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金融风险考验改革决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83657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解金融风险考验改革决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解金融风险考验改革决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解金融风险考验改革决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解金融风险考验改革决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解金融风险考验改革决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解金融风险考验改革决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解金融风险考验改革决心近日惠誉下调中国债务评级,直指中国金融风险,野村证券更是警告中国面临金融危机。中国过去依靠投资和信贷驱动经济,导致金融风险累积,如今需要约束货币扩张,通过供给改革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这仍是对改革决心的考验背景无论是信贷余额与 GDP 的比值还是 M2 与 GDP 比值均过高。通过信贷刺激经济的模式能否持续已经由学者间的讨论摆到当局桌面上来。仅靠央行和银监会来解决金融风险问题并不现实,还需要结构性的改革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惠誉下调中国债务评级 野村警告金融危机中国的信贷余额增速与 GDP 同比增速(%)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4 月 9 日,国际评级机构惠

2、誉宣布,将中国偿还长期本币债务的评级从“AA-”降至“A+” ,评级前景为稳定。惠誉称,由于影子银行活动升温导致的信贷迅速膨胀引发金融风险。惠誉称,中国金融稳定所面临的风险已开始增长。中国在 2008-2009 年为应对全球危机而推出的刺激政策令信贷快速扩张,银行对民间行业的贷款总额在 2012 年底已达到 GDP 的135.7%,在惠誉给予评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位列第三。而经济中包含各类“影子银行”活动的信贷总规模在 2012 年底可能已达 GDP 的 198%,远高于 2008 年底时的 125%。而来自银行贷款的融资百分比正在下滑。2012 年 3 月至 2013 年 2 月的 12 个月

3、中,仅有 55%的社会新融资采用了银行贷款的形式。而在 2009 年时为 76%。惠誉警告称, “银行贷款以外的其他类型信贷不断增长,是金融稳定前景面临的越来越大的风险之一” 。事实上,最近有关中国金融风险的报告和讨论极多。近日野村证券一份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正在升级的报告也获得极大关注。报告称,中国“修正社会融资总量/GDP”从 2008 年的 145%上升至 2012 年的 207%,这一数据高于官方 “社会融资总量/GDP”的129%上升至 187%。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专家刘煜辉也发布了中国整体与部门债务率的测算及评估 ,报告称,中国经济的整体债务规模估算为 125.7 万

4、亿,相当于 2012 年 GDP 的 2.42 倍。截至 2012 年底,中国经济中非金融部门整体债务规模的估算是 114.8 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 2012 年 GDP 的 221%。这一数据远远高出官方统计,甚至也高于惠誉和野村的报告。投资和信贷驱动经济导致金融风险累积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的国际比较(%)数据来源:CEIC, MGI ,华泰证券无论是惠誉下调中国债务评级,还是野村以及刘煜辉的报告,都直指中国信贷与 GDP 比值过高,中国靠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根据近年来数据,我国信贷余额增速明显快于 GDP 增速,特别是在 09 年后,两者的差距较之前扩大。央行 11 日发布的统计

5、数据显示,截至 3 月末,中国货币供应量余额 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 15.7%,首次突破 100 万亿大关。从 2002 年初的 16 万亿,到如今超过100 万亿,十多年里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超过 6 倍,货币是否超发再引争议。这其中,无论是信贷余额与 GDP 的比值还是 M2 与 GDP 比值均过高。通过信贷刺激经济的模式能否持续已经由学者间的讨论摆到当局桌面上来。在 2012 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会议中,新一届领导班子指出“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2012 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上,央行决定将“风险控制”作为首要的政策目标。随后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人民银

6、行和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在今年三月份召开的期间,国务院已将 M2 的增速目标从 2012 年的 14%调整到了 13%。此外,地方负债投资的模式也已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根据海通证券的测算,在 10 年底我国公共债务为 29.6 万亿,占 GDP 为 73.9%。其中中央债务并不高,10 年底不到 6.8 万亿,而地方债务保守估计也有 12.5 万亿,是规模最大的一块。而在刚刚结束的博鳌论坛上,前财政部部长项怀诚表示,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可能超过 20 万亿元人民币。地方负债近些年上升非常迅速,城投债等表外融资规模越来越大,风险不断累积,在反思政府投资刺激经济的模

7、式的同时,必须对野村证券提出的“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风险正在升级”观点予以重视。而春华资本董事长胡祖六则在博鳌论坛上明确表示,债务危机的下一个爆发点可能在中国。会否在短期内爆发债务危机尚未可知,但中国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却已经走到尽头。目前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与 GDP 的比值已经达到 70%,中西部达到 80%,部分省份超过 100%。未来如果保持 20%的投资增速不变, 4 年后全国投资总额将超过 GDP。因此投资增速的回落是大概率事件,而信贷增速的回落在 09 年以后已经十分明显。从需求扩张到供给改革: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银行信用扩张速度显著超出经济增度。数据来源:CEIC ,社科院,华泰证券不过

8、此次惠誉下调评级对于监管层也是一种促进,未来监管层清理影子银行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动力将会增强。银监会也确实收紧了融资平台风险敞口,3 月份以来,银监会接连发布了 8 号文件和 71 号文件,对影子银行和地方融资平台进行了规范和治理。要求除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外,不得通过购买平台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方式向平台提供融资;并明确限制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银信合作、银证合作方式都在限制范围。而央行行长周小川更倾向于通过改革融资方式解决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问题。他认为这样既可以在未来减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这种方式所隐含的风险,又

9、能够创造出一些支持中国现阶段发展,特别是城镇化所需要的融资。不过仅靠央行和银监会来解决金融风险问题并不现实,还需要结构性的改革来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升级。而供给改革更是迫在眉睫。此前由于土地价格、资源品价格、环保成本以及资金价格都比较低,导致中国依靠高投资、高污染来实现经济的快速扩长和增长。但低消费、分配不均等弊端也在逐渐暴露和放大。随着劳动力供给逐步趋紧,劳动力成本上升,加上资源品等要素价格改革,通货膨胀特别是 CPI 对货币政策敏感度将明显上升。未来货币政策应长期回归中性,约束货币扩张,才能避免通胀和经济的大起大落。中国经济要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得通过供给改革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因

10、此预计供给端的改革将围绕在土地制度、资源价格、环保政策以及金融体制几大方面进行。这也给领导层出了难题,以上的改革短时间内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甚至可能会遭到利益阶层的强力阻碍,因此仍然是改革的决心和执行力问题。结语中国过去依靠投资和信贷驱动经济,导致了金融风险的累积。被惠誉降级未尝不是件好事,及时反思投资刺激经济的模式,约束货币扩张,通过供给改革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关键字解释: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根据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家刘煜辉的估算,以 2012 年底数据计算,在统纳“金融系统对非金融部门形成的债务” 、 “非金融部门相互信用形成的债务” 、 “非金融部门从国外部门借入的外债”之后,中国经济中非金融部门整体债务规模的估算是 114.8 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12 年 GDP 的 221%。而在减去政府和居民部门的负债规模后,企业部门的债务总量也随之浮出水面。以刘煜辉估算的 114.8 万亿元整体债务规模,减去居民部门债务 18 万亿元和政府部门债务 30.8 万亿,企业部门的债务规模在 65 万亿元左右,约相当于 GDP 的 125%左右。相关分析以此为依据称,参照非金融企业债务率指标,中国经济正在达到自身“增长的极限” 。理由很简单,当下中国经济中企业部门的负债率不仅高出 OECD 国家的最高水平,而且还是成熟经济体这一指标的两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