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4303535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精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9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调研报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所在。认真探究制约现代农业发展体制障碍,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体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对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我们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一、基本现状近几年来,xxxx 县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强力推进桑、畜、菜、渔、菌

2、、烟、药等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 、 “一镇一业” 、 “一县多业”具有 xxxx 山区县地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体系,积极培育壮大产业化经营实力,逐步建立产、供、销和商、工、贸一体化发展格局,探索推行“农户+基地+公司”和“农户+公司”的产业经营模式,加快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推动了农村工作健康发展。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91、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张。一是做优现代农业。坚持强村大户、龙头带动、集约经营的发展模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施蚕桑效益倍增工程,实行定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和风险金制度,全县年养蚕发种稳定在

3、8万张以上,蚕农人均收入从 2009 年的 1283 元增长到现在的 2480 元,蚕桑产业综合产值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实施生猪“百千万”工程,万头猪场、千头猪场、百头大户分别达到 10 个、110 个、1480 个,饲养总量从 46 万头增加到60 万头。坚持以县级示范为龙头,以村级示范为骨干,以示范大户为基础,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示范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了县有示范园、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发展格局,池河镇明星“猪、沼、桑”循环生态示范园被列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二是做大新型工业。坚持园区承载、招商引资、产业联动的发展路径,先后引进秦巴水利水电设备制造、博硒食品深加工等 28 个重点项目落户 x

4、xxx 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了绿色能源、丝绸服装、特色矿产、新型材料、医药化工、富硒食品六大支柱产业体系。累计新增规模以上企业 20 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县” 。三是做强生态旅游。坚持把旅游作为县域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来抓,生态旅游列入全省旅游开发重点和全市发展规划,燕翔洞创建为国家 4A 级景区,中坝大峡谷申报为国家 4A 级景区,云雾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9后柳水乡等一批景区景点加快建设。 “秦巴水乡、xxxx 十美”绿色生态旅游已成为省内外游客的最佳旅游青睐之地,年接待游客从 2009

5、 年的 55 万人次增长到 192 万人次,综合收入从亿元增长到亿元。旅游产业带动三产服务业迅猛发展,辐射培育商贸流通企业 24 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9 年的亿元增长到 2011 年的亿元。2、产业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全面实施农民增收倍增计划,大力发展以蚕桑、生猪、特色、劳务等主导产业,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形成了农民增收多元化格局。2011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增长%,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101 元,净增 1075 元,增长%。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 2062 元,增长 3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其中一产收入为 1690 元、增长%,二产收入元、

6、增长 75%,三产收入 299 元、增长 96%。2012 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增长 6%,实现增加值亿元,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948 元,净增 847 元,增长%。从农民收入结构上看,农民工资性收入 2958 元,增长 10%;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2577 元,增长 25%,其中一产收入 1932 元、增长%,二产收入 37 元、下降 49%,三产收入 608 元、增长%;农民财产性收入 117 元,增长%;农民转移性收入 295 元,增长%。通过对 2011 年和 2012 年两年的产业经营效益比较分析,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优化到:,农业产业结构性矛盾逐步得精品文档2016 全新

7、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9到调整,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引领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市并赶超全省水平。3、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坚持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入住园区作为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招商引资兴办缫丝、肉食品、蔬菜、仓储加工等为主加工企业,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格局,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条。一是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 10 个,年总产值达 7 亿元,创造就业岗位 3000 多人,企业带动关联农户2 万多户,为农民直接增加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年人均2000 多元。二是企业实力发展壮大。天新、天成、永宏

