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05340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 0三峡大学成教学院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学 号 Z1023301004专 业 行政管理学生姓名 刘 鑫指导教师 高 鸽日 期 2012 年 5 月 15 日-1- 1目 录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城市化目标和政策的五个要素.4推动城市化持续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4-6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条件及发展观.6-8在城市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8-9结 论.9参考文献.9-2- 2摘 要 推进城市化进程,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城市化发展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要尊重客观规律。必须重视对城市化规律的研究,全面准确把握推进城

2、市化进程的内涵。推进城市化进程,不仅要有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的提升,不仅要提高城市化水平,更要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实现数量上的城市化和质量上的城市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加强区域协调的观念,避免就城市论城市。要以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加强城乡发展空间的统一规划,优化城镇之间的空间关系与产业联系,促进城乡协作和经济交融,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以浪费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在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协调发展,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 生态 建

3、设-3- 3如何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发展壮大,一些小城镇成为当地经济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大为改观。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我国城市化仍然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工业化国家的水平,未来515年甚至更长时间,是城市化迅速扩张时期。按照80年代以来的平均进度,2010年城市化将达到47%,2020年达到55%;按照1995年以来的平均进度,2010年将超过50% ,2020 年将达到64%。城市化滞后是历史包袱,同时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空间。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化是涉及几亿农业

4、人口转入非农产业的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迁。这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逐步实现的渐进过程,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延续到2020年以后。在工作部署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目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化率,存在急于求成和盲目无序的偏差,城区规模扩张过猛,拆迁规模过大。全国有182座城市提出要建成“国际大都市” ,不少中小城市提出要建成大城市。不少城市规划缺乏特色,甚至造成所谓“建设性破坏” 。另一方面,大量因城市建设而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没有着落,进城农民不能长期稳定留居的问题也很突出。这不仅影响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还会危及社会稳定,目前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与城市化的盲目扩张是有关系的。在这方面也有许多理论和政策问题需要研究

5、,例如,如何认识世界城市化的规律和中国特色城市化的道路?如何认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把握城市化的适当进度?如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使之都能够扬其长而避其短?如何做到城市的空间布局更为合理,超越行政区划的局限发挥城市功能?如何根据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城市化目标和政策?等等。一是要有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态。“摊大饼” 式的城市发展格局,过高的建筑密度,不合理的市政道路网,如此等等,总会造成人均环境容量的逼仄,从而导致对居民健康的损害。二是要有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务。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供,公共交通的发达,如此等等,使得居

6、民能够方便地出行、工作和居住,显然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三是要有普遍的城市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保险的全覆盖,社会救助制度的健全,社会福利的增进,如此等等,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缓解居民的紧张心理,提升健康的水平。四是要有积极的城市文化氛围。身心健康不可偏废,丰富精神生活,升华人际关系,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时代风尚,如此等等,都是“功夫在诗外” 的健康工程。五是要有严格的城市环境保护。大气污染的治理,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绿化率的保证,乃至对进入城市的产业“准入” 和污染物排放的管制,如此等等,起码要让人们生活在一个环境达标的城市里。改革开放近3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

7、也存在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城市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突出矛盾。展望未来,我国仍有数亿农民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城镇居民,城市化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可以说,-4- 4我国目前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推动城市化持续健康 发展,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1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整体竞争能力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较大规模的城市和城市群,但仍然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应该抓住当前的经济基础较好、发展较快的有利时机,优化城市布局,以充分发挥城市的重要带动作用。在城市化基础较好、城市较为密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的地区,应该重点促进城市群的发展。与单一

8、的城市相比,城市群既可以广泛进行专业化分和协作,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又可以有效降低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可以有效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还可以对周边地区产生更大的带动作用。城市群的发展应该以经济联系为基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促进城市之间的一体化进程。要建立城市群内部高效快捷的交通、通讯体系,方便资金和人员的自由流动;还需要加强城市间的协调,引导各城市逐渐形成各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促进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在人口分散、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地区,难以形成较密集的城市群形态,应该重点发展少数大城市,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使之成为本地区集聚经济、人口和提供公共服务

