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01636 上传时间:2018-02-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以国家建设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化学工程领域专业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具有持久竞争力的本科工程型及硕士工程型化工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到化工、石油、能源、材料、环保、医药、轻工、生工、食品、冶金等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研究、开发及管理等工作。二、培养模式采取“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即 3 年校内培养加累计 1 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四年级结束时,对满足培养要求的学生发给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文凭。三、规模和生源从 2010 级起每年从化

2、工与制药大类学生专业分流时招 60-80 人,该专业全部学生均将纳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四、培养措施及特色1、通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科基础和较强的数理思维能力,同时注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并开设前沿性交叉学科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2、建立与实施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体系,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实践环节,打造一批工程教育特色环节,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或项目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授课或学生到企业通过实践完成,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观点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3、本科阶段需接受累

3、计一年的工程实践训练,可以在一个企业不同岗位轮流工作进行锻炼,也可以在不同企业进行不同专业知识的实践。第 3 学期安排到企业进行 1 周的认识实习,第 6 学期进行 1 周的化工仿真实习,第 7 学期到企业进行 3 周的生产实习,并要求自第 7 学期开始分散进入企业进行累计 14 周的工程实践,第 8 学期需结合企业实际或科研项目完成毕业设计,课外科研与创新实践则贯穿第 3 至第 7 学期。4、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在大一和大二配备校内专业导师,对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和指导,进入大三后再为学生配备校内和企业双导师,根据学生情况和企业生产实际需要选定合适的培养方向,并为学生学习、实践和科技创新提供指

4、导。5、教学内容以面向工程实际为主,改变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方法,授课方式多样化,如采取讲座式授课,或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现场讲解,或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分析解剖;聘请企业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为学生授课,使每一届学生有 6 门专业课由具备 5年以上企业工程经历的教师主讲;吸纳学生进入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的研究课题或项目开发,全面接受研究方法和开发能力的训练。6、改革传统单一闭卷考核方式,采用笔试、口试、实验报告、课程答辩、小设计、小论文、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等多种考核方式,重在考核学生学习的实际收获和创造性成果,并强化对学习过程的考核。课程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综合确定

5、,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努力和积累。7、与“211”及“985”高校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聘请高水平教师走进试点班课堂,使学生能领略大家风范,增长见识,开拓视野。在实践性环节的设计方面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提升教学设计及组织的水平。五、师资队伍本 专 业 始 建 于 福 州 大 学 建 校 之 初 , 有 着 较 深 厚 的 学 科 积 淀 和 良 好 的 社 会 声 誉 ,整体办学实力在福建省同类专业中居于领先地位,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现有不同学缘结构的教师 24 名,其中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1 名 , 教授 6 名,具有博士学位者 14 人,1 人入选福建省 “百 千 万 人 才

6、 工 程 ”,1 人 获 教 育 部 霍 英 东 青 年 教 师 奖 , 2 名 省 级 教 学 名 师 , 1 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 门省级精品课程(“化工原理”和“化工专业实验” ) ,1 个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本专业教师坚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福州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4 项、一等奖和二等奖各 1 项,初步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教育特色和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化工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清洁化工新技术”国家级“211 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

7、省功能材料技术开发基地,具有良好的研发环境和实践条件,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专业的科研工作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许多项目源自实践又回到实践,多项研究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其中醋酸甲酯催化精馏专利技术为国家示范工程项目,已在福建纺织化纤集团、翔鹭石化、上海石化、仪征化纤等成功完成了工程转化,并向泰国 TPT 石化输出技术,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培养了一批工程实践能力强且学术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本专业长期以来非常重视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本专业相关研究单位近几年来已经完成了多项委托项目(包括技改工程) ,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培养了

8、很多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学院将进一步鼓励年轻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或从事工程科技项目开发和工程项目设计,并争取获得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职称,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学院将通过兼职教师的形式聘请企业高级工程师等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导师,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指导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论文研究等工作。六、管理运行机制1、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培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协调我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制定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和要求。学院成立校企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本学院有关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执行。2、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和设立专项经费,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至少半年的工程实践训练,