8、三大缫丝企业,云峰牧业丰标牛肉加工企业,嘉晟蔬菜冷藏加工等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通过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打造新品牌、建立销售市场,使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明显提高。三是龙头企业与产业紧密结合。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工厂化管理方式经营农业,推动企业带产业、产业促增收的双赢发展局面。4、农村经济组织充满活力。一是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共 41 家,其中蚕桑专业合作社 18 个、畜牧业 11 个、种植业 5 个、其它 7 个,累计入社成员达 2606 户,注册资金 723 万元。农村专业合作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9、/ 9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兴产业、创市场、打品牌,将生产产品与市场营销有效联接,提高了农产品经营效益,同时防止了因产品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保证了农民经营收入稳定性。二是创办兴办经济实体。一批外出务工人员将在外务工积累的资金和掌握的技术带回家乡,创办兴办二、三产业,充分利用和开发了农业产业资源,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二、存在问题1、产业规模不够大。从产业布局、种植规模、生产标准等方面来看,在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化过程中,受土地流转、传统经营模式等因素制约,土地很难大规模集中,不能形成集约规模效益,绝大多数农户仍然是一家一户为生产经营单位,农村土地分散经营难以发挥规模效益,也不可能形

10、成优势产业。2、企业规模数量小。龙头企业多数是农产品加工型企业,而且这些加工型企业中又是以粗加工为主,精、深加工企业少。农产品市场起伏不定,受市场和自然灾害影响,时常出现价格波动、市场不稳定、效益低下等现象,客观上造成伤农损农,挫伤了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在市场效益好的情况下,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加工企业更是乐此不彼,快速扩张生产规模,农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9户和企业都能从生产经营中得到较好的效益回报,蚕桑产业大起大落、起伏不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3、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从蚕桑、生猪、设施蔬菜等产业投入与产出效益分

11、析,每年上级项目资金和本级财政支农投入的大量资金用于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而直接用于产业生产、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投入的资金不足,产、供、销及商、工、贸一体化建设滞后,从产业发展的表象上看形势一片大好,但从质量效益分析比较,产业对农民增收份额不够大。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县上用于农业项目投入资金几个亿,而实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一半种养产业,另一半二三产业,除农业比较效益低之外,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快速发展。4、产业市场不健全。农村专业市场建设滞后、订单农业签约率低、经济组织发挥作用有限,是我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我县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较少、规模小、不规范、组织化程度

12、低,在生产与市场对接中缺乏营销手段,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产业与市场、产业与企业缺乏有效地联接,相互依赖度不够强,不能形成共生、共存、共荣的发展局面。三、思考建议1、着力打造产业基地。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带。推进“一村一品” 、 “一镇一业” 、 “一县多业”的产业升级转型,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9达到集中连片建设、板块规模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新途径,加快集中连片土地流转,促进城市资本进入农村,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蚕、烟、茶、菌、药、菜高效种植业,猪、牛、羊、鸡家禽养殖业,渔、花卉、苗木休闲农业。二是建设标准化基

13、地。坚定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扩大产业基地规模,鼓励加工企业直接从事产业基地开发,培育产业集群。加大产业政策扶持,鼓励有实力的业主进军农业领域,形成一批“家庭农场” 、 “专业大户”等实体性的农业业主。三是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发展一批示范专业合作社,鼓励竞争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大的专业合作社跨村甚至跨镇进行专业合作。通过实行统一品种规格、统一技术质量、统一销售市场,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抱团”发展农村主导产业。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扶持涉农企业,引导中小企业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公司。二是加大招商力度。利用资源优势,集中规划、包装农产品深加

14、工大项目,引进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不同层级的产业梯次开发。三是提升科技含量。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引导企业提高科技竞争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93、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一是加强市场建设。严格实行划行归市,形成产业特色区、特色街、特色市场。合理开发利用优势产业资源,建立专业市场、特色食品一条街等,用产业去支撑市场,用市场去带动产业。二是强化品牌营销。整合资源、创立品牌,围绕产品包装、文化内涵、广告创意等抓好专业市场策划,用市场营销手段打造绿色富硒名优

15、产品。三是加强利益联结。积极引导企业与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开展订单农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参与市场开拓,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产业良性发展。4、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一是推进农村制度改革。认真总结杨柳统筹城乡试点区农村产权改革的经验成果,适时在全县更大范围内进行农村房屋、宅基地、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将农村资源变成发展资本,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信用担保业务,不断优化投融资环境,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切实解决好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二是加大产业政策扶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关系。有效整合农业项目,集中财力建设产业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加大强村大户扶持力度,形成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和比较效益高的产业集群。培育和扶植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