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其相关主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02138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其相关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其相关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其相关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其相关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其相关主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其相关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其相关主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及其相关主题诗歌类别 常见诗题标志 常用意象 例诗 表现的思想情感送别诗 送、赠、别 柳、酒、歌、船、南浦、长亭、短亭、灞陵(灞桥) 、暮色、杨柳、杨花、柳絮、春草、春色、水、谢亭、夕阳,秋月、西楼、劳劳亭等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赠汪伦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爱情诗闺怨诗青鸟、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等雨霖铃 (柳永)鹊桥仙 (秦观)一剪梅 (李清照)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恨、边塞诗出塞、从军、行、古风、歌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马) 、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大漠、轮台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碛西、雁飞鹰扬、雪山孤城长云秋月、箭飞马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岑参)凉州词 (王之涣)出塞 从军行(王昌龄)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人同情征人、批判统治者山水田园诗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山居秋暝 (王维)过故人庄 宿建德江 (孟浩然)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羁旅行役诗驿道、征铎、马、杜鹃、船(舟) 、鸿雁、浮萍、飞蓬、客、飞鸟等旅夜书怀 (杜甫)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羁旅愁思、思乡思亲、征人思乡、闺中怀人怀古咏史诗咏、怀(标题往往古迹名称)某个古迹、某个(些)古人某段史实石头城 (刘禹锡)贾生 (李商隐)念奴娇 赤壁怀古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借古讽今、感叹盛衰无常感叹物是人非感慨壮志未酬

3、咏物诗咏、吟(标题往往出现具松梅竹菊、蝉峰等事物卜算子 咏梅(陆游)托物言志、借物抒怀2体事物名称) 墨梅 (王冕)石灰吟 (于谦)附:哲理诗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有苏轼题西林壁 琴诗 、朱熹的观书有感 。宋诗哲理诗较多。古诗分类鉴赏操练(一)送别诗 一、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1、 “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二、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

4、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2、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三、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以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答:四、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离歌:离别之歌. 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

5、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 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3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五、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 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上阕前两句用 的手法,三四句用 句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阕借惜春表达了 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这是一首送别诗。 “眉眼盈盈处“四个字有两层意思,试作简要分析。答:(二)爱情诗一、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 以及 ,构

6、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 和 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的情怀,这是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2、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分析这两句好在哪里?二、浣 溪 沙 秦 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 ,亦体现作者秦观的心中的“淡淡的愁” 。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 (2 分)(2) “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 ,请你说

7、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 分)三、青玉案 贺 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注凌波二句:指和美人离别。 “凌波”指美人步履轻盈, “芳尘”指美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这里借指美人。锦瑟年华:指美好的青春年华。本词以“梅子黄时雨”之句来描写“闲愁”历来为诗家所称赏,作者由此而获“贺梅子”之称。这样的写法妙在哪里?请以具体诗句作简要赏析。4四、采桑子 吕本中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1)这首

8、词的主人公是一位思妇,本词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绪?(2 分)(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比喻手法的特点。 (4 分)五、玉楼春 欧阳修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问:后人在评价欧阳修这首词时认为,本词在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的揭示上极具特色, “字字沉着,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 。请问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逐层渲染这份感情的?(6 分)六、谒金门 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1)古典诗词特别

9、讲究炼字。请简析“吹皱一池春水”中“皱”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 分)(2)诗评家认为,作者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刻画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请从这一角度做简要分析。(4 分)(四)边塞诗(一)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 (2)诗题为“征人怨 ”,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 ,请作简要赏析。答:二、从军行杨炯5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牙璋” “凤阙” “铁骑” “龙城

10、”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答: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三、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注沧州,水边;陆游晚年退居山阴鉴湖边的三山村。 词人的“关河梦”指的是什么?请结合全词,赏析“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一句的佳妙所在。 (五)山水田园诗一、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2.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1、.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2、 这种意境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三、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 写出这首诗歌的艺术手法. 2. 这首诗歌表现出春天怎样的特征?四、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 6这首诗用了什么手法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五、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 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使人感到景中有人 ,景中有情,

12、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 情是怎样的情? 六、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 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本诗写景有何特点?答: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答“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六)羁旅行役诗 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本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 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两句诗在全诗中 曲折有致,出乎常情, 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 二、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

13、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2)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三、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读之,初似常语,久而7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 为什么 ?四、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 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前人评说, “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七)咏史怀古诗一、中吕 卖花声 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

14、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这首元曲中的美人 是指 ,烧赤壁山的主帅是 ,读书人指的是 曲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 有人认为读书人一声长叹 的叹字含义丰富,试做分析。二、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液,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 ,官镇西将烟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以前两联为例,谈谈空 字是怎样把写景和抒情联系在一起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三、途经秦始皇墓许浑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15、。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1、首句“龙盘虎踞”原是描述石头城地势险要雄伟的比喻,此处用来表现什么?答: 2、次句写秦朝覆亡之迅速,与秦始皇在位时不可一世的声势,形成了富于讽刺性的鲜明对照。其中“势入浮云”有何意义?答: 3、填空:后两句的诗意从一个“ ”字悄悄引出,不着痕迹地进一步写出了秦始皇形象在后人心目中的彻底崩溃。4、同样是青山秋草,路人却只向汉文帝陵前参拜,结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倾向?未句哪一字鲜明地指出了这一点?8答:四、月 上 瓜 州 南徐多景楼作南宋 张揖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 。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1) “月上瓜州”是这首词的 ,从风格上看,该词应属于 词作。(2)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一句中词人生“愁”的具体原因。(3)词的下阕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3 分)(八)咏物诗一、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