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培育实施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0844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药产业培育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药产业培育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药产业培育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药产业培育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药产业培育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药产业培育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产业培育实施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汤 阴 县 产 业 集 聚 区医 药 主 导 产 业 集 群 培 育 实 施 方 案为进一步推动我县产业集聚区医药产业的发展壮大,实现医药经济的跨越式增长,我县在深入分析医药产业现状及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制定了产业集聚区医药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一、优先发展医药产业的背景及优势分析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的迅猛发展与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我国已成为世界医药生产大国;但是,在医药行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水平不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生产集中度低等瓶颈问题不仅影响着全国医药行业,也同样制约着我县的医药产业化进程,因此,结合“十二五 发展纲要” ,在全国医药行业发展转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2、的同时,结合 2010 年市委、市政府关于“医 药企业退城进郊” 的政策, 紧抓机遇,利用我县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医药“朝阳产业 ”, 制定我县产业集聚区医药产业集群培育实施方案,不仅是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需求,更是一项富民强国的产业发展战略。具体分析如下:一是品牌资源响亮。汤阴自古就有尊医重药的传统,不仅是“扁 鹊 医药 文化之乡 ”,还是国家新型工 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这“一古一今 ”两块医药 金字招牌,为我县 医药产业发展,打造特色 2 产业集群奠定了厚重的品牌基础。此外,数年前汤阴医贸物流市场还曾闻名全国;二是中药资源丰富。汤阴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合中药材种植,食品产业、中药种植和

3、畜牧养殖业发达,为培育生态医药产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产业配套完善。我县现有医药类企业 70 多家,医药生产企业 20 家,医药包装和医疗器械类医药配套企业 6 家。医药企业生产的剂型规格多达 612个。这些医药企业经过优化整合,将成为我县发展医药产业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四是基础设施健全。集中投资 12.7 亿元开工建设了总长 88.3 公里的道路;完善了集聚区天然气、污水管网、标准化厂房等配套设施;倾力打造了展览中心、质检中心等 9 大公共服务平台。良好的硬软件建设为发展壮大医药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 、 指导思想“十二五 ”期间,我 县产业集聚区建 设将继续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

4、以实施科学规划为引领,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医药产业园,优化医药产业发展结构。依托、完善、调整现有的医药技术及产业基础,积极承接医药产业转移,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发挥中药制剂、西药制剂与生物制药等医药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发展生物医药材料、医贸物流及相关配套产业,规模化开发中药材种植基地,着力形成集医药材料、研发、生产、贸易、临床“五位一体 ”的大健康 产业发展格局。 3 3、发展思路通过积极培育、重点扶持,促使医药产业向规模化、科技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力打造“河南新兴生态医药产业基地” ,努力建成“ 全国医 药名县”。(一)以技

5、术进步为支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发展新型生物药品、中成药、新型化学药制剂及医疗器械、医用材料工业,多层次推进技术创新,推进医药工业合理布局。(二)扶持大企业、培育大品牌、构建大市场,走“上规模、高科技、创特色”并积 极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三)依托医药产业基础,大力引进以中成药、新型化学制药、医用材料、医疗器械为主打产品的大型品牌医药龙头企业。(四)大力引进以中药或其他天然产物为基础原料的大型医药龙头企业及研发机构。如:利用食品产业的深加工中生产的淀粉、变性淀粉生产药剂载体和崩解剂;利用深加工生产的淀粉糖、葡萄糖等生产液体输液药品;利用深加工生产的蛋白质、淀粉、葡萄糖、氨基

6、酸等生产医药保健品;利用肉禽加工的副产品生产各种医药保健品。四、发展目标“十二五” 期 间,以医 药产业链为主脉,推 动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到 2015 年,医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 2010 年翻两番,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65%以上。医药产业年产值增幅不低于 35 亿元,年均递增 45%。建成 4 一个年销售额超 100 亿元的大型企业集群,引进、创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6 个,其中国家级 1 个、省级 2 个、市级 3 个。争取 4 家以上医药企业实现上市,力争中医药综合实力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医药产业集群进入国内医药行业发展第一方阵。五、基本原则科技创新原