9、的中心。这样,最终在全国形成不同地区城市群和城市合理分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 2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形成合理的城市布局 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走集约发展的道路,各种指标的统计结果也显示城市规模越大,资源使用更节约,生产效率也更高,因此我国要鼓励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的现有城市进一步集聚人口,重点发展大中城市,突出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避免走分散化、遍地开花式的城市化道路。 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好的大中城市,应该赋予更多的管理权限,增加财政能力,以便这些城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城市发展的情况,需要适时调整规划和用地指标,按照人

10、口的流入、流出以及经济发展的快与慢,分类确定不同地区的占补措施。随着大量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城镇的土地需求面积将增加,而农村居民宅基地的需求会有所减少,对农村和城镇的土地需求应该统一规划,相互协调。另外,城市自身也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对于人口流入的限制,促进大中城市较快发展。 小城镇具有吸纳农村人口过剩人口、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功能,是城乡统筹的枢纽所在。一方面,小城镇在接纳农村转移人口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小城镇具有面向农村、转移成本低、量大面广的优势,其技术、文化、生活特点更为适应农民。另一方面,小城镇的发展对更有效地服务农村和农民具有重要作用。小城镇可以集中提供科技、

11、信息、金融、咨询、培训,以及基础设施、行政、法律、文化等公共服务。最后,小城镇还是承接和传递城市产业和城市文明的重要环节。 由于大、中、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具有不同的功能,大、中、小城市必须形成合理的布局。这样。中国的城市化才能健康发展。 3加强城市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市环境 做好城市规划是提高用地效率、改善城市内部布局、创建经济高效、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前提条件。要通过城市规划,加强对城市发展空间的管制和资源保护,走紧凑型的发展道路。城市规划中应该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强化对道路用地、绿地、水体、市政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的用地控制。引导

12、城市通过完善城市布局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相关问题,切实保护好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在此基础上,还要研究跨行政区的大都市圈的规划编制办法,推动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城市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机制。 4改革城市财政体系,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财政能力不足、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是许多城市、特别是低级别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5- 5题。改革和调整财税体制和政策,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财税体制,形成城镇税收随城市人口增加而增长的机制。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随着城市化

13、的进一步发展,对城市公共设施的资金需求会越来越大,单纯的财政资金难以满足这一庞大的需求,所以城市要探索建立适合公共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合理发挥公共资金的作用,用有限的公共资本金吸引社会资金、商业性资金参与城市的发展建设。在城市化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保障力度小,特别是最低生活保障以及教育、医疗、养老方面的保障还很不够,增加了居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也降低了消费需求和生活质量,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适当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在公共服务方面,需要重点改善城镇管辖区内与居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

14、。要把安全饮水、污染排放及治理、垃圾处理、居住区道路和清洁卫生、文教体育和休闲娱乐设施等设施的建设和社会治安等放在政府工作的突出位置上。 为农民工提供适当程度的基本公共服务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由于我国的城镇和乡村分别属于不同的、差距很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而目前的财政能力不足、制度不够完善,城市为农民工提供的服务水平严重不足。随着经济的发展,应该逐步为进城的农民工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服务,考虑到城市的财政负担能力和土地为农民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过渡阶段,可以逐步为农民工建立起一套广覆盖、低水平的保障体系, 包括适用于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援助制度等,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城

15、市化的质量。与此同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城乡一体、以居住就业地户口登记制度为重点的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籍制度,促进人口自由迁徙。对在城市已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应创造条件使之逐步转为城市居民,平等地享受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 5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别 到2006年末,中国仍然有7亿多农村人口。即使保持较快的城市化速度,在未来的几十年间,仍将有数亿农民居住在农村地区。因此必须增加对农村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一方面让这些留在农村的居民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缩小城乡差别,降低农民进城的压力,有利于城市化的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对乡村的公共服务,首先应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以工促农的力度,增加对乡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其次,可以把城镇的给排水、供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