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04534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开学好礼6年中考真题]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九年级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5 页)_ _ _六年(2006-2011)500 套中考真题课课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 21 课第一次世界大战选择题2011聊城某同学利用下边的漫画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的研究结论应该是( A )A巴尔干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B人类迈入“电气时代”C协约国必将战胜同盟国D凡尔赛体系确立2011烟台2011 年 5 月初,制造了 911 事件的世界头号恐怖大亨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样带有恐怖主义活动色彩、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借口的是( A )A萨拉热窝事件 B. 凡尔登战役C. 珍珠港事件 D. 古巴导弹危机2011雅安第一次世

2、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 D )A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D萨拉热窝事件2011凉山 1914 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爆发,其导火线是( C )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形成 C萨拉热窝件 D德国突袭波兰2011 达州1914 年 7 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C ) A. 三国同盟成立 B. 三国协约形成 C. 萨拉热窝事件 D. “一战”全面爆发2011鸡西1914 年 6 月的一次突发事件,却成为一场历时四年的世界性战争的导火线。它是( A )A萨拉热窝事件 B萨拉托加大捷 C

3、莱克星顿枪声 D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第 2 页(共 15 页)_ _ _2011新疆1914 年 6 月 28 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留给我们的教训是( A )恐怖活动会威胁世界和平 刺杀行动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 恐怖主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个人英雄主义能够拯救民族危亡A B C D2011梅州南斯拉夫萨拉热窝城有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 年 6 月 28 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碑文记述的这一事件导致了( B )A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 B第一次世

4、界大战的爆发C科索沃战争的爆发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11 滨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根源于一种愈来愈恶化、而且逐渐超出各国政府所能控制的国际形势。慢慢地,欧洲分成两个对立的列强集团。 ”文中“两个对立集团”是指( A )A.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B. 轴心国集团、反法西斯同盟C. 北约组织、华约组织 D. 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2011龙东三国同盟的核心国是( D )A英国 B法国 C奥匈帝国 D德国2011连云港“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下列与罗曼罗兰这一记载相符的是( A )A“一战” B中东战争C科索沃战争 D海湾战争2011株洲

5、1914 年 8 月 4 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 ,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请问“战争”是指( B )A普法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海湾战争2011汕头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 ”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背叛“盟友”的国家是 ( D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2011攀枝花帕麦斯顿指出,国家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一战期间,其行为与此最吻合的国家是( D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2011呼和浩特下列

6、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B ) 飞机 坦克 汽车 汽船A B 第 3 页(共 15 页)_ _ _C D2011南充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为了重新分割世界而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是( D )A. 日本 B. 塞尔维亚 C. 俄国 D. 德国2011 遵义看到“绞肉机”“最残酷”“伤亡人数最多”等关键词,你能联想到的是( B )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C萨拉托加战役 D滑铁卢战役2011杭州某同学的听课笔记中记载了以下信息:“历时十个月,双方伤亡七十万人,有绞肉机之称。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A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南

7、京大屠杀 D三大战役2011清远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法,错误的是( D )A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的,战争双方都没有正义感B战争是野蛮的,但它却孕育了战后的一些文明成果C它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规模的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劫难D战争是残酷的,但它对人口优化却产生了积极作用非选择题2011南平下图是三国轴心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示意图。错误: 订正: 错误:三国轴心订正:三国同盟第 21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 4 页(共 15 页)_ _ _2010.鄂州 13 “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1914 年 7 月,德皇威廉二世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哪个国家宣战

8、?A俄国 B法国 C英国 D塞尔维亚2010.东莞 41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近 200 万兵力,共伤亡 70 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 。把凡尔登战役称为“绞肉机”主要是用以形容A武器的先进性 B进攻的快速性 C范围的广泛性 D战争的残酷性2010.东营 20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那么,成为“一粒火星”的是A萨拉热窝事件 B凡尔登战役 C三国协约成立 D三国同盟成立2010.苏州 17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战是一场世界

9、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B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D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2010.滨州 19.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 “一把枪”比喻的是A.三国同盟的形成 B.三国协约的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2010.聊城 281914 年 7 月,右图中的哪一国家向塞尔维亚宣 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A B C D2010.娄底 16美国某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 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后来引爆“火药桶”的“火星”是A美苏争霸的形成 B三国同盟的形成 C萨拉热

10、窝事件 D三国协约的形成2010.重庆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同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是A三国协约 B华沙条约组织 C三国同盟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 (2010 年福建莆田市) 下表是 1870-1913 年美、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变化表。第 5 页(共 15 页)_ _ _国别年份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1870 年 23% 13% 32% 10%1913 年 38% 16% 14% 6%对此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B英德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 法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崛起 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下坡路 美德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正

11、在崛起 BA B C D24 (2010 年四川省乐山市) 1892 年,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现代奥运会应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当时威胁这一主张是(A)A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C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 D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形成21(2010 年四川省成都市)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其核心分别是 DA奥匈帝国、俄国 B意大利、俄国C德国、法国 D德国、英国22(2010 年贵港市)下列哪一国家不属于三国同盟?(A)A英国 B德国 C意大利 D奥匈帝国10、 (2010 年河池市)以德国

12、为首组建了(C)A共产主义者同盟 B三国协约 C三国同盟 D萨拉热窝事件24 (14 分)历史上的欧洲,曾遭受数次战争的蹂躏。战争带来了灾难,引起了人们深思。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千余年来,欧洲大陆纷争不已 1870 年到 1945 年主要发生在法德之间的几场大战导致了欧洲的分裂。(1)材料一中“导致了欧洲分裂”的大战主要有哪些?(4 分)材料二 每一政府保证 对与各政府作战的轴心国成员 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每一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 家宣言(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宣言的发表有什么重大意义?(4 分)第 6 页(共 15 页)_ _ _材料三 2003 年 3 月 10 日,一位哈佛大学教授发表文章指出:“法德两国共同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