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嬗变谈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1884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嬗变谈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嬗变谈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嬗变谈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嬗变谈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嬗变谈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嬗变谈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嬗变谈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嬗变谈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郭瑞华(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255049)查阅历史,品读当下,探究建国60年女性服装脱茧重生的一场场美丽变化,就会感悟到服装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内容,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灵魂,她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表达着人们更新观念、改进现实和追求生活的态度。郭沫若说:“服装是文明的表征,服装是思想的形象”。让我们透过 女性服装中那些曾经风行天下的关键词,去抚摸共和国发展的脉搏;让我们透过那些刻着时代烙印的美丽轨迹,解读新中国建国60年来女性审美意识的发展。1. 建国60年女性服装在潮起潮落中演绎着美丽变化1.1 建国初期演绎俄罗斯色彩的女装满天飞建国初期,人们

2、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处处以苏联模式为仿效对象,连女性的着装也受到了苏联“老大哥”的影响,列宁装和苏式连衣裙布拉吉曾一度成为中国女性的流行服饰。“做套列宁装,留着娶新娘。 ”是当时年轻人的流行说法。列宁装在年轻的新中国流行,除了表明当时中国女性在精神上的革命追求之外,还因为它或多或少带有一些 装饰性元素双排纽扣和大翻领;此外,它附加的腰带的紧束功能有助于女性身体 线条的凸现。 布拉吉是俄语 连衣裙的音译,款式极其简单:宽松的短袖,泡泡的褶皱裙,简单的圆领,腰间系条布带。但由于布拉吉宽松肥大,布料粗糙,颜色花样比较单调(主要是碎花、格子和条纹),对 女性风采的体现有限。 1.2 60年代前期

3、兴起革命色彩和劳动特性的女性服装在经历了火红的大跃进 运动、人民公社化之后,中国妇女的服装更多地被赋予了革命色彩和劳动特性。 “铁姑娘”成为各条战线上青年劳动女性的代名词,她们的打扮基本上没有性别特征。中苏关系的全面交恶,也使曾经风行一时的俄罗斯色彩的列宁装、布拉吉几乎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女装基本是在中山装的领子处,稍作改良,取消左右两个上兜,民间将之称为干部服。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思想风尚使人们机械化简单化地理解和执行,穿新衣服、花衣服成为可耻的事,蓝灰为主的色调和肥大单一的款式是这一时期中国服装的主要特点。 “蓝蚂蚁”是西方对 中国国民着装的典型概括。 1.3 十年“文革

4、”中女性“不爱红装爱武装”从1966年到1976年的这10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近乎疯狂的年代。这一时期,服装代表着浓厚的阶级意识。在风格上,性别差异进一步被淡化到最小程度,除了领口和衣袋等细节之外,男女服装几乎没有其他差异,更谈不上个性色彩。与美苏两个大国同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对峙,使中国处于长期战备状态,而国内空前激烈的政治斗争使各种思想的对抗发展成生活形态的剑拔弩张,似乎一夜之间, “绿色风暴”吹遍祖国大地,作为象征彻底革命的军装风格风行全国。当时,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一双草绿

5、色解放鞋,女性的服饰又增添了浓烈的革命化、军事化和战斗化色彩。1.4 80年代女装渐欲迷人眼7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封 闭的大门被打开。人们开始认同西方文化中“ 美是没有 阶级性的” 的真理, 从此西方的服饰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初期遭遇的喜剧式尴尬在服装上也有反映,当时,街上不但开始流行红裙子,还开始出现脏球鞋、牛仔裤与西服上衣及领带同时穿在一身的奇特装扮。后来,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女青年带动中老年女性穿起了西装、西裤和西装短裙。西式冬装中的羽绒服也开始接近普通百姓,皮夹克、皮风衣等成了20世纪80年代末秋冬季时装中的佼佼者。当时的女裤发展更为迅速,先是喇叭裤风行全国,然

6、后是直筒裤、锥形裤流行一时。80 年代末,健美裤迅速遍及全国城乡,同时,超短裙曾在夏季掀起一股狂潮,人们似乎慢慢淡忘了“奇装异服”一词, 女装渐欲迷人眼,呈现出了一派繁花似锦的盛世局面。1.5 90年代女装与国际社会接轨,注重质量和品位90年代是中国女性服装变化最快的年代,一种潮流还没有形成几乎就面临着过时的尴尬。我记得原先还有收破旧的人满大街小巷收衣服,现今也基本不见了。家家都有过剩的衣服,户户都有积压的旧衣。即使这样,商场内人流如枳的依然是“衣橱内总是缺一件衣服”的女性。 90年代末,“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得以实现,中国越来越融入国际大家庭。中国女性的日常着装意识发生了一次彻底的革命,她们

7、从长期以来注重价格和款式变化为更注重着装质量和品位,品牌服装消费、环保或科技服装消费及各种时尚服务消费很大程度上已经代替了“温 饱” 层面的消费。个性化、休闲 化、舒适化成了多数人的生活追求。“ 以 人为本”、“ 为自己而穿” 成了多数人的穿衣哲学,束缚个性的礼服、 职业制服等不再受欢迎。精神层面的服装需求已经成为服装消费的主要矛盾。1.6 21世纪女性服装标新立异、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当今,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影响和包容,社会文化观念的多元,各种消费需求的并存,使世界处在一个大融和的时代。这极大地推动了女性服装千姿百态、异彩纷呈的发展,使女装呈现出如下显著的特点:(1) 女

