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306381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精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8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农民创业增收调查报告xxxx 县 xxxx 镇 xxxx 村,是全省 25 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村之一,是 xxxx 县第一批建成的市、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辖 9 个村民小组,有 269 户、1072 人,耕地面积 1360 亩。先后被市委、命名为标杆支部、文明村镇。xxxx 年 50 户样本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628 元。从 xxxx 年开始,在全县实施“双二三” (每个农户培育 23 项骨干财源,加入 23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增收致富工程以来,积极探索“党组织引领、合作社服务、党

2、员示范带动、产业基地支撑”为主要举措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而且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县实施“双二三”致富增收工程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情况,以xxxx 镇 xxxx 村为对象,对实施“双二三”致富增收工程促进农民创业增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一、农民收入构成xxxx 年 xxxx 村 50 户样本户总收入万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万元,占%;乡村干部教师工资性收入万元,占%;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万元,占%;其他非借贷收入万元,占%。从收入结构上看,基本上形成了以家庭经营性收精品文档2016 全新

3、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8入为基础、工资性收入为重点、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稳步提高的农民收入结构。二、农民收入状况分析(一)收入增长效果明显。xxxx 年,xxxx 村 50 户样本户在总收入构成中,均比上年有较高增长。乡村干部教师工资性收入增长万元,比上年增长%;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增长万元,增长%;其他非借贷收入比上年增长万元,增长%;50 户样本户,xxxx 年人均收入 10628 元,比上年增加 1829 元,增长;人均现金收入 7109 元,较上年增加 1372 元,增长%。增长效果明显。(二)收入构成变化明显。xxxx 年,xxxx 村

4、50 户样本户总收入中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占%,乡村干部教师工资性收入占占%,其他非借贷收入占%。工资性纯收入比重明显提高,财产性和转移性纯收入稳定增长。表明农民主动创收能力增强,农民增收的动力正向积极、良性方向发展。(三)务工收入贡献突出。xxxx 年,50 户样本户有150 名劳动力,外出 97 人,占%。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万元,占总收入的占%。全年劳均务工收入 21429 元,劳均收入比上年增加 4468 元,增长%。本地和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为人均收入贡献达到人均 9157 元,工资性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务工收入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主动力。精品文档2016

5、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8(四)家庭理财能力提高较快。xxxx 年,50 户样本户家庭全年人均纯收入 10628 元,比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310 元,高出 3318 元,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6414 元高出 4214 元,高%。因为选择的 50 户样本户,绝大部分从1989 年连续跟踪调查至今已 20 多年,都坚持经常记账,家庭理财能力较强,基本达到“双二三”致富增收工程基本要求,50 户样本户人均纯收入持续高出全村、全县平均水平。(五)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外出打工使他们目睹了精彩纷呈的外部世界,见识了高楼林立的城市布局,见识了繁忙匆匆的大城市生活,见识

6、了工业社会的文明,感受到无处不在的商业气息,经历了缺少温情的竞争文化,眼界早已不再是青山白云,能吃能喝的悠闲生活,市场经济意识在他们头脑中已生根开花。见过了山外世界少子多福的幸福生活,领略了山外居民积少成多的理财观念,见识了山外家庭整洁、规则的布置,山区农民的生活观念和习惯已经悄然改变。城市工业文明的定点上班、定岗明责、相互协作生产,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协作配合、组织纪律才能互利共赢。外部的工业文明、商业气息、生活方式熏陶了他们,一点一滴,耳濡目染的长期累积效应逐渐发挥了巨大作用。见识了大世界、增大了器量和格局,提升了组织化、锻炼了能力、改变了习惯。村庄公益性事业进展顺利、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

7、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8农民专业组织推进较快。(六)党组织作用不断强化。 “双二三致富增收工程”的实施,更好的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团结、引领、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强化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示范带头作用,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团结力、战斗力,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加注重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改善民生、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使党的群众基层更加牢固。三、存在问题(一)构成要素发展还不平衡。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根本转变,来自第一产业收入退出主体地位,其他收入比重显著上升,收入多元化格局已

