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古代文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16028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项选择题(古代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单项选择题(古代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单项选择题(古代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单项选择题(古代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单项选择题(古代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项选择题(古代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项选择题(古代文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单项选择题1.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山海经 B.乐府诗集C.楚辞 D.诗经2. 诗经被称为“经”是在()A. 先秦 B. 秦代C. 汉代 D. 南北朝3. 诗经全书共有()。A. 100 篇 B. 105 篇C. 300 篇 D. 305 篇4. 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是()。A. 孟子 B. 荀子C. 司马迁 D. 班固5. 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A. 地域 B. 社会作用C. 音乐 D. 内容6. 诗经用作宗庙祭祀舞曲的是()。A. 国风 B. 小雅C. 大雅 D. 颂7. “风、雅、颂”是诗经的()。A. 分类 B. 表现手法C. 思想内容

2、 D. 特征8. 汉代“四家诗”指()。A. 齐鲁郑毛 B. 齐鲁韩毛C. 齐郑韩毛 D. 齐鲁韩郑9.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A. 齐诗 B. 鲁诗C. 韩诗 D. 毛诗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A. 四言 B. 五言C. 杂言 D. 七言11. 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A. 召南摽有梅 B. 郑风褰裳C. 周南关睢 D. 邶风静女12. 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A. 邶风静女 B. 周南关睢C. 陈风月出 D. 秦风 蒹葭

3、13. 七月是一首()。A. 表现周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 农事诗C. 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 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14. 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A. 毛苌 B. 毛亨C. 郑玄 D. 班固15. 论语是一部()。A. 纪传体史书 B. 长篇论文C. 杂记 D. 语录体著作16. 道家学派开创者是()。A. 孔子 B. 孟子C. 老子 D. 庄子17. 庄子今存()。A. 2O 篇 B. 30 篇C. 33 篇 D. 52 篇18. 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是()。A. 孟子 B. 子夏C. 颜渊 D. 荀子.19. 劝学的作者是()。A. 孔子 B. 孟子C. 韩非 D. 荀子

4、20.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A. 尚书 B. 逸周书C. 论语 D. 春秋21. 左传全称()。A. 春秋左氏传 B. 左氏春秋C. 春秋内传 D. 春秋外传22. 左传是()。A. 一部国别体史书 B. 一部纪传体史书C. 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 D. 一部编年体史书23. 国语是()。A. 一部国别体史书 B. 一部编年体史书C. 一部纪传体史书 C. 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24. 被称为春秋外传的是( )A. 左传 B. 国语C. 战国策 D. 尚书25.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A. 尚书 B. 左传C. 国语 D. 战国策26. 国语()。A. 以记言为主 B. 以记事为主C

5、. 以记人为主 D. 以志怪为主27. 记录先秦纵横家言论和谋略的一部书是()。A. 春秋 B. 左传C. 国语 D. 战国策28. 战国策的编订者是()。A. 孔子 B. 刘向C. 班固 D. 司马迁29. 九歌共()。A. 9 篇 B. l0 篇C. l1 篇 D. l2 篇30. 九章共()。A. 9 篇 B. l0 篇C. l1 篇 D. l2 篇31. 战国中后期,屈原根据民间祭祀歌所加工而成的作品是()A. 九章 B. 九歌C. 天问 D. 招魂32. 一口气提出 170 多个问题的屈原的长诗是()。A. 离骚 B. 天问C. 九歌 D. 招魂33. 屈原之后最有成就的楚辞作家是(

6、)A.唐勒 B. 景差C. 宋玉 D. 淮南小山34. 九辩的作者是()。A. 屈原 B. 宋玉C. 唐勒 D. 班固35. 把楚辞编定成书的人是()A. 孔子 B. 司马迁C. 班固 D. 刘向36.“赋”作为一种文体,最早见于()A. 荀子的文章 B. 屈原的文章C. 宋玉的文章 D. 贾谊的文章37.七发的作者是()。A. 王褒 B. 东方朔C. 枚乘 D. 贾谊38. 最早奠定汉大赋体式的作品是()A. 枚乘的七发 B. 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C. 扬雄的长杨赋 D. 班固的归田赋39. 开创汉大赋写作体式的人是()A. 枚乘 B. 司马相如C. 贾谊 D. 扬雄40. 把汉大赋推向高峰

