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标杆队长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1161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期的标杆队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时期的标杆队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时期的标杆队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时期的标杆队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时期的标杆队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期的标杆队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的标杆队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的标杆队长记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光电系一队队长倪东明在学校会议室,当被称为“标杆队长”的倪东明从校首长手中接过总装通保部“基 层建设先进单位” 的奖 牌时,台下顿时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他带队仅 4 年就 3 次荣获学校“先进党支部” 、“先进学员队 ”,2 次评为总装通保部“ 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个人也两次 评为 通保部基 层 建 设 先 进 个人,一次被 评为 通保部学雷 锋 先 进 个人,一次被 评为 通保部 优 秀部 队 管理干部,一次荣立三等功。 说起来,倪东明作为一个正营职的基层队干部并没有多高深的带兵“学问” ,他靠的是什么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带着这个疑问,笔者从他的带队经历中找

2、到了答案。失败和挫折使刚从教员转行的倪东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优秀教员”与一个“优秀队长”是两码事,角色转变后还有更长更远更艰苦的路要走。倪东明 1993 年军校毕业后,被分到武汉军械士官学校基础部当教员,从事车工等机械加工的理论及实习教学。2001 年他由教员转行到学员队任队长。刚开始,倪东明和所有新任职的队干部一样,踌躇满志,渴望在基层建功立业,一显身手。可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刚到学员队的时候,两眼“ 一抹黑 ”,工作想不到点子上,抓不到点子上,干不到点子上,也说不到点子上,更缺乏组织指挥部队开展各种活动的实际能力,多次在不同场合出洋相,受批评。但 8 年的教员经

3、历练就了倪东明不服输的性格,他暗下决心:就是脱几层皮,掉几斤肉,也要把学员队的各项工作搞上去!俗话说:“揽 下瓷器活,要有金 刚钻。 ”在随后的工作中,为了尽快形成队列指挥和示教作业能力,倪东明常在队里组织队列训练时留心指挥员的每一个口令、动作,并利用休息时间到学校教学楼 8 楼顶的平台上进行练习;管理带队开展各种活动的能力欠缺,倪东 明除了不断加强管理干部需必备的知识外,还虚心向身边“老基层 ”请教;为 了增进与学员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他主 动深入到学员中和他们同娱同乐打成一片,了解学员的现实思想和感受,做到心中有数;学员队各种登统计工作经验不足,倪东明除了做好计划、方案外,还和教导员或学员骨

4、干一起进行讨论交流一番-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辛勤努力的工作和点点滴滴的融入、积累,以及在本职岗位上不断进行摸索和实践,倪东明的管理带队水平和自身能力素质都有了显著提高,逐渐走出了学员队工作“门外汉” 的阴影,建立了自信。倪东明任队长 5 年来,究竟读了多少本管理学、心理学和教学参考等方面的书籍,收集整理了多少理论学习资料,写下多少心得体会,已记不清确切的数字;他所带的学员队先后两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党支部” 、“先进学员队”和“总装通保部基 层建设先进单位”。 素质的提高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有心人。如果没有准备,有了平台也会白白浪费的在基层摸爬滚打的几年使倪东明积蓄了足够闪光的素质,所以只要一有

5、平台,他就抓住了它。在倪东明的眼里,今天的时代正是知识张扬其风帆、知识闪亮其光芒,或者如培根所说知识就是力量的时代。作为一名共和国的军官,保家卫国,戍边守疆,用 刚强的身躯去阻挡屈辱历史的重演,是自己最责无旁贷的使命;而作为同时兼具培养军校学员的队干部,怎样用现代高科技知识、先进的政治与军事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学员,让他们真正成为未来军械维修技术保障事业中优秀的“军中之母 ”成了他最关注的 问题。倪东明比较了解教与学的状况,因此到学员队工作后,他依然比较关心学员的学习,同 时也开始注意思考和摸索学员队如何搞好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带队不久的倪东明在一次听法学概论这门课时发现:学员上政治理论课的积

6、极性老是不高。这一问题随即引起他的思考:何不借用地方“ 模拟法庭 ”的成功经验开展教育呢?就 这样,经领导同意,在教员的精心策划和配合下, “模拟 法庭”第一次走进了学员的课堂。此举不仅丰富了教员的教学手段,而且促发了学员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效果十分理想。那学年底,学校首次开展教学管理质量评估活动,倪东明系统分析了学员的学习成绩、能力素质变化特征,并结合自己实际工作体会,归纳出了学员队“三有四依托” (“三有”是指有位置、有措施、有活动;“四依托”是指依托制度管理,依托典型引路,依托教员和骨干共育,依托机关指导)的教学管理思路。由于想在前、干在前,措施操作性强,促学活动效果良好,队里的教学管理

