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94045 上传时间:2018-02-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述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述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简述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阿司匹林的新用途【摘要】:自 1899 年发现阿司匹林后,名副其实成为临床使用已有百余年的解热、消炎、镇痛和治疗风湿的标准药物。被认为是极安全、较理想的对症治疗药物,药效迅速,价格低廉。特别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内外报道阿司匹林用来治疗动脉硬化、癌症、老年痴呆后,人们对其有了重新的认识,在临床治疗上的新用途引起了极大兴趣和重视。因此,阐明其药源疾病作用机制,发挥老药新用途,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 1.阿司匹林 2.新用途阿司匹林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其最基本的药理作用是解热镇痛,通过发汗增加散热作用,从而达到降温目的。同时,它可以有效的控制由炎症、手术等引起的慢性疼痛

2、,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且不全产生药物依赖性。阿司匹林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抗炎、抗风湿,是治疗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的首选药物。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阿司匹林越来越多的新用途被逐渐发现。(1)阿司匹林的新用途1. 预防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梗死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 ASA 在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预防作用 ,但ASA 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有益作用未见报道。瑞士心绞痛 ASA 试验(SAP-AT)是第一个关于 ASA 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进行的前瞻性研究 ,他们将 2035 例患者以随机双盲方式分成两组:ASA 组(75 mg/d,n=1009)和安慰剂组(n=1026), 所有患

3、者均用索他洛尔(sotalol) 治疗以控制心绞痛症状 ,平均随访问时间为 50(2376)个月,与安慰剂组相比较,ASA 组使一级重点事件(即首次发生非致命性或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降低 34%(81 例比 124 例,95% 可信限 24%49%,P=0.003),二级重点事件( 即血管时间,血管性死亡,所有原因的死亡率、中风)降低 22%32%。本研究显示索他洛尔加小剂量 ASA 进行治疗就心血管事件而论具有明显益处 ,包括明显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2. 预防脑血管疾患 荷兰即瑞典 ASA 试验均证实,小剂量 ASA 对减少突发轻度脑血管疾患的主要致命性及非致命性血

4、管疾患有效,且副作用少。3. 预防妊高征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的方法对有妊高征好发因素的孕妇自 28 周起连续服用小剂量 ASA(50 mg/d),结果治疗组的妊高征发生率为 8.0%, 显著低于对照组(24.0%)(P0.005),而且母婴均未发生任何副作用;对照组血浆血栓素 B2 与 6-酮-前列腺素比值、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 抗凝血酶含量显著下降, 治疗组无此变化。认为小剂量 ASA 可有效地预防妊高征的发生 ,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血栓素 A2 和纤维结合蛋白的合成、降低抗凝血酶 的消耗。有研究亦证实小剂 ASA1 mg/(kgd)4. 预防胆固醇结石 用复方胆酸钠片() 肝

5、泰乐片() 、肠溶性 ASA 片联合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行总胆管引流术的患者, 观察用药前后胆汁成分变化。服药方法 :1.2 g/d, 0.6 g/d, 2.7 g/d 分 3 次服, 连用 7 d。结果表明用药后胆汁中总胆固醇、氨基己糖、游离钙浓度下降;胆酸、总磷(反映卵磷脂)浓度升高。此表明胆汁生成胆固醇结石的能力因服药而降低, 且有一定的溶石作用, 对配合其他非手术疗法治疗胆固醇结石及预防其复发, 具有应用前景5. 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对 36 例用磺脲类及双胍类降糖药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加用 ASA, 观察其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及血小板功能的

6、影响。结果发现 36 例患者中 29 例的空腹血糖明显下降;21 例测定了 GHb 的患者中 15 例明显下降, 19 例测定了血小板功能的患者中, 15 例的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 血小板粘附率降低, 8 例的血小板聚集率下降。6. 治疗小儿急性肠炎 104 例患儿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 53 例,用 ASA 25 mg/(kgd)分 3 次口服,另加酵母片、多种维生素糖丸及少量抗生素,腹泻停止则停用 ASA。对照组 51 例,除不用 ASA 外,其他治疗同上。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 24、48 h 内腹泻次数及大便量明显减少(P0.001), 腹泻停止时间短 1.52 d。治疗组未见副作

7、用。7. 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缺血性中风德国学者的一顼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通常没有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Am Heart J,2004,148:306)。没有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血管事件的危险增高,这些患者多有既往心梗病史,一般病情较重,接受急诊血运重建术比较低,出院时没有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1 年后死亡率大约是使用者的 2 倍(16.5%对 8.3%)。在校正了主要混杂因素(如年龄和性别)后,出院时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远期死亡率仍显著高。由中英科学家发起的,有 37 个国家近千家医院参加的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中风(即脑梗死)具

