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县新华镇“最美新华人”评选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1561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榆县新华镇“最美新华人”评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榆县新华镇“最美新华人”评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榆县新华镇“最美新华人”评选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通榆县新华镇“最美新华人”评选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通榆县新华镇“最美新华人”评选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榆县新华镇“最美新华人”评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榆县新华镇“最美新华人”评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华镇首届“最美新华人”评选活动方案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加强我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镇居民精神文明水平,弘扬社会良好风气,传播社会正能量,建设和谐优美的生活环境,培养群众尊老爱幼的良好风气,激励群众勇于创业、热于奉献的精神。按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要求,我镇决定开展首届“最美新华人” 暨 (最美村屯、最美家庭、最美媳妇 、最美青年、最美奉献人)评选活动,特制定本方案: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 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公民社会道德准则,在社会生活中和家庭中营造讲奉献、讲友爱、讲互助、讲团结的关系。通过和睦家庭、和谐农村的建立,推动我镇的精神文明工作

2、向前发展。二、目的意义“最美新华 人” 评选活 动旨在发掘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行为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家庭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典型,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身边的典型感召人,在全镇掀起倡导真善美的热潮,形成发现真情、传递真情的和谐氛围。 三、评选原则及范围本次评选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良好家风,甘于奉献,事迹感人,群众口碑好,社会影响力大。无违法犯罪现象发生,不参加任何封建迷信活动和非法邪教组织。评选限于新华镇 14 个行政村,镇直各单位、2 个街

3、道支部和 1 个良种场,候选人工作单位和户籍地在本镇范围内。四、评选类别“最美新华 人” 评选活 动产生 5 类代表,分 别是:“最美村庄”选出 2 个自然屯, “最美家庭”选出 5 个家庭, “最美媳妇”选出 5名, “最美青年”选出 5 名, “最美奉献”人选出 5 名,最终评选出的名额小于等于规定名额。 五、评选标准(一)“最美村屯”评选标准“最美村屯” 应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候选村庄以自然屯为单位,要同时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有很好的致富产业。本屯应该有较为突出的主导产业,并形成规模,是本屯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人均收入高于全镇人均收入。(

4、2)有优美的生活环境。屯内房屋整齐,道路平整干净,道路两侧无柴草,农户庭院整洁、居住房屋宽敞,村民讲究卫生,无乱倒垃圾污水.村庄绿化美化、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平。(3)有良好的生活风气。在屯内没有群众上访,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待人热情,无重大刑事案件,文化设施健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里无封建迷信、聚众赌博、不赡养老人等不文明现象。(二)“最美家庭”评选标准“最美家庭” 应该是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的家庭,在本村中有较好的口碑,能够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家庭。候选家庭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遵纪守法、思想品德好。家庭成员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参加邪教组织,不参加群体性上访事件,无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的言行,

5、无违法乱纪行为;2、学习进取,奉献社会好。家庭成员注重终身学习,不断增强科技种田技能,勤劳致富,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维护正义;3、崇尚科学,文明习惯好。家庭成员崇尚文明,勤俭持家,家庭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科学。倡导绿色生活,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4、民主和谐,家规家风好。家庭成员男女平等,敬老爱幼好。建立平等、民主、和睦、友爱的家庭关系,夫妻双方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互帮互慰;尊敬长辈,爱护儿童,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邻里之间团结互助,和睦相处。5、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严格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

6、策,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教子观,做到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优教,用科学的育儿方法教育子女,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6、经济收入应达到全村中上游,基本富裕。(三)“最美媳妇”的评选标准“最美媳妇 ”应该是在家庭方面有 较大贡 献的,在家庭和睦、经济收入、子女教育等方面付出较多的,得到群众认可的,候选人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具有强烈的家庭意识。婆媳关系融洽,理解尊敬老人,在照顾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子女方面,有特别感人的事迹;2、具有纯朴的善良品性。身处复杂的婚姻家庭关系中,能够理智、宽容、和谐地处理家庭关系,如理解、尊重再婚父母和继父母如同生身父母;3、具有无私的大爱情怀。长期悉心照顾孤残老人