7、的人是()A. 班固 B. 张衡C. 司马相如 D. 扬雄41. “劝百讽一”说的是()。A. 西汉初年的政论文 B. 汉代骚体赋C. 汉大赋 D. 汉代后期的抒情小赋42. 两都赋的作者是()。A. 班固 B. 班彪C. 张衡 D. 扬雄43. 张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A. 归田赋 B. 鹦鹉赋C. 二京赋 D. 刺世疾邪赋44. 赵壹创作的抒情小赋是()。A. 归田赋 B. 鹦鹉赋C. 二京赋 D. 刺世疾邪赋45. 祢衡创作的抒情小赋是()。A. 归田赋 B. 鹦鹉赋C. 二京赋 D. 刺世疾邪赋46.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 左传 B. 国语C. 史记 D. 汉书47. 我

8、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A. 左传 B. 国语C. 史记 D. 汉书248. 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作是(A. 楚辞 B. 史记C. 汉帛 D. 新书49. 史记属于()。A. 断代史 B. 纪传体C. 国别体 D. 编年体50.汉书的作者是()。A. 范晔 B. 张衡C. 司马迁 D. 班固51. 贾谊的文集是()。A. 新书 B. 新语C. 至言 D. 治安策52. 过秦论的作者是()。A. 李斯 B. 晁错C. 贾谊 D. 贾山53. 论积贮疏的作者是()。A. 李斯 B. 晁错C. 贾山 D. 贾谊54. 论贵粟疏的作者是()。A. 贾谊 B. 贾山C. 李

9、斯 D. 晁错55. 论衡的作者是()。A. 王充 B. 班固C. 桓谭 D. 刘向56. 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叙事诗是(A. 木兰诗 B. 陌上桑C. 羽林郎 D. 孔雀东南飞57.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A. 司马迁的史记 B. 萧统的文选C.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 D. 徐陵的玉台新咏58. 陌上桑的女主人公是()。A. 刘兰芝 B. 兰女C. 罗敷 D. 木兰59.代表汉代五言诗最高成就的是()A. 东汉乐府民歌 B. “古诗十九首”C. 托名苏武、李陵的几首“苏李诗” D. 东汉乐府诗歌60. “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A. 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 B. 汉代末年的文学C. 汉末到魏初的

10、文学 D . 魏晋时期的文学61. 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先开创以乐府古题作诗的诗人是()。A. 曹操 B. 曹植C. 杜甫 D. 白居易62. 短歌行(对酒当歌)的作者是()。A. 曹操 B. 曹植C. 鲍照 D. 李白63.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A. 曹植 B. 王粲C. 孔融 D. 徐干64. 在“建安”时代,文学成就最高,有“建安之杰”之誉的诗人是()。A. 曹操 B. 曹丕C. 曹植 D. 王粲65. 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为完整的七言诗是()。A. 曹操的观沧海 B. 王粲的七哀诗C. 张衡的四愁诗 D. 曹丕的燕歌行66. 被钟嵘评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建安诗人是

11、()。A. 曹植 B. 曹操C. 曹丕 D. 蔡琰67. 建安著名诗人曹丕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A. 短歌行 B. 燕歌行C. 白马篇 D. 将进酒68. 建安著名诗人曹植的诗歌代表作之一是()。A. 短歌行 B. 燕歌行C. 白马篇 D. 将进酒69. 登楼赋的作者是()。A 王粲 B. 曹植C. 鲍照 D. 左思70. 洛神赋的作者是()。A. 王粲 B. 曹丕C. 曹植 D. 曹操71. 曹植后期的作品多是表现自己壮志难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典型代表作是()。A. 赠白马王彪 B. 赠丁仪王粲C. 白马篇 D. 美女篇72. 被评为嵇志清峻,阮旨遥深的诗风是指()。A. 建安诗风 B

12、. 正始诗风C. 西晋诗风 D. 东晋诗风73. 阮籍的诗歌代表作是()。A. 咏史 B. 拟咏怀C. 咏怀82 首 D. 咏怀8 首74. 嵇康文学成就主要在于()。A. 小说 B. 赋C. 散文 D. 诗歌75. 西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A. 潘岳 B. 陆机C. 左思 D. 刘琨76. 三都赋的作者是()。A 左思 B. 陆机C. 张衡 D. 潘岳77. 咏史八首的作者是()。A. 阮籍 B. 嵇康C. 左思 D. 鲍照78. 左思咏史中的名句是()。A.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B. 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C.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D. 顿辔倚高岩,侧听悲风响。79. 悼亡诗的作者是()。A 左思 B. 刘琨C. 陆机 D. 潘岳80. 晋代游仙诗的代表作是()。A. 左思 B. 刘琨C. 郭璞 D. 孙绰81. 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