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方案(三四年级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方案(三四年级数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 课题的提出(一) 问题的由来或背景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一种教学形式,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事实上,当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由于教师教学中对问题设计策略不当等因素,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低效或无效现象仍然存在,其表现和成因主要有:问题设计随意性: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上起课来,经常信口开河,想到什么问什么。这些随意提出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这种问题,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
2、思维受到抑制,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随意应付的坏习惯,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学生无从答起,课堂出现冷场,教师或责备学生,或自问自答,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设计过多:学生无暇思考。一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顾学生实际,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一次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学生找不到核心问题,也会使问题变的模糊。因此,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必须量少质高,具体明了。师问生答:学生处在应付状态。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然而一些教师将课堂提问视
3、为自己的专利,而让学生学“答” ,学习如何回答别人已经解决了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没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提问,互相提问的能力。问题设计重统一性:轻针对性。我们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的进度或是为了自己课堂教学的顺畅,提问常常局限于能力较强的学生,而对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忽略不问。这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所不能允许的。对不同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问题。因为学生个体差异是存在的,不同学生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思维的方法也不同。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从学生需要出发,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差
4、异教学。综上所述,有效地设计课堂问题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能够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一起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了学生学习成效的高低与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觉得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势在必行,往往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二)课题研究的现状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
5、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无几,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总之,关于课堂提问,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
6、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在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促使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二、课题的界定1不同的人对课堂提问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有人则认为师问和生问都是课堂提问形式;还有人认为“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试图引出学生语言反应的任何信号,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界定是:课堂提问是在课堂环境中,即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问题,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又包括了小学生的提问意
7、识。2小学生有效性提问指教师把学生引入情境所隐含的“数学问题”中,使学生知觉到现有条件和目标之间需要解决的矛盾,疑难等所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已的见解。3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三本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主要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技巧:课前如何问题设计; 课堂上
8、问题提出的最佳时机,方法和技巧;以使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2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路子,有助于解决小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高耗低效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四.课题的理论依据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 的过程成为 思 的过程呢 这就是孔子的 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
9、离不开启发诱导,可见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苏格拉底的教育理论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助产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他认为知识是可以移植的或者以为知识可以经由教学过程直接转入学生的心灵。教学过程仅是教师协助学生产生某一概念的过程。所以教师的任务不在于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把存在于学生内心的知识导引出来,变为学生的实际知识与技能。由此可见研究教师问题设计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了 。3.课堂教学论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课堂问题设计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
10、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有效问题。4.“问题”的心理学分析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对小学数堂课堂教学中提问现状的调查是很有必要的。只有通过调查我们才能针对课堂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才可以为我们更深入的研究不但有依有据也为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 2.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
11、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列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有设疑,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那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就可以激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所以我们课题组对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是促进教师的提问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3.有效性数学提问与教师教
12、育观念的相关性研究。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创造和谐、安全的学习气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然而在我国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内容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等,其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所以我们将通过对教师观念的相关性研究才能有利于教师更为科学有效地运用课堂提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
13、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小组合作: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从新课堂理念的出台以来,不管是平时的研讨课、公开课还是大的赛课活动,似乎没有小组合作的环节就不是新型课堂,有了这种观点的支撑,教师是挖空心思安排小组合作,常常会出现如下问题:有些课堂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讲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有的所提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这样的
14、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我们一直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无法解决它。 “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小学数学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组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要根据学生情况和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有所选择,从而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如何作“课后反思”。1.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如何达到的话,标志是
15、什么?2.首先设计的进程与实际进程之间的差距如何?如果有的话,你是如何处理的?3.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个问题显得最为关键?4.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5.在教学中有无印象最深刻的事件?如果有的话,不妨记录下来。回忆我们平时的教学反思,只回答了上述一两个问题,思考不够深入、不够全面。(王碧)六研究目标1.总体目标数学课堂问题设计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以研究科学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为核心,扎扎实实地开展课例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2.具体目标(1)提高小学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和问题设计的能力,能够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学生情况问题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16、,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2)提高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实施问题,组织教学的能力,把握问题提出的时机,方式,根据反馈信息随机调整问题。(3)提高教师反思问题设计技巧的能力,对问题设计进行反思评价,从而探索出问题设计的方法,技巧。七.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研究不但教师观念转变并认识到位,而且促进教师课堂提问效率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2.通过调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探索出教师有效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3.通过教师各种途径的培养,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课堂提问能力。4.形成各种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八研究对象及方法(一) 研究对象:小学 16 年级学生(二) 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根据预期研究目标,课题组成员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采取个人行动和课题组集中活动相结合的研究行动。在课题研究的中期我们主要运用此法来实现。并将研究的成果收结为教学案例,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