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操作实务-流程

上传人:n**** 文档编号:34390315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活动操作实务-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QC小组活动操作实务-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QC小组活动操作实务-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QC小组活动操作实务-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QC小组活动操作实务-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小组活动操作实务-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活动操作实务-流程(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小组活动操作实务,内容概要: 一、QC小组概述 二、QC小组课题分类 三、QC小组活动程序 四、成果报告的整理 五、QC小组成果的发表,QC小组活动的组织,一、QC小组概述,(一)QC小组的概念,QC,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简称QC),QC小组:主体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范围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 问题,目的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 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手段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一、QC小组概述,(二)QC小组的性质与特点,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

2、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与行政班组的区别:1)组织原则不同2)活动的目的不同3)活动的方式不同,与传统的技术革新小组区别:1)侧重点不同2)选题范围不同3)运用的理论、方法和活动程序不同,特点: 1)明显的自主性 2)广泛的群众性 3)高度的民主性 4)严密的科学性,(三)QC小组活动的宗旨,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3)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一、QC小组概述,课题分类,问题解决型,创新型课题,二、QC小组课题分类,现场型课题:选题范围:稳定生产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生 产环境等。特点:课

3、题较小,难度不大,小组力所能及,活动周期短,易出成 果,经济效益不一定大。成员:一般是以作业(生产、施工、服务)现场的工人为主体组成。,二、QC小组课题分类,服务型课题:选题范围: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 量和效益。特点:课题较小,活动时间不长,见效较快,经济效益一般不大, 社会效益较明显。成员:一般由从事服务工作的职工组成。,二、QC小组课题分类,攻关型课题:选题范围:以解决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和质量问题为目标。 特点:课题难度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资源,通常经济效 益明显。 成员:一般是以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三结合组成。,二、QC小组课题分类,管理型课题:选题范围:

4、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改善与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管理水平为目标。 特点:课题有大有小,课题难度及效果随选题不同而不同。成员:一般是以职能科室的管理人员为主组成。,二、QC小组课题分类,创新型课题,“创新型”课题,是相对于“问题解决型”课题而言,是指QC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课题是以往没有过的,无现状可调查。为实现预定目标,小组成员运用创新思维提出多种方案并通过分析论证和评价,必要时进行模拟试验,从中选择最佳方案。,二、QC小组课题分类,PDCA四个阶段十个步骤,三、QC小组活动程序,Plan:策划、计划Do:执

5、行Check:检查Action:处置、处理、总结,自选目标值活动程序,1、选择课题, 课题来源: 指令性课题:上级部门以行政指令的形式下达的课题。 指导性课题:质量管理部门推荐供各QC小组选择的课题。 自选课题:小组自行选择课题。 选题要有依据:上级要求(方针、目标、任务、指标);现存问题(技术、管理);用户(下一工序)意见和期望;小组成员一致认可,三、QC小组活动程序,1、选择课题, 选题范围不受限制(质量、效率、成本、安全等)选题切入点:班组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考核指标的难点。长期困扰班组的问题用户(下一工序)反馈、用户抱怨的意见 选题宜小不宜大小:课题具体、短期内可实现,小组力所能及大:

6、综合性课题,内容庞大复杂,需要多部门配合,三、QC小组活动程序,1、选择课题,(5)尽量选择能以特性值表达的课题(6)课题名称要简洁、明确,直接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抽象 X X (怎样) (要解决的对象) (要解决的问题) 动词 名词/词组 名词/词组,三、QC小组活动程序,课题名称举例,提高填料盒的密封性;降低提馏塔空冷器冻堵次数;降低注水系统能耗;降低乙二醇损耗率;提高压缩机运行时率;提高机采井生产时率;提高污水水质处理质量;,三、QC小组活动程序,2、现状调查, 要用数据说话,为目标设定提供依据从已有的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收集到现场实地测量或调查 收集的数据应与课题有关: 数据要有客观性

7、 要有时间约束 对数据要分类整理,以找出症结,三、QC小组活动程序,举例,课题:降低某塑料制品不合格率,从已有统计报表中得到1-3月份共有不合格品数128件,逐件统计不合格缺陷的种类和数量,形成了XX制品缺陷统计表和排列图。,XX不合格品缺陷统计表,XX不合格品缺陷排列图,3、设定目标, 目标要量化,并与课题一致 目标值不宜多,通常是1个,最多不超过2个 目标值要有依据:水平对比、测算分析,举例:如前例课题:降低XX制品不合格率 1-3月份统计报表显示:平均不合格率为8%,排列图显示“顶部充不满”缺陷是关键(症结),占1-3月份全部缺陷项目的60%。 小组讨论分析认为该缺陷可全部解决。该制品不