7、,受到社会高度赞誉。在家庭遭到突变,能经受磨难和打击,以女性特有的坚强、坚韧和坚持,勇挑生活重担,为家庭撑起一片蓝天;4、具有崭新的时代气息。夫妻恩爱不离不弃,家庭和睦,妯娌、姑嫂间相互尊重,感情融洽。有理想,有追求,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生产,敢干、敢创新业。(四)“最美青年”评选标准“最美青年” 年龄应该 在 18 周岁至 40 周 岁,不仅能够自己开创一番事业,也能带领群众一起致富的有志青年。候选人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创业热情高,在本村创业致富方面有一定的代表性,敢于尝试新的增收渠道,经济收入途径多,年收入明显高于其他家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2、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自己致富的基础上,

8、能够帮助其他青年或贫困户一起致富。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特殊的可放宽到初中)。3、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思想高尚,品质优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度;热心公益,甘于奉献,助人为乐,团结邻里,家庭和谐幸福,无其它不良奢好。(五)“最美奉献人”评选标准“最美奉献人” 应该在本村,本 单位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大家众所周知的乐于奉献不讲回报的人。候选人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对社会有一定的奉献,给本村本单位带来一定社会影响的,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对他人有一定帮助的,使他人的工作和生产生活得到改善的。3、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

9、六、评选程序及办法1、宣传动员。各基组织要采取有效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提高评选活动的参与率。真正把那些事迹最突出、成绩最显著、群众最公认的个人和家庭评选出来。2、评选过程。本次评选采取初选、复选和决选。初选(11 月 10 日11 月 15 日),采取村组织(各单位)评选,村组织通过宣传动员,对报名人进行初步选拔,每一类每个村要选出 1 到 2 名进入复选。复选(11 月 16 日11 月 30 日),进入复选人员填写申报表,由我镇居民通过短信、微信、网络对进入复选的人员进行评选,每类人员选出 10 名进入决赛。决选(12 月 1 日12 月 10 日),由评委会人员深入到村屯、家庭走访调查,

10、按照评选标准,并聘请县委宣传部、县妇联、县团委主要领导参加,认真筛选,优中选优,投票决定。3、表彰命名。镇党委政府在 12 月中旬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并会对获奖人员事迹向全镇宣传。 (经过初选进入复选,决选、但未取得名次的候选人,由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特别优秀突出的给予适当表彰奖励,以兹鼓励)。七、评选要求(一)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组织要充分认识这次评选活动的意义,努力营造强大的社会声势和浓厚的舆论氛围,要把评选过程变成宣传、学习先进典型的过程。(二)精心组织,积极推荐。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评选工作,精心组织安排,通过层层选拔,好中选优,真正把事迹突出、群众公认、社会影响大的人选推荐上来。同

11、时要对被推荐人进行考察,听取各方面意见,保证被推荐人事迹的真实性及公认度。八、评选委员会领导组织为了能使此次评选活动取得预期的效果,新华镇党委政府特成立评选委员会领导组织:组 长:张玉明副组长:龙智华 王德忱 高 峰 唐贵彬 邱永新成 员:段于军 曲艳红 范舆芳各村支部书记、相关单位负责人。新华镇人民政府二一四年十一月一日附件:此表可复印新华镇“最美家庭 ”评选推荐表姓名 性别 单位及职 务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曾获主要奖励参加工作时间照片主要事迹(300 字内)推荐单位意见 (盖章)年 月 日审批意见年 月 日备注附件:此表可复印新华镇“最美媳妇 ”评选推荐表姓名 性别 单位及职 务出生年

12、月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曾获主要奖励参加工作时间照片主要事迹(300 字内)推荐单位意见 (盖章)年 月 日审批意见年 月 日备注附件:此表可复印新华镇“最美青年 ”评选推荐表姓名 性别 单位及职 务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曾获主要奖励参加工作时间照片主要事迹(300 字内)推荐单位意见 (盖章)年 月 日审批意见年 月 日备注附件:此表可复印新华镇“最美奉献人 ”评选推荐表姓名 性别 单位及职 务出生年月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曾获主要奖励参加工作时间照片主要事迹(300 字内)推荐单位意见 (盖章)年 月 日审批意见年 月 日备注 新华镇“最美村屯 ”评选说明参加最美村屯评选的要结合评选标准,上报 500 字以上的简介和相关材料,并且要照片三张以上(村屯全景一张、居民房屋、道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