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方案改完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1673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基坑方案改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深基坑方案改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深基坑方案改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深基坑方案改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深基坑方案改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基坑方案改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方案改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金御龙湾小区 A、B 号住宅楼及地下车库工程。A 、B号住宅楼基底面积均为 1524.31m2,地下车库占地面积为 2632.69 m2 。A、 B 号住宅楼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桩基筏板基础。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筏板基础。现场自然地坪较为平坦,从地勘报告上看,东侧稍高,绝对高程在 48.60m 至 50.76m 之间,开挖深度均大于5m,介于 6.008.00m 之间。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区为开阔地,东侧为肥子路,路边与本建筑物距离大于 30 米;南侧为永祥大街,现还未修建;西侧 50 米以内为临建用房;北面为永兴大街,路边与本建筑物距离为

2、 22 米;与热力、通信、供水等单位已联系,地下无任何管道线路,可以施工。二、主要编制依据1、施工图纸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4、 施工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JGJ 120)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DB33/T1008-2000)7、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GB5049T-2009)8、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 59-99)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三、场区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程由秦皇岛市大地卓越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进行地质勘查,报告显示场地上部地层

3、属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主要以素填土、粉质粘土、粉细砂、细砂、中粗砂为主,下部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风化层。基坑底部土质按其划分的 14 个地质层属于第四层,为粉质粘土。本地区丰水期在 6-9 月份,地下水位年最大平均变幅约 1.00m,场区地下水位埋深均大于 11.00m,故不需考虑地下降水。本场区未发现岩溶、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也不存在可液化砂土层,属于非液化场区,综合评价,适宜本工程建设。四、危险源识别与监控1、土方开挖工程事故的类型1)影响边坡附近路面的安全和稳定2)引起机械事故3)边坡土堆放材料倾落4)土方塌落直接伤人。2、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1)开挖较深,放坡不够;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

4、据土的特性分别确定不同的放坡坡度,致使边坡失去稳定而造成塌方。2)在有地表水作用的土层开挖时,未采取有效排水措施,土层受到地表水的影响而湿化,内聚力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失去稳定性而引起塌方和滑坡。 33)边坡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震动影响,使坡体内剪切应力增大,土体失去稳定而塌方。4) 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3、危险源的监控1)根据土的种类、力学性质确定适当的边坡坡度。2)本工程基坑深度较大,场区比较开阔,适宜放坡,要注意地面排水和临边路面监测的工作。3)在基坑边坡上侧堆土或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挖方边缘保持一定距离,以保证边坡的稳定。本场区土质良好,场区开阔,材料堆放可

5、距边坡上边缘 8.0 以外,高度不超过 1.5 米。五、土方工程开挖安全技术设计1、土方开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1)对定位放线的控制控制内容主要为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轴线、方位和几何尺寸。根据规划红线或建筑物方格网,按设计基础平面图对基坑的灰线进行轴线和几何尺寸的复核,并检查方向是否符合图纸的朝向。工程轴线控制桩设置离建筑物的距离大于两倍的挖土深度;在建筑物稍远的地方设置水准点并妥善保护。挖土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复核,校验控制桩的位置和水准点标高。2)对土方开挖的控制控制内容主要为检查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土方 4开挖按从上往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的坡势。在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

6、坡边界时应预留 1520cm 厚的土层,用人共开挖和修整,边开挖边修坡,以保证不扰动土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遇标高超深时,不得用松动土回填,用砂、碎石或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压密实到设计标高;当地基局部存在软弱土层,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及时与勘察、设计等相关部门共同提出方案进行处理。挖土边坡值按下表 4-1 确定。本工程基坑底部土质属于粉质粘土,土质坚硬,按 1:1 放坡。截面尺寸按照龙门板上标出的中心轴线和边线进行,经常检查挖土的宽度,检查可用经纬仪和挂线进行。挖土时做好地表和坑内排水、地面截水。3)深基坑挖土方案本工程 A、B 座楼与车库共同开挖,场区地势开阔适宜采用放坡挖土。利用地下车库的坡道作

7、为临时运输通道,挖土机可利用其到基坑挖土,运土的汽车也可利用坡道进入基坑运土。这样可以加快挖土和运土的速度。现在只需对坡道两侧用砂袋进行加固,以防土层滑坡。坡度允许值(高宽比)土的类型密实度或状态 坡高在 5m 以下 坡高在 510m粘性土 坚 硬 1:0.751:1.00 1:1.001:1.25 5挖土分层开挖,先按图纸留置好坡道位置,然后用反铲挖土机逐层开挖,共分为 2 层,严禁超挖。分层挖土时,层高不宜过大,第一层为 4.5m,第二层为 1.5-3.5m,以免土方侧压力过大使土层变形造成塌方,在软土地区尤为重要。本工程基坑内标高不同,土方开挖先从深基坑处开始;局部加深的电梯井、水池,

8、先对其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再进行开挖。2、构造要求1)挖土及排水时,经常注意观察附近道路管线,有无下沉和变形,并及时与设计、勘察等相关单位研究采取防护措施。2)土方开挖中如发现文物和古墓,立即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当地有关管理部门来现场处理,待妥善处理后,才可继续施工。3)挖掘时若发现地下管线等及时通知有关部门来处理,发现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观测孔等则加以保护。如施工必须毁坏时,一定事先取得原设置单位或保管单位的书面同意。六、土方开挖工程施工要求1、施工准备1)勘察现场,清除地面及场地上的障碍物,摸清工程实地情况。开挖土层的地质、水文、人防情况、临近道路、电缆线路、煤气管等,以便

