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模施工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1683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模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滑模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滑模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滑模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滑模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模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模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滑 模 施 工 方 案一、 滑模施工技术设计1、 滑模装置设计1.1 模板系统:采用槽钢制作的双横梁“开”形提升架,8 号槽钢所做内外各两道环型围圈,间距 700mm,标准钢模板(以3015 为主,配少量 1515 钢模板) 。1.2 操作平台系统:操作平台采用 12 号槽钢“辐射梁”布置方式,中心盘设计高度 1.2m,下拉杆使用 25 圆钢,形成三角式桁架,外挑 1.5m。三角架平台,下设内外吊脚手架,平面铺 3m 宽5mm 厚松木板。整个操作平台采用焊接式连接,以提高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1.3 液压提升系统:每套液压系统由液压油泵、滚珠式液压千斤顶及输油管道组成,通过荷载计算确定所需的千

2、斤顶数量,根据千斤顶数量选用合适的液压控制台。施工中,液压系统设备及部件均应有备用件,以备更换。1. 4 滑模支承杆的允许承载能力和需要数量的计算1.4.1 支承杆的允许承载能力计算:(1)中心受压杆件的计算方法;NAF式中:N- 每根杆的承载能力A-支承杆的横截面面积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支承杆的受压稳定系数,根据 =l o/i 查表求得其中:l 0 为计算长度,l 0=0.71l,l 为千斤顶卡头至新浇混凝土底面之间的距离i-回转半径,对圆截面 I=d/4,d 为支承杆的直径。(2) 按临界荷载的计算方法F=EI/k 1(l) 2式中:F k-每根支承杆的极限承载力E-支承杆的弹性模

3、量I-支承杆的截面惯性矩K1-安全系数,取 K1.8l-自由长度,取模板大口到千斤顶下卡头的距离经以上计算,取二者较小值,再乘以 0.65 系数,即为每根支承杆的承载能力。1.4.2 滑模需要千斤顶或支承杆最少数量计算:n=F/NK 2式中:n- 最少数量 n 根F-滑升模板分别处于滑升状态时,或浇注混凝土吊重状态时,作用于支承杆的最大载荷进行比较,取其较大值;N-每根支承杆的承载能力,按或计算求得;K2-工作条件系数,取 0.8;通过以上计算,本方案选择支承杆采用 25mmQ235 钢制作,加工长度取 4m,第一批插入的支承杆分别采用2m、2.5m、3m、3.5m 四种不同长度的支承杆,千斤

4、顶选用 GYD-35 型,其布置应尽量避开预留洞口及较大埋件位置。所有千斤顶必须经过测试和调整,使每个千斤顶的工作状态都符合要求。2. 垂直运输设备选配根据现场和施工队伍技术装配情况拟定选用塔吊作为垂直提升设备,搭设人行跑道一处。3. 对砼的要求3.1 混凝土出模强度鉴别3.1.1 开工前由实验室对混凝土出模强度做试配试验,做到心中有数。3.1.2 现场鉴别出模砼,用手指按压无明显指坑,反复按数次无较重的水印。3.2 滑升速度及砼出模强度根据气候情况拟订每天 24 小时连续作业,一般每天应滑2.53.0 m,砼出模强度应控制在 0.30.35Mpa 。3.3 对砼配合比试配要求:考虑到雨季施工

5、,初凝时间控制在 2 小时左右。终凝时间控制在 68 小时之间,颗粒级配合理,砼坍落度控制在 46cm 之间为宜。3.4 防雨措施雨期施工采取小到中雨不停工的原则,其措施是:3.4.1 严格控制水灰比,加水量只能偏少,决不能偏多,经常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作出现场调整。 3.4.2 水平运输车上加防雨设施覆盖。3.4.3 浇筑砼时,在提升架上架设防雨棚,砼浇筑完毕后,覆盖塑料布。3.4.4 施工人员均应配备雨衣、雨裤。3.4.5 运输砼道路应铺设平整,设置排水沟。二、 滑模施工施工前应先行检查库底板的实际尺寸和位置与设计尺寸和位置的误差不得超过以下数值:库底板中心点对设计坐标的位移15mm ;

