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文言文阅读要点整理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12928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文言文阅读要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下)文言文阅读要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下)文言文阅读要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下)文言文阅读要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下)文言文阅读要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下)文言文阅读要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文言文阅读要点整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八(下)文言文阅读要点整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个别字词的解释邹忌修(长)八尺有余,形貌昳丽(光彩美丽) 。朝服(穿)衣冠,窥(察看)镜,谓其妻曰:“我孰与(表示比较, “与-比谁更 ”)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谁)美?”客曰:“徐公不若(比得上)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仔细)视之,自以为(认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认为美丽)我者,私(偏爱)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

2、于( 对 )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实在)知不如徐公美,臣之(的)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认为)美于(比)徐公。今齐地方(土地方圆)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没有谁)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受蒙蔽)甚(厉害)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当面)刺(指责)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指责,讽刺)于(在)市朝,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有时候)而间(偶尔)进。期年(满一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向)

3、齐。此所谓战胜于(在)朝廷。二、重要句子的翻译。1、邹忌 修八尺有余,而 形貌昳丽,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 2、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3、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 (邹忌)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漂亮) ;(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对我有所求。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

4、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 ”三、文学常识2(1)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 。 战国策相传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和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由于书中主要记载

5、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定名为战国策 。所记史实从东周到秦,共 245 年的历史。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是一部国别体史书。(2)成语:门庭若市:门前和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形容来往进出的人很多。庭,庭院。市,集市。四、理解性默写(1) 邹忌在三问三答之后,经过“孰视” “窥视” ,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者也。(2) 邹 忌 认 为 齐 王 收 到 哪 些 蒙 蔽 : 宫 妇 左 右 莫 不 私 王 , 朝 廷 之 臣 莫 不 畏 王 , 四 境 之 内 莫 不 有 求于 我 。(3) 齐王颁发的上、中、下赏分别是:能面刺寡

6、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4) 齐王善于纳谏在政治上取得的结果是:战胜于朝廷。五、概括本文的中心: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记叙了邹忌从与徐公比美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六、简答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 ,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回答)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因为齐王身边的人阿谀奉承(私王、畏王、有求于王) ,不可能听到真实的情况。3、 “王曰:善 。 ”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

7、达作用。体现了本文语言精练的特点。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的赞同和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矜持和尊贵。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又什么作用?人物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邹忌对徐公“孰视之” ,表明他的认真,也表明了徐公的美, “窥镜而自视”是为了做比较,显示出邹忌虽不自信,但也不轻信;“暮寝而思之”则表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5、本文各段的主要内容及其人物特点?第一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可以看出他头脑清醒、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特点。第二段写邹忌入朝讽谏。充分体现了邹忌的真知灼

8、见和深谋远虑。第三、四段写齐王纳谏及齐国大治,写出进谏的成效;从侧面表面邹忌的精明能干、治国之才。6、本文的结构上有何特殊之处?本文篇幅短小,采用了一种奇特的三叠排比式的结构样式: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邹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见威王的三比;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纳谏后齐国的三变,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散错落有致。7、邹忌的妻子、小妾以及客人,他们回答邹忌的语气有什么不同?表现他们什么心理?妻子的话是由衷的赞美之情。心理:发自内心的爱恋;小妾则回答得拘谨勉强。心理:发自内心的畏惧;客人的语气完全是随口敷衍应付。心理:想要有求于人。38、邹忌妻、妾、客都说他比徐公美,悟出什么道理?

9、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因此治国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可以兴国的道理。9、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从中可以看出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邹忌从自己的生活小事(与徐公比美)说起,引出人都可能受蒙蔽这个话题,接着由己推论到齐王,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方面指出“王之蔽矣”这个结论。邹忌的讽谏艺术主要是: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令人不得不为之折服。另外在语言上运用了排比句式,造成环环相扣、步步进逼的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了“王之蔽甚矣”的论

10、点。10、由本文可以获得哪些启迪,请用你所知的名言警句回答(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2)闻过即改,从谏如流(贞观政要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资治通鉴 )2、细柳营文 帝 之 后 六 年 ,匈 奴 大 入 边 。乃 以 宗 正 刘 礼 为 将 军 ,军 霸 上 ;祝 兹 侯 徐 厉 为 将 军 ,军 棘门 ;以 河 内 守 亚 夫 为 将 军 ,军 细 柳 ;以 备 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 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 驱曰:“ 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

11、“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 为动,改容式 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 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1、文学常识(1) 本文选自史记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2)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 ,东汉末年改为今名。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创作目

12、的在于“究日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书中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 130 篇,包括书、表、本纪、世家、列传。鲁迅线绳曾高度赞扬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概括本文的中心:本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将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特点。3、选文第 1 段都交代了什么内容?点明背景,交代周亚夫等将奉命备战戊边,为人物展示性格提供舞台。4、第 2 段是全文的中心段,表现出了主人公亚夫的什么性格特征?采用了什么手法?采用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借助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5、本文写

13、霸上及棘门军有什么作用?4将文帝在霸上、棘门所遇到的情况和细柳驻军的情况作对比,以霸上、棘门来衬托细柳军营军纪严谨,周亚夫治军有方、刚正不阿。(1)与霸上和棘门军的将士不同的是,细柳军营常备不懈、严阵以待。(2)天子在霸上和棘门军中策马驱车“直驰入” ,而在细柳军营两次不得入,体现细柳军营军纪严明,只能“按辔徐行”突现周亚夫治军有方,令行禁止。(3)天子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 “将以下骑送迎” ;而周亚夫却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 ”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6、本文人物描写特点?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借助对比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课文重在刻画周亚夫这个人

14、物形象。直接描写周亚夫的地方不多,只有:“传言开壁门”和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作者主要采用侧面描写,通过将霸上、棘门军和细柳军对比,描写细柳军的严明军纪,文帝的赞美,群臣的反应这些侧面描写,有力的烘托了周亚夫的形象。如,细柳军将士言必称“将军令曰” “将军约” ,使人物虽未出场,却已让人感受了军纪的严明和周亚夫在治军上的威严。7、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借文帝之口将霸上、棘门军与周亚夫再作对比,进一步衬托出周亚夫“真将军”的风范。8、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原因。治军严整,军纪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9、写文帝的言、行反应在文中起何作用?写文帝在言、行,从侧面有力地衬托

15、出了周亚夫令人敬佩的“真将军”形象,同时在结构上起线索人物作用。10、细柳营在后世的诗文中经常出现,有何作用?请举你所知道的一首诗“细柳营”也成为形容军中常备不懈,军纪森严的典故。唐王维观猎诗: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3、古文二则孙权劝学一、个别字词的解释初,权谓吕蒙曰:“卿(你)今当涂(执政,掌权)掌事,不可不学!”蒙辞(借口)以(用)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成为)博士(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邪!但(只是)当涉猎(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见(了解,知道)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认为 )大有所益( 好处 ) 。

16、”蒙乃始就学(从师学习)。及(等到)鲁肃过(到)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重新)刮目相待,大兄何见(领悟)事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二、重要句子的翻译。(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啊!”(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难道是想要你成为精通儒家书籍、传授经学的学官吗?你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吴州的阿蒙了!5(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三、文学常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