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生活习俗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91973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黎族生活习俗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黎族生活习俗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黎族生活习俗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黎族生活习俗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黎族生活习俗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黎族生活习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黎族生活习俗(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黎族习俗与婚俗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保亭、乐东、东方、琼中、白沙、陵水、昌江、宦县等地,是由古代百越 族的一支发展而来。 黎族有自已的语言,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由于长期与汉族交往,不少黎族人都能兼说汉语。过去黎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使用汉字,1957 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黎文。曾盛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现部分人信仰基督教。 黎族以农业为主,也有手工业、饲养业和商业。黎族地区沿海渔业、盐业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橡胶生产基地之一。 黎族传统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型屋两种。船形屋是竹木结构建筑,外形像船篷,用竹木架构;金字形屋以树干作支架,竹片编墙。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

2、独特的魅力。现在,在海南竹竿舞 已成为海南最富有特色的舞蹈表演, 黎族习俗孩子长到十三,四岁便要搬到隆闺 去居住,不与父母同住。 隆闺是黎语,大意是不设灶的房子 。男子自己上山备料盖 隆闺,女人由父母帮盖,大多建在父母住屋附近或村边较偏僻的地方。 隆闺 有男女之分,大小之别,男子住的称 兄弟隆闺,女子住的叫姐妹隆闺 ,大的住三五人,小的仅住一人,是黎族青年男女由相识到定情的小房子。隆闺的式样和住屋相似,不过要狭小得多,室内一般不间隔。 隆闺仅开一个非常矮小的门,只可弯腰而入。 禁忌:平常忌讳别人当面提及自己先辈的名字;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夜 游” 夜游 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

3、它与隆闺有密切的联系。每当夕阳西下,男青年们便穿戴整齐,跋山涉水到远山别村的姐妹隆闺 去,通过对歌和吹奏口弓、鼻箫来寻找情人。可以说是真正的自由恋爱。 进入姐妹隆闺 需要有一番才智,首先。男子要以歌叩门,女方若同意他进来,就回应一首歌;若不同意,就丢去一首不开门歌,男子只得另找它枝。 待到男子进得门来,还不可随便乱坐,要对唱见面歌和请坐歌才行。坐下后,男子便要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说明是来找情侣还是来求婚的,女子回应是否已有情人。 要是进入的隆闺 里姑娘多,不知哪个姑娘愿投情,男女便要唱试情歌,愿意的姑娘自然就会回应他的。接下来,那种表达爱情的对歌声、口弓声和鼻箫声就会此起彼落,直到情投意合。

4、情投意合后,男方就向女方送银元、铜钱、针、布衫、腰篓、竹笠等等物品,作为同床过夜的礼物。往后相互邀约,夜间常来常往。这种往来关系,有的达一月半年,有的达二三年。当然,也有花谢蒂落的,那就互唱断情分离歌。之后便互不干涉,各自寻找新的情人去。黎族习俗与婚俗定 亲 倘若小伙子与姑娘情意相投的话,小伙子必须告诉家长,然后请两名媒妁。她们是善于言辞,见缝插针的。穿着漂亮的花桶裙,戴着崭新的精制斗笠。用两条新毛包头上四个要好的槟榔到女方家查 (查即试探女方父母对此婚事的态度)若女方家长辈开毛贴吃槟榔,则表示同意,接着双方就可商定放槟榔的时间及议价。时间多定于农历六月或八月的双日,象征成双成对。 放槟榔 如

5、果一对黎家情人恩爱难断,需缔结秦晋之好时,他们便把婚事告诉自己的父母。然后,男方一家的父母兄弟就要选定吉日,带上聘礼,这其中一定要精心采摘槟榔,到女方一家去提亲。 槟榔要挨家挨户的送,让大家给予美好的祝愿,因为槟榔象征做婚姻常绿常新,预示男女双方相亲相爱,和睦美满。黎族称放槟榔 或放衣服。 媒人分送槟榔看辈份,大的给吃,小的只好自己讨吃,有时小辈想吃槟榔竟把媒人妁围得水泄不通。款宴时,女方家也只要两名妇女待客(忌寡妇)。桌上只四人、吃饭时讳忌掉筷,碰盘之类事发生。菜类多为双尾鱼 (即尾巴开的鱼),一般不吃肉类。媒妁送来的 600 个槟榔中, 40 个是刻上形色多样的花纹,这是专送给父母,至亲的