6、库底板直径误差不大于直径的 1%,且不大于 40mm。1. 滑模设备检修1. 1 液压控制台:试运行使其正常。1. 2 千斤顶空载爬行试验使其行程达到一致,各密封处无渗漏。2. 滑模装置的组装安装提升架安装内外围圈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横梁下水平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操作平台及内吊架安装液压提升系统检查、试验插入支撑杆安装外吊架及安全网(滑升 2m 以后)3. 滑升程序分初升、正常滑升和末升三个阶段,进入正常滑升后如需暂停滑升(如停水、停电或风力在六级以上等) ,则需采取停滑措施(停滑施工缝做成 V 形) 。3.1 初升连续浇筑 23 个分层,高 6070cm,当砼达到初凝至终凝之间,即底层砼强度达到

7、0.30.35Mpa 时,即可进行试升工作,初升阶段的砼浇筑工作应在 3 小时内完成。试升时,先将模板升起 5cm,即提升千斤顶 12 行程,当砼出模后不坍落,又不被模板带起时(用手指按压可见指痕,砂浆又不粘手指) ,即可进行初升初升阶段一次可提升 2030cm。3.2 正常滑升每浇筑一层砼,提升模板一个浇筑层,依次连续浇筑,连续提升。采用间歇提升制,提升速度大于 0.1m/小时,正常气温下,每次提升模板的时间应控制在 1 小时左右,当天气炎热或因某种原因砼浇筑一圈时间较长时,应每隔 2030 分钟开动一次控制台,提升12 个行程。3.3 末升滑升至接近顶部时,最后一层砼应一次浇筑完毕,砼必须

8、在一个水平面上。3.4 停滑方法在最后一层砼浇筑 4 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提升一次,直到模板与砼不再粘连为止。3.5 支承杆空滑加固当采用空滑方法处理库底板施工或滑升至库壁顶标高空滑时,应对支承杆进行加固处理,加固方法采用一根大于 20mm 的短钢筋绑扎在支承杆上。4. 钢筋施工4.1 钢筋长度:水平筋不大于 7m,竖向筋不大于 6m。4.2 钢筋接头:按照图纸要求设置钢筋接头,原则上同一截面内接头绑扎不大于钢筋总数的 25%4.3 钢筋定位:按要求用“S”形钢筋以 600600 间距星形布置,并且配合采用焊接骨架钢筋定位。4.4 支撑杆:如有油污应及时清除干净,下端宜垫小钢板。5. 砼施工5.

9、1 应以嗵出模强度作为浇筑砼和滑升速度的依据,每天滑升高度应大于 2.5m,筒壁为高耸构筑物,出模强度控制在 0.30.35Mpa 为宜。5.2 必须分层均匀按顺逆时针交替交圈浇筑,每层在同一水平面上。5.3 每层浇筑厚度为 300400mm ,各层间隔时间应不大于砼的凝结时间(相当于砼达 0.35KN/cm 贯入阻力值) 。当间隔时间超过时,对接茬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5.4 砼振动时,振动器不得直接触及支撑杆、钢筋和模板,振动器应插入前一层砼内,但深度不宜超过 50mm,在模板滑升的过程中,不得振捣砼。5.5 砼出模后应及时修饰,表面不平时用木方拍实刮平,用抹子压光抹平。对于拉裂和坍落及

10、保护层脱落等问题,搓抹人员应在混凝土凝固前及时修补。6. 孔洞及预埋件的施工采用直接埋入法:门、窗、洞口胎模宽度应小于滑升模板上口宽度 1cm,并与结构钢筋牢固固定。预埋件应提前加工好,边滑升边预埋。埋件不得突出模板表面,埋件出模后及时清理,使其外露。7. 施工允许偏差及水平、垂直度控制与纠偏方法7.1 施工允许偏差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1 直径 不大于 1%,且不大于 40mm2 壁厚 10mm,5mm3 标高 30mm4 扭转 任意 3m 高上的相对扭转值不大于 40mm5 垂直度 不大于 1,且不大于 40mm6 表面平整度 5mm7.2 水平、垂直度控制与纠偏方法7.2.1 测量方法

