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德育基地活动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1706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德育基地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参观德育基地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参观德育基地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参观德育基地活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观德育基地活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德育基地活动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缅怀历史伟人,弘扬爱国精神 ”参观德育基地活动方案4 月 5 月,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拟举行“缅怀革命伟人,清明节德育基地”活动。带领部分优秀团员,初一学生前往莱芜战役陈毅指挥所遗址参观。具体事项安排如下。一、活动时间 : 4 月 5 日 星期四上午二、活动地点 :莱芜战役陈毅指挥所遗址三、活动主题 :缅怀伟人热爱祖国 四、活动要求 :1、认真参观,了解历史,之后写一篇观后感2、 听从带队老师的指挥,不擅自行动,注意安全。 3

2、、 活动严肃认真,不准在场院内打闹、攀爬等。4、各有关老师要负责好学生来回路上交通安全问题。五、活动参与者:初一全体学生及部分优秀团员、初一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等。六、活动程序安排 : 1 、 8 点集合出发。2 、学生主持仪式(内容:迅速组织队伍,教师介绍莱芜战役情况、学生代表讲话,学生自由参观。 ) 3 、 11 点参观结束,整队返回。 七、注意事项 1 、带班的老师为安全第一责任人。 2 、要求:一切行动听指挥。带队教师负责清点人数;组织好活动;严禁从事危险活动。莱芜战役简介参观德育基地活动材料 1947 年 1 月中旬鲁南战役结束后,陇海路以南整个苏皖地区转入敌后游击战争环境。华中野战军主

3、力北上转入山东。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华东解放区对党政领导机构进行了调整,部队进行了统一整编。中共华中局并入华东局,苏皖边区政府取消;军部改为华东军区机关,取消原有的山东、华中两个野战军的番号,正式成立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饶漱石为华东军区政治委员,粟裕为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下辖第 1、第 2、第 3、第 4、第6、第 7、第 8、第 9、第 10、第 11、第 12 纵队,共 11 个步兵纵队和 1 个特种兵纵队。除留苏皖地区兼苏中、苏北军区的第 11、12 纵队外,能够集中使用的野战军主力为 9 个纵队约 27

4、万人,华东军区部队约有 30 万人。鲁南战役后,蒋介石错误地判断华东军区部队伤亡重大,不堪再战,遂急忙调集 53 个旅 31 万人组织“鲁南会战” 。南线国民党军以整编第 19 军军长欧震指挥 8 个整编师 20 个旅(整编军相当于兵团) ,组成主要突击集团,自台儿庄、郯城、城头一线北犯临沂。北线国民党军以第 2“绥靖”区副司令长官李仙洲指挥 3 个军 9 个师(未整编) ,组成辅助突击集团,由明水、周村南犯莱芜、新泰,进行南北夹攻,企图迫使华东野战军主力在临沂地区与其决战。针对国民党军的作战企图,华东野战军决心集中主力 24 个师的兵力,将诱北犯之敌诱进至适当地区,选其突出的一路围而聚歼。1

5、 月 31 日,南路之敌开始北犯,但由于进攻之敌齐头并进,稳扎稳打,不便分割歼灭。自胶济路向南进犯的北线之敌李仙洲集团先头部队,于 2 月 4 日到达莱芜。华东野战军认为与其待机过久,不如主动放弃华东军区首府临沂,遂决定迅速北上求歼李仙洲集团。2 月 10 日,华东野战军除留第 2、第 3 纵队伪装主力阻击南线之敌外,主力隐蔽兼程北上。19 日,华东野战军各部逼近莱芜、颜庄地区。22 日,北线之敌第 46 军由新泰退至莱芜与第 73 军汇合,华东野战军即将该敌包围。 23日,莱芜被围之敌向北突围,战至中午华东野战军攻占莱芜城,切断了北逃之敌的后路。随后,华东野战军主力自东、西两面发起猛烈攻击,至下午 5 时,将敌人全歼,战役结束。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以临沂一座空城,换取歼来国民党军 1 个“绥靖”区指挥部、2 个军部、7 个师共 56 万余人的重大胜利。此役,粉碎了国民党军南北夹击,逼迫华东野战军在不利条件下与其决战的计划,这一战役俘敌数量之多、歼敌速度之快,都创造了解放战争开始以来的最高纪录。国民党军遭此惨败后,在华东战场整整一个月都未敢出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