6、。 结婚问日 男方筹足资金后,便于农历十二月份,又派两名媒人挑着一对鸭、两小坛米酒、八个槟榔往女方家问日 (问日包括择日,议商品价)。一般情况下,还得交给女方家 400 至 600元人民币,筒裙两套,戒指一只,百斤以上的猪一头,米酒八坛,待男方家许诺后,女方家方同意择定吉日, 多定龙、牛、马、羊双日。 结婚、鸳鸯圆梦 结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议价物品给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结婚日。 送女,娶妻均在晚上。一到下午男方家便派族内两名女青年带上槟榔,香烟,糖果到女方家迎亲(须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到)。 一入晚,嫂或 (堂表、嫂)帮嫁女梳妆打扮。完毕、女方姊妹或者表、堂姐妹簇拥嫁女抱头痛哭。哭声象征了对

7、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感怀。依依惜别,姊妹要天各一方。悲喜交加。 此时,姐夫(或堂,表姐夫)从簇拥的姊妹中,把嫁女往外拉、两方争夺,哭声震天。姐夫也得拼命,若多个姐夫,便好办了。一位出客堂,嫁女边哭边托着槟榔盘,让亲戚朋友吃槟榔。于是有两名或四名弟弟(表、堂弟)跟其后面。被一行乐队,敲敲打打送至男方村庄。 一到村庄,新郎伴郎便对弟弟、嫁女鞠躬,连行三遍。嫁女一踏进门槛, 鞭炮轰响,接着便拜堂(须穿上婚礼专用长筒)、一般均在鸡叫前、拜堂完后,闹洞房,通宵达旦、此晚夫妻两个不能洞房花烛月,强熬强耐。 天一亮,亲戚朋友便蜂拥而至。喝喜酒,约上午 10 点,夫妻还得回娘家,到女方家问候父母,叫回路 。婚礼结

8、束。四、据说三月三是为了纪念黎族的远古祖先“黎母”誔生、庆祝黎族人民幸福吉祥、繁衍昌盛而举行的节日。春节 春节也是黎族比较隆重的节日。黎历把元月称为年月,是过年的休闲月,是一年的开始。春节节日的本意,在于除旧布新,送往迎来。黎族各家老少都会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欢天喜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黎族习惯不在异地过年,大年三十都要回家吃年饭。年初一,大清早要给牛栏、猪舍、谷仓、果树贴红符,表示财物有主。还要在河边或水井喧放一个铜钱和年糕,祭祀河神才可挑水。这一天一般全日闭户不外出,不许打骂人,不讲污秽语言,只能说吉利的话,年初二开始,亲戚朋友互贺新喜,敬酒对歌或开展各种文体比赛活动,气氛活跃,人们沉浸在

9、一片欢乐之中。 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 ,是黎族的小年,这一天家宴丰盛,全家大小齐集,共商新一年的生产活动或家里一年要办的事情。端午节 黎族人民在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在节日里家家包粽子,部分黎族人民还举行一些形式活泼的娱乐活动。 牛节黎族认为牛是财富和吉祥的象征,家中设“牛魂宝盆”村中设立牛神庙。每年七月的牛日(黎族历法) ,举行招牛魂仪式。在牛节这一天,修建牛栏,给牛喝酒补身,晚上集众敲锣打鼓,欢跳招牛魂舞蹈,祝愿牛成群家富足。每逢牛日禁忌杀牛。禾节黎族认为稻米有灵魂,丰收靠稻魂。每年晚稻收割的龙日(黎族历法) ,村首摆席集众举行招稻仪式,通宵达旦敲锣打鼓,欢跳招魂舞蹈,祝愿来年大丰收。黎

10、族的天文、历法黎族有本民族传统的历法,以十二天为一周期,每天都以一种动物的名称命名,类似汉族的“十二地支” ,次序是:鸡、狗、猪、牛、虫、兔、龙、蛇、马、羊、猴日,但日子的名称、次序也因地区不同而大同小异,黎族的节日与历法有密切的关系。黎族习惯于以候鸟定季节(农事活动所需) ,如民间习惯以布谷为春鸟,野鸭为夏鸟,大雁为秋鸟,白鹤为冬鸟。黎族也有以山鹿怀胎期(2-4 月)为春天,红围期(亦称鹿茸期,5-8 月)为夏天,交尾期( 7-10 月)为秋天,打细毛期( 11-1 月)为冬天。由于海南岛地处热带亚热带,四季气候不如中国大陆那样分明,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黎族同胞对季节的概念也是不够分明的,只

