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音体美教学模式探究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03619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音体美教学模式探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音体美教学模式探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音体美教学模式探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音体美教学模式探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音体美教学模式探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音体美教学模式探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音体美教学模式探究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一、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传统的音体美课堂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和空洞的说教,重在向学生传授书本认知,过分强调了教师教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仅是教师和少部分学生的舞台,大部分学生是观众和被动接受的对象,教师往往把学生看作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将正确的结论从头到尾灌输给学生就是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受到抑制,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减少到几乎没有,课堂的信息流动成了师生之间的单向流动,教师成为学生的主宰,情感交融成了道德认知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学生缺乏积极感悟,缺乏体验比较,缺少自我教育的契机。随着教育的发

2、展,大多数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素质教育理论指导下,构建学科课堂教学模式,既要符合学生的道德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又要体现学课“明理、激情、导行”的学科特点;既要做到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的有机统一,又要突出“五个意识” 目标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情感意识、反馈矫正意识,着眼于“ 主体” 与“主导”的协调发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各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来。在提高认知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以活动为切入点,进行如何构建活动型音体美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二、名词界说及课题的界定 “活动型”:活动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点就

3、是“创设活动情景,注重学生参与” ,学生的广泛参与是课堂教学活动型的关键。即教者要紧扣教材,积极挖掘并灵活运用一些活动因素,把“活动育人”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时时处处体现学的主体地位,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把素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让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焕发,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效应,不断优化育人效果,优化思品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思想品德教材的深入研究和内涵的充分挖掘,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凸显活动特色的教学实施,构建并组合成的一种灵活多变而总体结构基本趋向稳定的板块状课堂教学方式,它

4、旨在昂扬学生主体意识,张扬学生个性,放飞学生身心,促进其认知内化。探究教学的活动型模式,有助于增加学生的道德体验,让教者切实引导学生在活动和行动中,体验道德是非,体验高尚,体验成功。三、课题的研究假设及变理设计1、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目的是通过探究活动型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地、能动地接受教育,提高认知,指导行为,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效益。本课题研究便于教师锐意创新,大胆改革,不断尝试和构建全新的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摒弃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开展。2、研究的理论假设:正确处理教师、媒体、学生、教材四要素的关系,优化与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密切相关的因素,如认知目标、综合评价等,以充分体现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其中,促进学生激情升华,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活动型教学模式”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改进和优化。3、实验变理的设计:(1)自变量:教者自身教育理念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对教材的研究层次及教学设计的准确定位,课堂教学中表现出的机智与灵活以及熟练操作各种媒体、手段的能力。(2)

6、因变量: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教学流程的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化、开放式,教学效益的提高。(3)调节变量:深刻把握教材的育人内涵,善于组织各种活动,借助于各种媒体、手段进行整合优化。4、实验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确立以学生道德自我发展为目标,尊重信任学生,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潜能,构建以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体验和活动为主的教学过程,让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和谐、自由地发展。(2)动力性原则: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其参与的程度,自主活动的内在质量和实际效果,直接取决于学生参与的心理状态,取决于学生争取学习成功,体验感悟的内在愿望和需要,取决于学生自励与发

7、展的动力。(3)开放性原则:音体美课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把学生解放出来,走向农村自然大课堂,是农村音体美教学真正成功的必由之路,要把课内导行和课外行为实践的延伸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式、合作式、竞争式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表示出良好的创造能力。(4)主体性原则: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之创造和谐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激发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发展。(5)实效性原则:教学过程中组织的学生主体活动要促进学生思维,贴近学生生活,活动要能增强教材的感染力、明理的说服力、育情的震撼力、导行的内驱力、实践的创造力。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积以

8、时日,反复强化,知行统一,提高实效。(6)创造性原则:创造在于不断地超越。构建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需要不断摒弃再创造、探索并超越,追求适合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空间和充分的选择机会,培养兼备高尚品德与聪明才智、充满创造激情的学生。四、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及完成实验的条件分析1、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活动型音乐、体育、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究:(1)活动型教学模式的思路及策略(2)活动型教学模式个案研究(3)活动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发展(4)活动型教学模式教师作用研究(5)活动型教学模式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2、完成课题实验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课题主持人滕海波老师长期从事对音体美课堂教学的指导与研究,

9、经验比较丰富。参加教育科研的教师教学力量较强,教师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的教改意识,并在课题教学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课题组负责人多年来从事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在市、区级教学观摩中汇报、评比并获奖,撰写多篇论文发表,参加论文多次在自治区、市、区获一、二等奖,2006 年主持的中央教科所“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获得二等奖;2008 年主持的自治区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法的研究,圆满结题。主持人有一定的实践与研究的能力。课题组成员均是校教学骨干,对思品课题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对模式构建和教案设计有创见,是学校各科教改的领头兵和中坚力量。课题

10、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充实自身教学理论内涵,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同时依托指导,注重积累与总结,在完成课题研究的同时,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顺利形成科研成果。课题组成员均是校教学骨干,对思品课题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对模式构建和教案设计有创见,是学校各科教改的领头兵和中坚力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充实自身教学理论内涵,提高研究水平和研究层次,同时依托指导,注重积累与总结,在完成课题研究的同时,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顺利形成科研成果。五、课题实验的研究措施和主要方法:1、主要措施:(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理论素养。(2)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进行活动策划与设计。(3)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尊重

11、学生主体。(4)主动参与机会,增强学生自主。(5)激励质疑,探究,发挥学生主体能动。(6)倡导“交流合作、亲自操作 ”的学习方式,张扬学生个性。(7)主张多元思维,多样选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8)指导课外实践,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增强实验。(9)进行研究的积淀、梳理,及时总结,形成成果。(10)提高成果品位。提升研究层次。(注:以上措施具体阐述略)2、主要方法: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实验阶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课堂教学观摩展示和个案设计研究,探讨模式构建,研究活动型教学过程中师生作用的发挥及评估,并及时将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及教学心得经验等撰写成文。总结阶段:经验总

12、结法、论文交流法及课堂教学汇报观摩等。六、课题实验研究的计划及具体步骤:(一)研究步骤及预期成果1.准备阶段:2009 年 3 月2009 年 6 月a.资料收集,调查和研究。了解并研究国内外教学现状,搜集思品课教学的优秀成果,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找准努力的方向。初步探索音乐、体育、美术教学的基本模式。b.设计研究方案。c.确定课题研究力量。2.实验阶段:2009 年 6 月2010 年 12 月由课题组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负责收集有关资料,组织理论学习和论文交流。组织课题组成员,发动教学人员,对个案进行设计、研究,组织个案设计竞赛并汇编成册。由课题组成员对自己设计的个案进行实施,论证模式构建的可行性,总结得失,不断完善。组织教学评比和观摩展示活动。3.总结阶段:2011 年 3 月2011 年 12 月a.撰写课题成果:经验总结、论文,汇编成册。编著音乐、体育、美术教学案例集、教学论文集等。b.课堂教学观摩活动。c.申请鉴定、结题。七、课题实验研究组织网络课题组负责人:滕海波课题组成员:王云义 李秀兰 赵魁珍 朱全德 王辉 王国栋 何自江 “农村小学音乐、体育、美术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 题 研 究 方 案课题主持人 滕海波2009 年 3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