11、序号 项目 方法 备注1 操作平台水平度 标志法2 垂直度 垂球法 九宫格测耙7.2.2 水平控制采用限位卡加叉形套控制法,在提升架上方的支承杆上设置限位卡,距离以一个提升高度或一次控制高度为准,一般为3050cm,在千斤顶上方设叉形套,使所有千斤顶行程一致。7.2.3 纠偏采用以下三种方法纠偏,且应徐缓进行。a. 操作平台倾斜纠偏法抬高平台倾斜法:一次抬高小于 2 个千斤顶行程。b. 调整操作平台荷载纠偏法在爬升较快千斤顶部位加荷,压低其行程,使其平台逐渐恢复原位。c. 支承杆准导向纠偏法当用上述两种方法仍不能达到目的时,采用此法继续纠偏,其办法有两种:a).在提升架千斤顶横梁的偏移一侧加垫

12、楔形钢垫,人为造成千斤顶倾斜。b).切断支承杆重新插入钢靴,把钢靴有意的反向偏位,造成反向倾斜,由于支承杆的导向关系,带动井架上升,达到纠偏的目的。8. 质量保证措施8.1 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8.2 统一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做好各项各级滑模工艺技术交底工作,项目复核人员做好技术复核和变更联系工作,严格按图纸和国家规范施工。8.3 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 QC 小组作用,严格把“五关”,即人员关、材料关、检验关、工艺关、计量关,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8.4 滑模施工时严格控制中心偏差,每提升一次,应对中检查一次,每模中心偏差控制在 5mm 以内。8.5 由项目部

13、测量员做好测量、定位、放线工作,项目工程师或质检人员复核后,报甲方、监理复查签证。8.6 由项目部施工员做好施工记录并由资料员负责技术资料整理,现场签证工作由项目工程师和经济师共同负责。8.7 根据天气温度及时在砼中掺入外加剂,要严格控制好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及砼的出模强度。8.8 严格操作平台工作面的质量、安全管理,要求材料堆放均匀、整齐。8.9 要求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8.10 加强施工人员的劳动纪律观念,严格交接班制度,在滑升过程中各工种人员不能脱岗,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8.11 操作平台应保持清洁,不准在施工过程中有杂物进入砼内。三、 安全技术要求1. 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现场

14、“三通一平” ,筒壁周围 10m 内应设置警戒标志。2. 操作平台:钢平台焊接牢固,铺板平整、严密、防滑、可靠,内外吊脚手架应挂满安全网。3. 运输设备在施工前必须做安全检查,操作司机必须持证上岗,设置上下人行通道并挂满安全网,保证施工人员通行安全。4. 动力及照明用电4.1 施工现场设置双回路或备用电源,电压为 380 伏及 220 伏。4.2 设置紧急断电装置及明显标志。4.3 零线可靠接地。5. 通讯与信号:上下间用对讲机联系,用电铃做信号指示,如果联络不清、信号不明,操作司机不能启动控制台及垂直运输。6. 防雷与防火6.1 在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安装临时接闪器,与接地线相连,接地电阻 不得

15、大于 10 欧姆。6.2 垂直运输设备及上人梯应与防雷装置的引下线相连。6.3 有雷雨时,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应回到地面,人体不能接触防雷装置。6.4 操作平台上应设置两只专用消防灭火器。7. 施工操作7.1 开始滑模前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7.1.1 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技术检查7.1.2 应与建设单位联系,在滑升期间不能停电、停水。如果停电、停水在两小时以上,必须在六小时之前通知。7.1.3 安排专人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大雨和防六级以上大风的措施。7.2 严禁超速滑升7.3 要求施工人员经常检查:查钢筋埋件是否挂模板,查混凝土是否有蜂窝、麻面,是否拉裂及塌落,千斤顶是否同步,中心是否偏移。

16、其要求如下:每工作班抄平一次,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度不大于40mm,相临两个千斤顶的相对高度不大于 20mm,用操作平台倾斜法纠偏时,其倾斜度应控制在 1%以内。7.4 因施工需要或其他原因不能连续滑升时,应采取下列措施:7.4.1 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到同一平面上,形同“V”字型。7.4.2 模板应每隔一定时间提升一个千斤顶行程感,直至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但模板的最大滑空量不得大于 1/2。7.4.3 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对支撑杆进行加固并用 4 根拦风绳将平台对称拉金固定。7.4.4 再次施工时,应按照施工缝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7.4.5 滑空施工时,应对支承杆进行加固,其方法是:用直径大于20 mm 的钢筋并焊接在滑空段上,且深入混凝土 30cm,用直径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