8、有肯定疗效,从而使阿司匹林成为众多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药物中,被证实有效且能全面推广使用的药物。这一成果表明,缺血性中风患者在发作期如果用 24 周的阿司匹林,即可使死亡率或中风复发率下降 11%。研究已证实,阿司匹林对于多种血管阻塞性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8. 预防和降低癌症危险(1)降低结肠癌的危险。美国纽约圣卢克斯- 罗斯福医院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斯塔丁”并用,可降低结肠癌的危险。该研究中心对 1.5 万名心脏病患者进行了 3 次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表明,这两种常用药同时使用,能杀死早期的癌细胞,医学专家对 1000 名结肠癌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他们服用阿司匹林

9、后的发病率下降了 19%。(2)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减少胃癌、乳腺癌风险。香港大学研究员通过对2831 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长期注射阿司匹林或非类固醇抗炎针剂可使患胃癌的风险减少 22%。但可用于癌症治疗还为时过早,一家英国研究机构对8000 名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那些经常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乳腺癌的几率比那些不服用阿司匹林的妇女少 28%。(3)阿司匹林能抗皮肤癌。澳洲研究人员发现,用来治疗头痛的阿司匹林,不但有减少心脏病风险的功效,还能帮助减少皮肤癌和晒斑发生。研究人员怀特曼说,主要因为阿司匹林类的药物关闭了一种叫环氧酶(yclo-oxygenase)的蛋白质,环

10、氧酶能促进使某些皮肤癌的酶刺激血细胞,这项发现是根据对南昆士兰一个镇的 1600 多居民长过 15 年的调查得出,报告发表在美国皮肤病学会刊物上。9. 阿司匹林可防妊娠毒血症芬兰南部城市许温凯医院的妇科主治医生梅里 瓦伊尼奥研究发现,让可能出现妊娠血症的孕妇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可起到预防作用。在女性怀孕 1214 周时,通过超声波对子宫进行检查,当发现孕妇可能出现妊娠血症后,让其服用阿司匹林,胎儿发育不全因母亲服用少量阿司匹林而受到很大影响。10. 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衰老作用科学家指出,阿司匹林能促进免疫力分子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 的生成。由此可以推论并经临床实践证明,阿司匹林不仅具有免疫增强

11、作用,还有助于预防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机体衰老而导致的记忆力减退。阿司匹林可以使人体角膜组织保持弹性,这是因为阿司匹林能抑制角膜组织中糖元的生成,故能延续角膜老化过程。(二)阿司匹林药源疾病的作用机制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肠疾病 药物口服后, 经胃肠吸收而作用于全身, 或留于胃肠道作用于胃肠局部。临床上防止阿司匹林对胃肠道刺激的措施很多,如同时服用维生素 K;与抗酸药胃舒平同服;应用肠溶片。阿司匹林抑制了环氧酶 ,使花生四烯酸不能转变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是致炎物质,因而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镇痛消炎作用。但前列腺素类产物还有凝血功能,抑制了其合成,使胃肠等部位出血, 长期服用或剂量大时,

12、可导致消化道等部位的障碍。阿司匹林哮喘 每当提到药物在体内的变化时往往忽视了肺脏。临床研究证明,肺脏也有多种酶,也是药物代谢转化的场所。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数小时内诱发剧烈的哮喘发作-阿司匹林哮喘。诱发哮喘的机制仍然是前列腺素学说。国内大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性治疗, 如不是为科研单位做疗效观察, 一般尚不宜单独使用或做为首选药物。此外, 使用时应注意:动脉硬化同时血压过高(180/120 mm Hg 以上)或年老体弱者, 不应使用, 以防发生脑出血等意外;临床上疑有出血倾向或近期有脑出血病史者亦应禁止使用;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 需用抗凝疗法时以选用其他抗凝剂为宜。因心力衰竭时胃黏膜处于

13、淤血状态, 服用阿司匹林不易忍受, 且有引起溃疡及出血的危险;在抗凝治疗中, 如己使用其他抗凝剂, 则不应同时使用阿司匹林。避免增强抗凝作用而招致出血;有胃溃疡的患者不宜服用阿司匹林。如必须服用时可将药片压碎, 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 或改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小结】:阿司匹林这一百年老药的新用途仍在不断地被发现,被人们所应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胆道蛔虫病;对长有肠息肉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则可以预防息肉癌变; 还可用于治疗脚癣、偏头痛、糖尿病、老年性白内障、妊娠高血压、老年性痴呆、下肢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等。总之, 阿司匹林的新用途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重视, 但国内、外都处于试验探讨阶段, 为此, 在临床使用中, 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认真观察, 摸索经脸,注意总结, 及时交流, 更好地为发展和推广阿司匹林的新用途积累资料, 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 程蔚蔚.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妊高征的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2. 江之方.联合用药预防胆固醇解释可能性探讨.铁道医学3. 任锐之.甲氰咪胍、阿司匹林缓解晚期癌瘤症状 32 例.人民军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