8、合格率可降低程度,经测算得:,8% (1-60%)= 3.2%,该课题目标设定为:不合格率降低到3.5%,三、QC小组活动程序,4、分析原因, 要针对课题的症结分析原因 集思广益,找出可能存在的全部原因(头脑风暴法) 逐层展开,分析到底,直至可直接采取对策 “5M1E”是展示原因全貌的类别,人(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测量(Measure)环境(Enviroment),三、QC小组活动程序,分析原因常用的工具:因果图、树图(系统图)、关联图,举例,某QC小组针对产品“基座”在四工位的回转工作台组合机床上加工生产的缸孔直径小的问题分析原因,其因果

9、图如下:,某QC小组针对加工的零件“直径超差”、“粗糙度低”的问题按因果关系整理成关联图如下:,5、确定主要原因,一、目的:深层次地肯定原因,为制定对策提供依据。二、步骤:1、收集所有末端因素 2、剔除不可抗拒因素 3、逐条确认三、方法: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 (现场测量、试验、察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事人调查等)四、要求:1、制定要因判断标准 2、尽量收集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3、符合要因判别标准不是要因,不符合则是要因,三、QC小组活动程序,举例一:对3个末端原因进行确认, “冷却水压低”:7月4日进行现场实测,如表:, “冷却水管有堵塞物” 现场拆下打胶机夹层进水管和出水管,发现管内

10、有水垢沉积,管径缩小。 结论:是主要原因。 “操作人员培训不够” 查阅培训记录,均经过250小时培训,考试合格后上岗,并于7月7日再进行一次技能考核,其中3人优秀,其余都合格。 结论:不是主要原因,三、QC小组活动程序,6、制订对策, 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充分提出多种改进对策 对每条原因的多种对策,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而后比较选定实施的对策 “5W1H”是对策表所列内容的概括,见下表,对策表,三、QC小组活动程序,举例,一服装商店QC小组针对“服装款式陈旧”要因,提出了四项对策,见表:,对策的综合评价与选择,见表:,三、QC小组活动程序,由于对策2必须由商店领导决定,故暂选对策3实施。经过对该店1

11、1个供应厂的服装销售数据的调查分析,提出具体措施。制定对策表如下:,三、QC小组活动程序,7、实施对策, 严格按对策表中的措施逐条实施,并做好活动记录; 每项对策实施完毕,及时确认效果是否达到其目标; 实施过程中可适当穿插有关的学习、训练活动。,8、检查效果, 全部对策实施完成后,在新的生产(或工作)条件下,收集数据,检查总效果; 与课题目标值进行比较,说明效果; 检查是否有其他方面副作用(安全、环保、管理、成本等); 计算经济效益要实事求是(巩固期的净效益); 也应关注社会效益; 效果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确认。,三、QC小组活动程序,9、制定巩固措施, 被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表中的措施或实施中的

12、措施应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办法); 修订标准,应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批准后正式执行; 巩固措施的表述应精练、具体、明确,能检查。,10、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总结本次课题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 对小组成员素质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提出下一次活动的课题。,三、QC小组活动程序,P,D,C,A,否,是,指令性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指令性目标是上级给定的,小组要对目标能否实现进行可行性分析,这里的分析是要说明现实情况与指令性目标之间的差距如何,差距的症结所在,以便针对它进一步分析原因。,两种“问题解决型”课题活动程序的区别 自定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 指令型目标值的课题活动程序,1、整

13、理过程应是QC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总结提高的过程;2、严格按QC小组活动的程序进行整理;3、成果报告要重点突出;4、要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多用图表,少用文字;5、尽量少用专业性很强的名词术语,必须用的,要通俗解释;6、企业(单位)情况或小组情况简介应与本次活动课题有关。,四、成果报告的整理,(一)发表的作用,五、QC小组成果的发表,1、交流经验,互相启发,共同提高;2、鼓舞士气,满足小组成员“自我实现”的需要;3、现身说法,吸引更多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4、提高QC小组成员科学总结活动成果的能力;5、使评选优秀QC小组和优秀成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二)发表的组织工作,1、发表的形式服从于发表的

14、目的,不搞一个模式;2、积极引导听众对发表成果的提问和答辩;3、组织评委专家对成果进行讲评;4、邀请主管领导参加成果发表会,发挥激励与导向作用。,(三)QC小组如何发表成果,1、做好发表前的准备工作:图片、实物、“预演”;2、发表人必须是小组活动骨干,以讲为主;3、发表完毕,应礼貌、简洁、恰当地回答提问;4、发表用“道具”应朴实、清晰、简单、实用。,五、QC小组成果的发表,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修订版),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未完待续),QC小组活动成果发表评审表(修订版),小组名称: 课题名称:,(续),关于“创新型”课题,什么是“创新型”课题,“创新型”课题,是相对于“问题解决型”课题而言,是指QC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课题是以往没有过的,无现状可调查。为实现预定目标,小组成员运用创新思维提出多种方案并通过分析论证和评价,必要时进行模拟试验,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创新型”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区别,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