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05565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材教学疑难问题分析执教年段 初中( 九年级 ) 小学( )执教学科 生物举例分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难点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就是要实事求是,尊重客 观事实,不主 观臆造,不弄虚作假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智力培养、身心 发展尤为 重要,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有一次,学生带 了一个小 动物说是娃娃鱼,我一看,眼睛大大的,身体小小的,尾巴是 侧扁的,我想到了与娃娃鱼易混淆的另一种动物,告诉学生说:“这种动 物叫蝾螺,有人把它当娃娃鱼在市场上出售”学生听后心悦诚服地思考着我 说的话。对于学生的好奇心,千万不能扼杀。所以应该如何培养学

2、生的科学 态度?解决策略:科学态度的培养方式 (一)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解就能实现 的。知识的传授可以这样做,但是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必须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去体验和感悟。下面主要通 过具体的案例来 说明: 案例 1各种各样的叶子教学片段 各种各样的叶子是不是同一种叶子。 教师拿出两片叶子,要求学生找出这两片叶子的相同之处。有的学生小组找到 7 个相同点,有的小 组找到 9 个相同点,因而得出结论:它们是相同的叶子。接着教师又拿出两片叶子,让学生比较它 们是不是同一种叶子并要求说出理由。结 果一个小组找出了 8 个不同点,说

3、明这两张叶子不是同一种树的叶子。 随后,教师又拿出两片叶子,看似差不多,却又不一 样,问:“大家说是不是同一种树叶?”学生有的说是,有的 说不是,都有自己的说法,也都有自己支持的观点的证据, 谁也说服不了谁。怎么 办呢?最后,老师拿出了整条树枝,可以看出上面的 树叶是有变化的。学生明白了,原2来是同一种树上不同的树叶! 案例中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其实就是找证据(科学需要证据)。证据意识是实证意识的重要方面,在科学教学 过程中渗透证据意 识, 让学生在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 对证据增加认识。在我 们的社会里,许多情况下,不将证据,只讲权威,这是不科学的教育。对学生进行实证意识的训练,那么学生的

4、科学素养将会不段得到加强。 案例 2 对一块橡皮的检测的计划制定 教师先让学生在 1 分钟内阅读橡皮检测的步骤:1 从右 边盒子里拿出橡皮,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 流使灯泡发亮,把 预测记录在科学文件 夹上。2 把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 接触一下,看看灯泡是否发亮。3 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断,看看灯泡是否发亮。 4 重复检测 一次。5 把检测时灯泡是否发亮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上。 6 把检测完的橡皮放在左 边的盘子里。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台根据 刚才的步骤对橡皮进行 检测的操作,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修正,理解“一块橡皮的检测过程”的科学与规范。接着用“一块橡皮的 检测方法”检测区分 25 种物体

5、。 该活动指向的科学态度的内涵:从右边盒子取出,实验后放进左边的盘子里,体现科学研究的有序性,也是对学生汇报时将不再依 赖实物的思维方面的要求;预测能否通过电流使灯泡发亮,把 预测记录 在科学文件夹上,做预测,是科学工作者的一个常用的做法,期望学生随着检测物的增多,获得预测出错率将越来越少的成功体 验;把电 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是为了 检查检测工具自身的准确性,若检测工具自身出问题,所有的活动将失去真 实;再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而不是把两个检测头叠在一起检测,这是检测的正确方法;重复 检测一次,是为了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减少失误,也是科学研究中实证思想的一种范例光做一次是不够的

6、。 这一系列的工作要求,都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渗透与培养。学生能将 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 严谨的态度迁移和影响到检测更多的物体,活 动前的示范无疑使得后 续检测活动有章可循,学生在反复的操作中,就理解了。 教师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孩子的世界里永远充满了好奇和探索,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自然事物、 现象,都要想办法让他3们去经历,丰富的经历其意义远远 超过单纯的知识学习。不要把唯一的答案交给学生,科学探究允许 有不同的观点,教育孩子要珍视自己的观点,也要关注别人的观点,更要反省自己的观点。下面一个案例反映了这个主题。 案例 3 世界上难道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 有一位教师上植物的叶这

7、一课时,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叶子和标本、图片,得出了在大自然中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激起了学生的怀疑:有的 说难道真的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吗?有的说同样一颗树上应该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也有的学生说他不相信,要去找一找。老师想了想,就说:“那好,我们接下来就研究到底有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为了满足学生的愿望,老师就与学生一起研究“世界上究竟有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个课题。整整花了一个星期,学生找了一千多片叶子,两片两片的比较!结果真的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这个结论与书上的结论相同。 教师认为这个结论的意义在于:这个结论是孩