7、则。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我县在技术和规模方面已形成的竞争优势,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不断提高医药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医药企业的优化升级。品牌制胜原则。在创立品牌方面有实质性突破,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品牌的战略,选准市场定位,学习现代营销理念,建立科学的品牌管理机制,力争在 2013 年前,创出一定数量的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品牌。生态环保原则。严格实施规划环评,拒绝引进环评不达标企业。同时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做好清洁生产的示范推广和强制性审核工作。限制发展原则。限制发展国家产业政策已经淘汰的原料药及磺胺类产品、安乃近、氨基比林、氨替比林等制剂

8、产品;淘汰污染严重、资源浪费、工艺技术落后的产品。六、主要措施(一)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扩大发展规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紧紧围绕医药产业,突出 5 抓好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区域招商,完善专业招商、专题招商、小分队招商和网络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有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跨越。围绕劳动密集型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信息、数字、服务外包产业,以及现代物流、科研等重点产业领域,策划推出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的产业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项目。(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水平。一是积极发展生态医药。以金杏堂、创新药业、福鑫威尔、上海安丁生物科技制药等亿元以上大型企业为

9、载体,大力发展具有典型区域特色的生态医药产业。要在具有独特疗效的急救药物、心脑血管药物、糖尿病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功能的药物开发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二是叫响“扁鹊”医药品牌。古方、古籍是珍贵的民族医药遗产,具有极大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价值,急需用现代医学理论加以创新。依托本地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的名人效应,发挥我县天然药物资源优势, “十二五 ”期间,要有 3-5 个“扁鹊” 制药产品取得批准文号并形成产业化,创建我县特色品牌,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县现代中医药产业打下基础。三是重点发展新型化学制药。充分发挥我县在生物发酵方面已经形成的相对优势,重点发展国家倡导的新型、优势化学制药。继续加

10、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在菌种选育、发酵、结晶、提取分离及清洁生产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衍生物和新型 6 抗生素的开发取得较大进展。不断提升化学制药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积极发展特色天然药物的研发和产业链条的完善。依托我县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加强与高等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共建我县自有研发机构,开展符合我县实际的优势中药材药理、药效研究,加快符合国家优先扶持政策的临床新药、功能性保健系列产品的研发并取得较大进展,在“十二五” 末期,培育 5 个以上质量标准完善、药效机理明确,安全高效、质量可控,且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品牌。(三)加大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一是

11、扶持优势企业和优质药品。采 取 “一 对 一 ”的 方 式 ,将所 有 签 约 未 开 工 项 目 、在 建 项 目 对 县 领 导 全 部 分 包 到 位 ,加强 对 接 推 介 ,全程跟踪服务,着 力 提 高 项 目 履 约 率 。积极帮助重点医药企业重点医药项目争取国家、省、市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扩增弘达公司注资规模,加大对医药企业技术改造和生产经营流动资金的支持力度。适时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争取金融资金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优势医药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融资。二是建立完善医药信息服务。依 托 产 业 集 聚 区 信 息 化 服 务中 心 ,结合我县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意见,组

12、建医 药 产 业 发 展科 技 专 家 顾问组,负责对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组建专家医药信息库,建立医药信息中心数据库,为 7 医药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三 是 加快物流服务建设。依托产业集聚区铁路物流中心、汤阴货运东站、河南科伦医贸物流等现有物流项目,积极开展医药产品市场开拓和经营销售方式的创新,构建强大的药品销售物流网络体系,使之成为集仓储、运输、交易、配送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豫北最大的中药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以此促进产品的进出口,拓展国际市场。 (四)培育药材基地,备足发展后劲。依托中药企业项目,将医药企业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加快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建设以区域特色和大宗优势为主的中药材基地,为医药产业和产业集群发展备足后劲,进一步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十二五 ”末期,我县发展种植中 药材 9 万亩。建立千亩以上的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基地 4 个,在伏道、白营、韩庄三乡镇建立 5 个“中 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面积达 6 万余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