8、装的流行周期变短加快。女性服装的变化多端、百花齐放已使街上无流行衣,店中时装更是“各 领风骚没几天 ”了。(2) 服装的种 类日趋多样化和专门化。为 了满足不同职业、不同场合的不同需要,服饰越分越细;睡衣、家居服、休闲服、职业装、运动服、晚礼服等一应俱全。总之,不管你需要什么,市场都能提供给你。(3)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现代女性服装需求中最重要的元素。中国女性对于服装诉求的最高境界就是穿出个性最好是独一无二,一部分有条件的高端女性开始向世界著名品牌商定做衣服;年轻“ 前卫” 的女性服装则更多地体现出一种叛逆的元素。她们穿着大胆暴露,在选择服装的面料和色彩上更是标新立异,追求一种视觉上的刺激和满

9、足。2.女性审美思想的发展2.1 保守持重、政治色彩浓郁的审美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妇女能顶半边 天” 提倡男女平等的口号,唤醒了中国妇女的自我意识,认为不同地位或不同性别的人没有差别。再加上受苏联“老大哥” 的影响, 妇女的审美思想还兼具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容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意识形态。这使女性过分追求与男性的绝对平等而贬低女性特征,造成女性美的普遍缺失,从而变得保守持重,一味追求简单实用。在文革时期,由于受 “左”的影响,对外来文化持排斥、拒绝的态度,追求“女性形体美” 被钉在了“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耻辱柱上,而简朴粗糙的女性则被作为“革命性” 鲜明的代表 ,这使众多的女性

10、以雄性化了的女英雄、铁女人的形式出现。 “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性服饰作为政治生活的符号,异化了女性的审美态度;“飒爽英姿”的一身 绿军装, 使妇女的审美成了政治的衍生物,反映出妇女节俭、务实、简朴、艰苦奋斗的审美思想特征,极端的社会“ 时尚”导致极端的 审美。2.2 改革开放后形成健康开明的审美思想70 年代末到8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吹开了封闭的大门, “解放思想,转变意识” ,走出去请进来, “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同行”成为人们的共识。妇女的审美思想悄然发生了变化,她们开始接受西方服饰文化,认为服装是装饰、美化人体的,美是没有阶级性的,追求人性美、人体美是健康开明的。到了90年代,妇女的审美思

11、想与国际接轨,外来文化深入人心。女性审美观念发生了重大转变, 开始以人为美,追求一种健康、积极的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一种真正属于女性本身的美开始回归。女性追求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在她们的心目中,理想的女性美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知识美、心灵美、健康美、仪容美和个性美。她们欣赏人体美,强调 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我,敢于表露自我,并且有一定的探险精神。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审美意识的更替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使美的观念与人的健康强健统一起来的审美意识得以实现。2.3 当今追求个性自由、标新立异的审美思想当今,人类社会已进人21世纪, 这是个全球性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从女性的着装可以看出追求时尚、个性

12、和标新立异已成为我国女性审美思想的主要理念,而且这些理念已经国际化了。女性审美思想的质变,使得很多第一次访问中国的外国人都感到出乎预料。他们看到中国女性的着装可谓是千姿百态、色彩缤纷、各领风骚,突出了女性追求时尚个性和标新立异时代的来临;揭示了当代女性的审美思想不受政治意识影响和压抑的自由自在。一些被称为“ 新新人类” 的年轻女性,在 审美意识上甚至表现得“前卫”过头了。她 们刻意标新立异,着装上机械模仿和崇尚西方现代服饰,摒弃常规的服饰原则,形式内容都极其怪诞和粗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所处时代躁动的心态与这些女性审美的误区。3.结束语纵观建国60年女性服装的美丽演进,实际上也反映了伴随社会

13、结构转型而来的审美类型的转变。从建国后,一直到文革期间,自上而下形成的审美被革命政治意识所浸透,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市场化的转型,富国强民的思想意识深入人心,形成了当今开明健康、时尚个性、百花齐放的审美意识形态。服 装 是 女人 心 灵 的 旗 帜 ,她的时 代 变 迁 不 仅 见 证 了 时代的发展和祖 国日 新 月 异 的 变 化 ,也 象征了文化的发展轨迹,深层次揭示着女性审美思想的蜕变历程,反映了女性的心态和地位“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厨房走向会堂的变化”。展望未来,二十一世纪的女性回归自然、享受生活的氛围将会在全球蔓延开来。清新、浪漫、活泼、休闲、自然、想象, 为崇尚自然状态的女性追求

14、者们创造了一个个完美的概念, 也奠定了女性服装和审美思想的流向。参考文献:1. 吕枫韵,试论女性服饰文化的流变.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 (4)2. http:/ 高宇.服饰进入个性化时代.社会,2004(4)4. http:/ 同一。6. 石晶. 西方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 大众科技, 2005(7) 7. 唐宇冰. 论中国女性服饰文化现象.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1)8. http:/ 唐宇冰.浅析女性服饰文化的国际化融合.理论与创作,2005(3)10.朱红梅.中国女性服饰与妇女解放.刍议韶关学院学报,2002(4)11.李文岗。从服饰看传统与现代.现代艺术与设计,2004(9)12. 汤爱青.论中西文化与服装差异. 装饰,2004(9)13. 吴世军.青年女性服装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导刊,2009(10)14. 陈强.“中国 纺织服装大展 ”的延伸思考.中国服饰 ,2009(3)15. 许岩.浅析服装心理学与其流行趋势.美与时代,2009(4) 作者简介:郭瑞华,女,1969年5月生,本科,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学,手机:13964443293, 电子邮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