9、有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措施。2)做好施工现场排水工作,全面规划场地,平整各部分的标高, 6以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通畅不积水。3)保护测量基准桩点,以保证土方开挖标高、轴线位置、尺寸准确。4)做好施工区域内的“四通一平” (通水、通电、通信、通路和场地平整。5)根据设置的内外控制网(轴控制和水准基点)和基础平面,进行基坑定位放线,测定开挖基坑的上部边线和基坑底部边线的位置和标高。灰线、标高、轴线经复核、检查验收,方可挖土施工。6)施工步骤见下图2、土方开挖方法1)土方开挖采用 5 台 WY100(1.0 m3)反铲挖土机及人工配合,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自卸汽车确保土方外运。2)选定的部位基坑开挖第一次从自然

10、地坪挖深 4.5m 左右,第定位放线 验线机械挖土-6.0-8.0m人工辅助边坡处理基坑维护基底放线 钎探 验槽 坑底找平修整基坑排水 7二次挖深至设计标高上预留 1520cm(地下车库挖到筏板基础上皮标高) ,保留原状土,待验槽后人工辅助开挖。3)整个基坑按 1:1 放坡,边挖遍退,周边基底预留 3m 工作面。4)土方开挖遵循先深后浅的施工顺序,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分层进行,边挖便检查坑底宽度,宽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 3m 深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3、土方开挖技术要求1)挖掘机操作人员必须听从技术人员现场指挥,严禁土方超挖,防止扰动土体,若万一有超挖则对局部超挖地

11、段采用级配砂石回填。2)集水井坑加深部位位置及标高、放坡系数由现场技术人员负责按定位轴线确定。3)机械挖土标高:A 号楼挖土深度最深处 7.9mB 号楼挖土深度最深处 6.7m地下车库挖土深度 最深处 6.5m余留土方用人工铲平至基底标高,标高误差及平整度见下表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mm) 表1项 序 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挖方场地平整柱基、基坑基槽 人工高 机械高管沟地(路)面基层检验方法 84)挖土机开挖施工中须配备施工员、质检员、技术员等人员,密切配合监控、指挥。5)挖土接近基坑底时,由现场专职测量员用水准仪将水准标高引致坑底,随着挖掘机逐步向前推进,将水准仪安置坑底,每 46m设置一

12、标高控制点,并组成标高控制网。6)在基坑开挖时部分基础梁,承台土方采用反铲开挖,人工修方,严禁扰动原状土层,原状土预留 1520cm。7)土方开挖过程中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按照现场情况确定边坡采用 1: 1 放坡处理。七、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具体数据要求见表 1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八、土方开挖工程安全管理与日常维护1、土方开挖安全措施1)人工开挖基坑时,操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要求大于2.5m,2 台机械开挖,挖土机下面严禁站人,以防挖土机转动伤人。挖土机间距保持大于 10m,操作时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一般项目主控项目标高 +30边坡12312长度宽度由中心线向

13、两边量表面平整度基底土性-50+200-50+300-100+50-150-50 -50+100水准仪标高经纬仪,用钢尺量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观察或土样分析设计要求20 20 50 20 20+500 9坡脚的危险作业。2)基坑开挖时严格按照要求放坡,操作时随时注意边坡的稳定动向,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处理。3)深基坑四周要设置防护栏杆,人员上下要有专用通道。4)基坑的防护(1)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2)在距基坑 0.8m 周围用 48 钢管设置两道护身栏杆,立杆间距 4m,高出自然地坪 1.2m,埋深 0.5m。基坑上口边 3m 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

14、施工人员严禁翻越护身栏杆。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架设红色灯标志。5)严禁基坑外施工人员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松手。5)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6)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2、排水措施1)基坑开挖采取坑内明沟排水法。坑壁周边设一圈砖砌(M5水泥砂浆;1:2 水泥砂浆抹灰)排水明沟,沟宽 400mm,沟深500mm,坡度为 1%,以保证坑内积水排向集水井。2)集水井沿基坑四周设置,尺寸1000mm*1000mm*1500mm(深), 间距为 40m,240mm 厚砖砌。3)每个集水井内池底

15、铺设碎石过滤水层,井边用竹筐保护,用 10污水泵抽水,每个集水井设置一台污水泵,必须有专人负责。九、基坑工程监测1、监测内容1)监控周围道路的沉降观测2)基坑边坡坡顶沿深度的侧向位移检测2、监测警戒值和监测点的布置本工程共设置 5 个沿街沉降观测点(只在北侧设置,东侧距路面 31.1m,已大于 3 倍坑深 24m) ,每 40 米一个,沉降警戒值为20mm;11 个边坡位移监控点,每 40 米一个,并保证每边至少一个,侧向位移警戒值为 50mm。3、监测数据的记录、分析、管理的具体安排及措施对周围路面的监测在挖土方施工前进行,记录观测数据初始值,以便以后对照;监测坡面侧向位移值在放坡施工完毕后

16、进行设置监控点,并开始观测。监测记录每天记录一次,并及时进行分析、反馈,当记录超过或达到报警值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十、土方开挖工程应急预案1、观测点监控施工过程中,在管理上密切注意监测点的变化情况,按规定时间间隔测量各种位移、沉降,作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如边坡顶部向坑内倾斜,需及时向有关单位、人员反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安全员在土方开挖期间,特别是下雨天,定时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 112、应急材料准备在施工现场备有应急用的各种材料,如一定数量的砂包、钢管、水泵等抢险物资和相应的机械设备,联系好随时提供应急材料的部门,做到人员、设备、物资三到位,做到万无一失。3、事故发生时的处理1)事故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作业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领导逐级上报,并联络报警,组织急救。2)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逐级上报,顺序为:现场事故知情人员、作业队、班组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