11、有月热 (夏天,1-7 月)和月冷 (冬天,8-12 月)两个节气。海南野鸭(又称斑鸠) ,是海南分布最广、数量最多、最重要的鸟类。因为它们每每都在早晚稻收割时节,经常游荡于田野啄食谷子。因此黎族人也就将它看作热月 、冷月分水岭的鸟类。黎族人早就懂得雨是由云彩变化成的,天气闷热、黑云密集、蚯蚓出洞、蚂蚁搬家、青蛙和黄猄鸣叫、老人腰骨酸痛等等,是天气变化、大雨来临的信号。夏天早晨,五指山、尖峰岭顶上无云,露特别大,即日下雨;东方出磨菇云,也容易下雨。五指山地区若有浓雾,那天的天空一定晴朗。吹北风,可能晴天。 大年初一子夜过后,老年人走到自家的牛栏去窥视,若发现水牛伏地而卧或嘴里反刍未消化完的食料

12、,必说当年年成好;反之,则是欠收年。有的亦在为祖先烧香后,走出庭院侧耳静听,若听见家狗吠声,则预兆当年必多盗窃贼劫掠;飞鸟啼叫,是好年景;猫叫,则溪鱼必多;牛叫,则六畜兴旺等等。这一天象和物候预测观念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的色彩。(内容待考证)黎族是一个尚礼的民族,他们尊男重女,敬老爱幼,团结互助。对外热情好客,恪守诺言,和各民族友好相处;对内交往则重人情礼仪,讲道义。对长辈男性尊称“帕雅”(老父)女性称“拜雅”(老母) ;对有地位的长者称 “奥雅”( 尊敬的老人) 。在路上,遇见迎面走来的妇女,男子要让路。黎家人一家盖房子,全村都来帮忙,一人猎获山猪,见者都有一份。礼仪在黎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3、,黎族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涉及了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 和解礼仪 在海南省黎族地区,有一种和解的礼仪,黎语称为“蕊岔” ,意为“给好眼色” 。械斗双方,若想停战讲和,言归于好,就各派一名寡妇出面充当调解员。双方同时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妇先把若干个铜钱投入一盆清水中,双方代表从水中取出铜钱,互相揩抹一下对方的眼睛。然后,互相接过双方的钱往脑后抛掉。最后,互相敬酒,以示和解。宴席礼仪 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宾主分开对坐。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客人嘴里送一

14、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 2 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7 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 100 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 丧葬礼仪 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示孝敬

15、。断气后,以鸣枪报丧,亲友们在一起商量丧葬仪式。寨中亲邻抬猪、挑酒前来相助。给死者洗身换上新衣服,衣服必须反着穿。死者如果是女性,还要在其脸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劳,到了阴间会受欢迎。黎族风俗,生前不做棺木,认为不吉利,人死后,由众兄弟上山伐木制棺木。棺木按黎家习规分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丝等好木质制作,二等是用树皮制作,三等是用竹子编制的竹棺,四等是草席棺。一等棺使用者丧事以杀牛为祭品,其余三种以杀猪为祭品。 祭礼礼仪 海南黎族人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日,要举行民间祭祖活动。这天,各家各户杀鸡买肉并以五色纸剪成纸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户人家由小孩在家门口插上几枝香,以祭那些无人供祭的祖

16、先。 祭稻公稻婆仪式 黎族人在每年稻谷成熟时,要举行稻公稻婆祭礼仪式。由“畏雅” (带头犁田人)到每块田里捆扎四根稻谷,象征着稻公和稻婆,上放置一小团米饭,求稻公稻婆吃饱,代为看管守护稻谷,以保佑丰收以及全体村民平安。稻公稻婆平时由畏雅保管,置于谷仓底层,次年收割后,才能将它酿酒分给众人。黎族信仰原始宗教,主要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个别地区还残留图腾崇拜的痕迹。黎族信鬼。最大的鬼是祖先鬼,祭祖先鬼要剽牛,其它鬼可以杀猪、杀狗或杀鸡。从事宗教活动的人,黎族称为“ 道公 ”、 “娘母”。在邻近汉区或黎汉杂居区道教、佛教和基督教传入后,对黎族的宗教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黎族的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祖先崇拜 黎族的宗教信仰还没有从幻想的实体中分离出神的概念。祖先崇拜已渗透到黎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黎族把祖先称为“祖先鬼” 。在他们中间,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氏族谱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