8、经形成,但收入结构仍然欠优。农户之间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仍有一部分低收入农户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还处在相对低的水平。主要表现在基本满足温饱,其他消费难以支付。特别是部分劳动力少,土地条件差,无一技之长的农户,情况尤为明显。xxxx 年,50 户样本户高出平均人均纯收入 10628 元有 14户,低于平均人均纯收入的有 36 户,其中最高 30968 元,最低 4361 元。(二)农民自主创业基础还不稳固。农民自主创业虽可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多数农户自主创业的资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8技术、管理经验等创业基本要素一时难齐备,因本地

9、信息、市场不够活跃,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农民自主创业的路径还不宽泛,抗投资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受劳动力素质影响,工资性收入增加潜力有限。在外部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失业风险会随之上升。自主创业的基础和条件还不够稳固。(三)农民从农业中得到的收入难以持续增加。一是传统的种植业增收潜力有限,农资价格较高,增加了农民的生产经营风险。尤其是农用化肥、种子、薄膜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均在历史高位,增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遏制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二是农村劳动力价格增长削弱农业生产劳力,从而影响从事农业生产上的劳动力投入。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农副产品粗放销售,缺少深加工产

10、品,缺少应有的保障,受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农业种养殖缺乏科技含量,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四)政策性转移收入的增量逐渐减弱。前几年国家实行粮食直补、生产资料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性补贴以及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但随着政策的逐渐完善,如果没有新政策出台,农民得到的政策性转移收入将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增量逐渐减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8(五)农村社会问题不容忽视。陕南农村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已有 30 多个年头了。如果单从经济指标衡量,劳动力跨地区就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作用不可否认,但劳务经济也带来了空巢

11、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如果把这些社会难题放在成本里算进来,农民所付出的代价是否就太大了些。应在收获劳务经济的甜蜜中多思考解决农村社会问题的措施和良策。四、希望与建议“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实施“双二三”增收致富工程,在努力做到狠抓务工增收不放松、强推特色产业不动摇、加大统筹力度不畏难、提高服务能力不懈怠、完善社保体系不减力的同时,要着力培育“八有”新型农民,从内部动力,外部保障,加强持续较快增收的实践途径,确保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一)从直接促进农民增收的显性维度来看,要培养“四有”农民。一是有较高就业率,确保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工资性收入在 xxxx 村样本

12、户人均纯收入中的比重一直保持在 60%左右,xxxx 年更是达到了%的历史高位,成为最主要、最稳定的收入。要着力帮助农民实现高质量就业。在征用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时最大限度争取更多的较高收入就业机会,在招商引资时最大限度提高优先使用本地农民的就业比例,在创新社会管理时最大限度提供政府出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8购买的公益性就业岗位等。二是有较高保障,确保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低保救助、丧葬补贴等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公共财政转移性收入已经成为收入的一部分。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就要加速为农民提供城乡一体化的更高水平

13、的社会保障,早日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早日整合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早日建立城乡一体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让农民享受和职工一样的“五险一金” 。三是有较高增值资产,确保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完成,使“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建议将“依法维护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落实为生动实践,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农村集体资产的高增值实现形式,逐步建立健全现代经营管理制度,把农民集体资产经营起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分红收入。四是有较高效能组织,确保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我县农民人均耕地少,家庭承包经营规模过小、组织化程度不高

14、、农业收益偏低、青壮年劳动力非农就业等影响了农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建议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分”的层次上,家庭经营要尽快向应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在“统”的层次上,统一经营要尽快向发展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促进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8合的方向转变。(二)从间接促进农民增收的隐性维度来看,还要达到以下“四有” 。一是有充足的动力,增强能动性。新农村建设是在帮助农民建设自己的美丽家园,农民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责任主体、权益主体、市场主体。要教育引导农民当好主人翁,彻底激发出他们的

15、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有较高的素质,具备可能性。要与时俱进地加大农民教育培养力度,如普及村级干部继续教育、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等,使大部分农民达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水平,用自己的智慧将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三是有完善的服务,具备基础性。不少农民的生活急需再跃升一个台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足成为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尽快让农民享受到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他们当好主体的坚实基础。四是有良好的氛围,具备激励性。农村需要农村文化,来传承发扬优良传统和凝心聚力共同致富。作为看不见摸不着的“软实力” ,农村文化很少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影响了全村发展合力的形成。通过完善文化设施、丰富文化活动、健全村规民约等,尽快形成农民当家作主、争先致富、团结合作、文明和谐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编辑:华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