8、子们通过 自己的观察、探讨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包含着获得的过程,它所 蕴涵的价 值远远超过书本上的知识!如果学生没有坚定的意志, 这一千多片 树叶的比较能做到吗?这个结论包含着学生对科学思想的理解,包含着对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 这个结论保护了学生的科学 质疑精神和探索精神这些宝贵的素质。 (二)联系自然科学史,开展科学态度的教育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既记录了自然科学产生、发展的曲折历程,同时也记录了许许多多文明于世的伟大科学家和杰出人物,这些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的良好素材和生动实例。 1、联系自然科学史,开展科学态度的教育 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是波浪式的,既有量的积累,也有

9、质的变革,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前景永 远光明,但是必 须付出艰辛的努力,因为科学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例如:着名的科学家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地观察物候,记录各种植物花开花落的日期,他从 24 年(19501973)的物4候记录中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竺老先生对实验观察的那种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多令人敬佩。同样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花了 5 年的时间,历经千难万阻,登荒岛,翻野岭,含辛茹苦详尽观察了世界各地千姿百态的奇花异草,千差万别的飞 禽走兽,并在 这基础上自己又建立了养殖园,经过近 20 多年的科学实验 写出了物种起源, 对生物的 进化提

10、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每一个科学理 论、定律的得出都 经历了一个 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教学生的 时候要让他们体会到科学 发展的规律,坚定奋斗的方向,提高探索真理的勇气。 2、利用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在实践中取得成功的保证,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它是科学态度培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法拉第是靠自学成才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征途上辛勤奋斗半个多世 纪,不求名利。1825 年,他参与冶炼不锈钢材和折光性能良好的重冕玻璃工作,不少公司和厂家出重金聘请法拉第为他们的技术顾问。面 对 15 万镑的财富和没有 报酬的学问,法拉第选择了后者。1851 年,法拉第被一致推选为英国皇

11、家学会会 长,他也坚决推辞掉了这个职务。把全身心献 给了科学研究事 业, 终生过着清贫的日子。 1855 年他从皇家学院退休。1867 年 8 月 25 日在伦敦去世。遵照他“一辈子当一个平凡的迈克尔法拉第”的意愿, 遗体被安葬在海格特公墓。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电容的单位法拉。法拉第留下来的不光光是他的科学成就电磁感应理论,也 给后人留下了崇高的科学精神。 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袁隆平,从 60 年代开始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经过 12 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杂交稻” 。1976 至 1987年间,他培育的杂交水稻种植面 积累计达到 11 亿亩,增 产 稻谷 1000 亿公斤。197

12、9 年,杂交水稻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技术专利转让 美国。以后,他又研制出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水稻增产 5和 10的两系品种间杂交组合。 如今,我国大江南北的农田普遍种上了袁隆平研制的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应 用, 为我国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钱5学森、邓稼先为改变我国科学的面貌,脚踏实地、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精神,都是极其值得我们学习 的。 通过简要的史料介绍和科学家事迹的介绍,不仅能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发展的曲折过程和必然趋势,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象科学家那 样树立崇高的事业心,培养勤奋钻研、严谨认真、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结合学生的行为习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培养科学态度

13、的基本问题是将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转化 为相应的科学习题。在这方面,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注意以良好的示范影响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到尊重科学、运用科学、不搞 现代迷信。在叙述或分析问题时必须先弄清事实,从事 实出发得出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对关键问题要让学生了解来龙去脉,弄清前因后果;对问题采取分析态度,有理有据,使人信服;做演示实验要严格按照操作规律,不弄虚作假,对误差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解 释。 这对学生形成科学世界 观,培养科学态度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对学生提出恰当的要求,并进行严格的训练十分必要,目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强化科学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由无意 识到有意识 ,从不自 觉到自觉,逐步树立科学态度并养成科学的 习惯。如,在进行实验时,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弄清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步骤,实验要求,认真处理和收集数据,实事求是地对待实验过 程中的误差并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 对待作业,要求书写认真,条理清楚。教师规定学生必须遵照实行的内容,应有检查落实,持之以恒。只有学生了解了科学态度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和怎样做才符合科学态度的基本要求,才能有效地 让学生在学 习和日常生活中以科学态度指导自己的行为活动,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