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健康的关系(论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62572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气与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气与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气与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气与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气与健康的关系(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气与健康的关系(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气与健康的关系(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天气条件是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要素,天气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有利的天气条件,可以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天气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精神病态和行为的异常;天气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的作用。我们现在先来谈论一下天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吧;天气万变,不同的天气对我们人体的影响也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以下我会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春季,是指我国农历的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 1 月、2 月、3 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

2、春分、清明、谷雨 6 个节气。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但是对人体的影响却是意想不到的。入春后,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和气温的不断升高,人体皮肤血管和毛孔渐渐扩张,皮肤血流量大大增加,以致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使得大脑缺氧,兼之春天日长夜短的变化,人便会产生懒洋洋、软绵绵、昏沉欲睡的“春眠不觉晓”的困倦现象。在繁花似锦的春天,空气中飘浮着各种花粉颗粒以及尘螨、昆虫碎屑、真菌等,这些致敏原在风和气流的作用下,可四处播散,人体接触或为人体所吸入即可发生花粉症、支气管哮喘等过敏反应。这些因素都提醒着人们在春季时应该顺应自然,适应气候,做好自我调节,与美丽的大自然和宜人气

3、候保持协调一致。夏三月,指农历四月至六月,阳历六月至八月。即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之日止。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等六个节气。蕃,即茂盛;秀,即华美。在夏天的这三个月中,阳气下济,地热上蒸,天地之气充分交合,其间清气充实,是自然界万物生长最茂盛、最华美的季节。人是万物之灵,也应该神气饱满,体力旺盛。夏季,人体阳气旺盛,宣发于外,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饱满,情绪外向,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机。这时候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比较强盛,总体上显现出夏季万物华实的特点。夏季与其他季节不同的是,有一阶段呈现出湿热交蒸的气候特点,不仅气温高而且雨水多、湿度大,最为潮湿闷热,称之为长夏,人们在这个

4、时候很容易感受大暑的湿热太牛气影响而感冒。秋天,天气逐渐转凉。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人体的各种生物钟、生理指标及其控制机制也随之而变。秋季是由夏向冬的过渡季节,天文上是指立秋到立冬这段时间,我国气候上是指阳历 9 月到11 月的 3 个月,人体多数生理指标在秋季都有一定的波动,秋季的生理变化有的有利于健康,但秋季人体的抗病力下降,容易生病。例如秋季感冒、腹泻的人也很多,另外一些慢性病在夏季因天热而缓解,秋季则随气温降低便有加重趋势,很有些人对季节变换很敏感,例如秋季易伤感,易“悲秋” ,易“秋胖” 。 而该季节最容易患病的部位就是呼吸系统,如受风寒,吃燥热食物,都很容易导致气管发炎,出现咳嗽、咳

5、痰。最初是干咳无痰,不久就会吐白色的稀痰,以后的痰会逐渐变成黄色而且黏稠。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不断蔓延,引起支气管炎或肺炎。美国一位精神病专家在研究中指出:秋季白天变短会影响人体内的生理过程,触及生物钟调节机制,甚至引发精神性疾病。由此看出,秋季养生应细化,使微观上也保持正常。例如一改夏天怕“一动就出汗” 而不运动,秋天就要适当运动,情绪也要保持“安神宁志 ”,自寻乐趣,多做娱乐活动和户外活动,减少秋季的不利影响,发挥秋季有利影响的优势,从而增强体质,健康安全地度过秋季进入冬季。冬季,一个寒潮多发的季节,冬季所带来的寒冷天气主要会对体弱多病,尤其对老年人和危重病人的作用更明显。由于寒冷的

6、天气以及突发性的见闻较多,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心肌炎等疾病,同时也是风湿病最容易复发和加重的季节。风湿病患者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潮,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换洗,被褥要勤晒,感冒后要彻底治疗,防止病邪内传。要劳逸结合,饮食有节,积极锻炼身体,配合着中医中药,风湿病会得到治疗的。因此,人们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在听到天气预报中有大风降温报告,冷空气消息或寒潮警报时,要及时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防御,以便安度寒冬。另外,多变的天气还会对人体的心理健康照成影响,不同的天气状况会导致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现在再让我们来简单的分析一下天气的转变对于人体的心理即情绪有何影响。如果今天阳光灿烂、空气湿润、和风飘飘,你就会

7、觉得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吧?如果一连遭遇十几天的阴雨,你是否会感到莫名奇妙的郁闷感?对于这样一种心情的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多愁善感。因为科学家已经发现,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地带,人们在冬天的情绪会明显忧郁、低落,而导致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则为缺乏阳光。同时,还会出现容易疲劳,过多睡眠,喜欢吃大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情况。精神治疗专家发现,人的情绪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对天气变化,特别是坏天气的刺激反应强烈,就会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例如疲倦、身体虚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经过敏、情绪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降低、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冒汗、寒战、没有食欲、尿频、

8、感觉器官障碍、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质、易激动、心跳加快、晕倒、痉挛、骨头疼痛、脊柱错位以及手术刀疤疼痛等等。那么他就可能得了“气象病” 。 古人云;“天昏昏令人郁郁。 ”意思就是说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为懒散,心情也不畅快。我国的医疗气象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发现,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 ,变得不怎么“活跃” ,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一般来说,低温环境有利于形成较佳的心理状态,而在高温或者在温度回升时,人的精神状态则容易产生波动和异常。某些精神专家的研究还

9、发现,当气温较高或有暖流入侵时,精神病人起床徘徊、无法入睡、叫喊骂人、摔打东西的情况会显著增加,正常人也会有程度不同的情绪变化。由于高温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 ,所以高温环境下的犯罪率也相对较高;有一个例子,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就是在 96 年的奥运会前夕,美国警方曾委派专家作过细致研究,发现亚特兰大的日犯罪事件总数,是随气温的升高而递增的,其中最热的 6、7 月份,犯罪率最高,偏偏奥运会在这一时段举行;为了减轻人们的恐惧感,奥运会组委会的负责人,一度谎称亚特兰大夏季气温不超过 30。种种的数据以及例子表明,天气的变化会影响到人体的生理及心理的变化。在面对着种种突变的天气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于是天气与健康这门学科应运而生,天气与健康这门课程讲述了全球各种气候变化特点以及其变化对于人体有何种影响,并且教会我们对于各种突如其来又或者是一些细节变化的天气状况应该如何应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