7、工作一跃获得了总评第 2名的好成绩。同时这个教学管理经验也被收录进了学校的工作年鉴里。2004 年 8 月倪东明被调往光电系一队工作。上任之初,他针对大专学员起点高、基础扎实、对能力素质要求更加全面的特点,特别注重 对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利用各种时机结合自身体会,向学员 介绍有效听课的方法,如 SQ3R(SURVEY 纵览、QUESTION 提问、 READ 阅读、 RECITE 背诵、REVIEW 复习)、三环课程学习法、抽象材料记忆法等多种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2005 年毕业的自行火炮火控系统维修工程专业学员贾风雨, 经过熏陶和教育,自学能力提高很快,在教员的指导下,不仅对

8、复杂的火控电路图看得懂,讲得清,而且能结合实装进行维修改造,毕业分到 54 军才一年,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火控技师。几年的带队经历让倪东明抓到了规律:学员在进入第二学年后,由于学习压力减小,学习积极性极易下降。为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倪东 明建立并实施了学员学习过程管理规范,利用“ 周考” 等促学措施,把学风管理和学员学习落实 到过程中,促使学员在课堂上,在自习期间始终能处在一种思考或者学习的状态。为达到齐抓共管的局面,他又组织各专业区队与各任课教员签定了教学管理意向书,让教员真正的参与到学员队的工作中,从而把教学训练中心工作真正的落到了实处。几年来,倪东明所带学员中先后有三人在校期间荣立三等功,3

9、 人毕业时被评定为优等生;4 人通过了国家四级英语考试。 真正懂得带兵的人是永远不会满足只取得成绩的倪东明在取得耀眼成绩的同时,真诚敞开心扉不断探索带兵的方法和艺术,他希望自己成为学员的严师和兄长。在学员队工作,头绪多受约性大,既要做好日常的管理、政治教育、教学、安全等工作,还要组织学员参加 劳动、公差勤务、运动会、文 艺演出、 军 民共建等活动,更要 对 学员做人、做事、求知、心 2 理健康等成长过程全面负责。对此,倪东明常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工作的疏忽,把学员带“ 歪” 了,把队里搞“砸” 了。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员在队两载,受益一生。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学员是学员队管理主

10、要对象,研究分析他们的思想、学习、个性和身心特点, 对 做好管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倪东明结合几年的带队经验,有针对性建立适合学员行为特点的、以“ 细节管理”为主要内涵和手段的管理体系。他所制定的学员操行管理实施细则,把学员队的主要管理内容,细化为 160 余条日常管理要素和学员日常行为准则,从而使学员逐渐养成“ 一丝不苟做小事,精益求精拼细节” 的良好习惯。这套把软指标变成硬要求,把“人管人”变成“ 制度管人” 管理方法,促成了所带学员队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没有空挡的责任管理体系,确保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干,开创了学员队管理工作新思路、新局面。倪东明常说:学员队就是一个家。

11、作为一名合格的带兵人,要以父母情、兄长爱关心每一名学员的成长进步,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员队大家庭的温暖。几年来,倪东明把兄长情、战友情都奉献给了学员。无论是谁生病了,他都亲自端饭送药到身边,对生病住院的学员总要抽出时间前去探望。有时学员一度出现思想问题,倪 东明总是能及时靠上去谈心,帮助学员解除思想疙瘩;学员出现伤病时,他问寒问暖,关心倍至。在的实际的工作中倪东明始终坚持“ 一碗水 ”端平,不分 亲疏;先进、后进一样帮, “富兵”、“穷兵” 一样爱,此举深受学员拥戴。重庆籍学员余蓬因先天性贫血,住进了总医院,倪东明便提着爱人慰好的汤一直送到总医院;江苏籍学员仲纪委,家庭条件较好,入校后一直抱着无

12、所谓的态度,作风比较散漫,学习积极性较差, 还因多次顶撞骨干而受到严厉的批评,属于典型的“刺头”兵,周围的同学都不愿与小仲接触。倪东明一边注意观察小仲的行为爱好,寻找开启小仲心灵窗口的钥匙;一边利用各种时机一点一滴给小仲讲立身做人的道理,引导小仲珍惜军校生活,多学习多思考,在他的启发诱导之下,仲纪委的思想开始转变了,不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毛病,进步十分明显。倪东明所带的 2002 届大专队的一名学员,去年毕业时一度对分配考虑的较多,情绪低落。倪东明便找他谈心,多次向他宣传自愿分配到边远地区的学员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事迹,终于打通了这名学员的思想,使这名学员愉快地走上了工作岗位。离校时,他激动地对倪东明说:“ 队长,你对我就象大哥一样,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你,你放心,到了单位我一定好好干,绝不会给你丢脸。 ”后来,这位学 员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直到现在还与倪东明保持着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