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哲理句赏析汇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02561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哲理句赏析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古诗哲理句赏析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古诗哲理句赏析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古诗哲理句赏析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古诗哲理句赏析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哲理句赏析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哲理句赏析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古诗词名句赏析1、 赏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的意境美。(关雎)方法指导:表现方法角度切入挖掘妙处更易得分。关雎运用兴的手法,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那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河中的沙滩上嬉闹,华羽流光,声音婉转,此情此景,不禁引人联想,拨动人心目中爱的琴弦,也不是便有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悟。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 方法指导:从表现手法角度切入赏析) 蒹葭运用了借景兴起的表现手法,烘托了冷落萧瑟的环境气氛流露了主人公追求伊人而不得的凄婉感情。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

2、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 指导:从表现手法,描写景物和抒发的思想感情角度切入赏析)作者运用奇特的想象,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以沧海自喻,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宏大抱负。4、赏析“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观沧海 指导: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角度赏析)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写出了诗人观海所见,突出了沧海的壮丽。一个“何”字写出了作者观海时的惊叹神情:忽然一阵秋风吹来,掀起连天巨浪,其声势更是令人惊心动魄!流露出作者对壮丽河山的热爱。5、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观沧海指导: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

3、物即可)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碣石山上,面对巨大的波浪,与大海一起,心潮起伏,感慨万千。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方法指导:从用词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角度赏析更好)一个“见”字,写出诗人不是有意去“望” ,而是无意所“见” ,生动的表现了诗人在东篱下采菊时悠然恬静的心境,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和旷达的心胸,最具妙处。7、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方法指导:从蕴含的哲理角度探究)只有精神上脱俗,自然就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这句诗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质的人,也是精神的人。处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嘈闹是无法逃避的客观存在,但只要心灵脱俗,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静

4、。8、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景色。 (饮酒指导:运用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即可)一轮火红的太阳缓缓下落,上中云雾缭绕,在沉沉暮色中,各种鸟儿结伴还巢。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方法指导:从蕴含的哲理角度探究)这句是妙就妙在它蕴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一样。不仅表达了作者与知己之间的真挚友情,还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趣、旷达的心胸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方法指导:从蕴含的自然理趣角度探究)残夜将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入江

5、南,通过对时序交替中景物的描绘,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着自然理趣。 1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方法指导:从表现方法角度探究)这两句诗运用小景与大景相互映衬的方法,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衬托得更加恢宏阔大。 1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从用词练字角度赏析: 一个“大”字,形象的写出沙漠的茫茫无边;一个“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直”字表现出了劲舞的劲拔和坚毅;“长”字写出了黄河横贯其间的遥无尽头。 “园”则给人以苍凉而又亲切温暖之感。 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苍黄的大漠,碧蓝的长天,两相对应,壮阔而单调。在这广阔

6、的背景上,一缕轻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又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作者运用间接的线条和鲜明的的色彩组成一幅苍凉壮观的大漠黄昏图! 使边塞那苍凉而又壮美的景象产生了震撼人心的伟大艺术魅力。13、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 方法指导:从修辞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角度赏析)2本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和“归雁”自比,含蓄而生动地表达了诗人遭遇排挤,奉使出塞,见到随风飘荡的枯蓬和秋天南飞的大雁时产生的孤独飘零之感以及内心难以言表的激愤、抑郁、思乡之情。1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指导:从表达方法角度赏析) 这两句诗运用

7、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使无情无知的月亮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生动传神的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牵挂之情。15、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方法指导:从用典和思想感情角度赏析)李白借用宗悫的典故,表示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机会一定会有,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16、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方法指导:从用典和思想感情角度赏析)李白借用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被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17、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 方法指导

8、:从修辞和思想感情角度赏析)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人生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比作“冰塞川”和“雪满山” ,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人生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18、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 方法指导:从练字和思想感情角度赏析)“停” “投” “拔” “顾”四个动词生动地体想了作者人生道路被权臣阻挡时的内心苦闷。19、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破” “挂”有何妙处?“破” “挂”二字极富动感,充满气势,充分表达了作者的乐观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20、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 指导:从练字角度赏析)“钟”字采用拟人的手法,将大自然写的有情。好像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

9、在此山,突显泰山的神奇秀美。 “割”字说明泰山把天色分割为截然相反的一明一暗,突出了泰山的雄伟高大。 21、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指导:从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角度赏析)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泛用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 。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22、说说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春望杜甫 方法指导:从思想感情角度理解)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

10、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感情。2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杜甫 方法指导:从思想感情角度理解)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家书的珍贵,突出了消息隔绝、音讯久盼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人人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24、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方法:思想感情)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而由己推人,想到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伟大品质。2

11、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方法指导:表现方法修辞)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 26、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方法指导:练字角度)“愁”字写出了诗人为友人的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为写送别做铺垫。2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方法指导:表现方法:象征)白雪与红旗形成色彩鲜明的画面,象征戍边将士不畏艰险的英武气概。2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方法指导:表现方法:言尽意未尽)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

12、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了诗人送别友人似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惆怅,严谨而意犹未尽,令人回味无穷。29、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抓住景色特点,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30、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喜爱。3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方法指导:写法和蕴含哲理 )3以物以“沉舟” “病树”自喻,但并不低沉 ,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同时借用景物变化暗示社会发展,蕴含着深刻哲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3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

13、州初逢席上见赠方法指导:用典)“闻笛赋”:作者引用向秀的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之情。 “烂柯人”引用王质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时事的感伤和对身世飘零的感慨。33、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观刈麦 )这段抒情的语句运用对比的手法和平白如话的朴素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34、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观刈麦 )这句诗通过对割麦者的心理描写,揭示了农民为收割小麦甘愿吃苦的美德和令人同穷的艰难处境,突出了农民的辛苦。35、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几处”对应莺“早” , “谁家”对应“新燕” ,说明

14、莺、燕还不多这正是早春特点,本诗通过物候变化写出早春景象。 这两句抓住特点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倍感生命的美好。3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 )“乱花”写出花的繁多, “浅草”写出草的嫩绿, “渐欲” ,渐渐就要;“才能” ,刚刚能够,说明春色正在变化之中。本诗抓住景物特点,通过植物变化描写出西湖的早春景物之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充满勃勃生机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7、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所展现的画面。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是谁家的新燕飞到草丛

15、中啄泥衔草,筑建新巢。3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雁门太守行李贺)本诗采用“黑” 、 “金”等凝重的色彩,渲染了危机将至、戒备森严的悲壮气氛。 39、红旗半卷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李贺)前两句借用战国时荆轲刺秦王时易水告别燕太子丹的典故,含蓄地表现了平叛将士的无畏和豪迈。后两句燕昭王筑黄金台招纳贤才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守边将士忠君报国的精神风貌。40、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以两位美女的遭遇象征国家的命运,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的抑郁之情

16、。41、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泊秦淮 )本诗借用陈后主教唱玉树后庭花的典故,含蓄地批评只知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 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42、仔细品味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两个“笼” 字的妙处。两个“笼”将“烟” “水” “月” “沙”四种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朦胧、凄凉、冷寂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伤感、冷寂的气氛。4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这两句诗诗人运用想想, 来日回到长安,晚上与亲友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对亲友的相思之情。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极富妙处。今天常用“剪烛西窗”这一成语来表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44、 “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意蕴丰富,请从眼前景、心中情两个方面做分析。“涨”字写出了夜雨连绵,秋水渐渐涨满池塘的景象,含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