,标志着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二是对科学发展观有了一个新定位十八大报告最突出的亮

11、点,就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报告的一个灵魂,也是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十八大报告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共同列 为我们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十八大一个历史性的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来的重大的战略思想。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对科学发展观的7认识,先是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针。到十七大上又进一步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这次在十八大上明确地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提了出来,让它成为指导我们全党和全社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为

12、中国社会未来真正又好又快发展,为我们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所以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一个新定位。三是对改革开放提出了新要求30 多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未来中国社会发展也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但是,如何真正把改革开放坚持到位,让它变成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实践,而不仅仅停留于我们的愿望和话语中。这就要求我们对改革开放有一些新的思路和新的理念。比如,我们要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就是我们要解决事关改革开放的一些重大问题、根本性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为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它有一个明确的价值指向,这就是为人民改革开放。是为人民的福祉,为

13、国家的发展,为世界的繁荣进步。四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了新内容从十六大提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到十八大提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 一字之变,却是一个 历史性的质变。8党在十六大以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小康社会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已经总体实现小康了。但是总体和全面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还是发展很不平衡的,是很不协调的,内容也很不全面。所以说,十八大要求我们在未来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中间要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包括政治文化各方面的提升。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14、 2010 年翻一番” 的“ 两个翻番”新指标,使小康社会目标更加明确、时间更加具体。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有了新构建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以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到十七大的时候,我们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加了一个社会建设,所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从过去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这次十八大报告上又从四位一体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因为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这些年来成就巨大,但是在成就巨大的背后也看到了未来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我们的经济是发展了

15、,但是环境、资源瓶颈制约越来越大。如何让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伴随的是生态良好,就像报告所9讲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要靠什么?要靠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的这种观念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始终,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我们要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这就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更加丰满、更加立体,而且更加有利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抗风险性。六是对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在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当中关于治国理政方面提出了一些新思考和新方法,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比如在进行经济建设方面,更加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

16、式为主线,就是我们的经济建设不再仅仅满足于经济总量的提升。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了,如何把大变成强和变成好,变成优,需要我们更多地在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在政治建设方面旗帜鲜明地强调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要把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让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民主权利,让人民群众各方面的权益得到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在文化建设方面,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八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相比,关于文化建设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这10次提出了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且有明确的文化强国的目标,我们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我们还要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所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了很明确的内容和内涵。我们要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尤其是现代中华文化的价值观。我们要告诉世界,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是一种创新,是一种丰富。在社会建设方面更加强调以民生为重点。应该说,中国社会的一切发展,包括我们党代会的召开,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