9、以加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并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聘请具有较强理论与实践背景、从企业来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兼职任教。3、改变目前以科研项目和发表论文为主的教师业绩和水平评价体系,建立面向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考评激励机制,引导教师进行面向工程实际的教学改革实践,对承担“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教师,在评优评先、校际交流、学习培训、申请教改项目等方面享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权。4、学校对试点班学生的学籍实行单独管理,按各专业培养方案和考核标准,进行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设计环节学分认定,核发毕业证和学位证。5、在校学习期间按在校生要求进行管理,学生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企业学习期间

10、,学生须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学院委派指导教师与企业共同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卓越工程师教育”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通过企业阶段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经验、职业技能、工程创新以及项目管理能力,将毕业生造就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良好素质,能够从事化工过程工程和产品工程的研制与开发、装置设计、生产过程的控制以及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化工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二、培养标准指标体系1 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1.1 工程经验及职业技能1.1.1 工程认知熟悉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熟悉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强化技术,熟悉化工单元设备的

11、操作规范,熟悉标准设备选型和非标准设备设计,熟悉化工生产过程自动控制和安全联锁系统的基本方法,熟悉产品分析的基本方法。1.1.2 工程应用能力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解决生产现场的问题,能够参与单元设备、整装单元甚至整个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1.2 工程探索技能初步1.2.1 过程分析能力能够对现有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具备方案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具备过程优化的能力,能够提出节能减排的初步方案。1.2.2 实验设计、过程模拟与实施技能具备根据设想设计实验并具体实施的能力,具备应用模拟软件进行过程模拟的能力。1.2.3 结

12、果分析与工程化技能初步1.2.4 和国际接轨的能力熟悉化工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各种设计标准,及时了解所从事领域的国际最先进技术。1.3 职业道德规范1.3.1 环保和安全意识熟悉基本的环境法律法规、三废排放标准知识,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敢于负责任,并与世界工程界保持同步。1.3.2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2 工程创新研发能力2.1 工程创新能力2.1.1 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具备获取市场和技术信息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发展动态,及时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动态、新产品的开发等。2.1.2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先进的开发工具如 ASPEN、AUT

13、OCAD、PROCESS 等,具有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能进行新产品开发、设计、新技术研发实施的初步能力。2.2 项目管理能力2.2.1 对项目进展的掌控能力2.2.2 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根据项目需要,组织工程实施或者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小组。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基本能力,富有与团队成员集体技术协同作战的精神和能力。2.2.3 自身提高发展能力适应团队运行、成长和壮大中的各种变迁,初步具备处理和解决矛盾,以及带领一个团队前行的指向和能力的基础。三、培养标准实现矩阵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实现(课程名称或实践环节)学时(学分) 学期认识实习 1 周(1 学分) 3生产实习 3 周(3

14、学分) 71.1.1 工程认知企业工程实践 14 周(14 学分) 7、81.1 工程经验及职业道德1.1.2 工程应用1.2.1 过程分析1.2.2 实验设计、过程模拟与实施技能1.2.3 结果分析与工程化技能初步1.2 工程探索技能1.2.4 和国际接轨的能力1 工程实践能力与职业道德1.3 职业道德规范1.3.1 环保和安全意识化工仿真实习企业工程实践毕业设计企业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1 周(1 学分)14 周(14 学分)10 周(10 学分)32 学时(2 学分)32 学时(2 学分)67、88771.3.2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企业讲座 I 16 学时(1 学分) 72.1.1

15、 把握专业发展方向2.1.2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2.1 工程创新能力2.2.3 自身提高发展能力2.2.1 对项目进展的掌控能力2.2.2 团队合作精神2 工程创新研发能力2.2 项目管理能力2.2.3 自身提高发展能力企业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环境评价生产组织与管理企业讲座 II14 周(14 学分)10 周(10 学分)32 学时(2 学分)32 学时(2 学分)16 学时(1 学分)7、88888四、企业阶段实践课程体系1、 认识实习(1 周)1.1 基本要求1)了解流体输送、传热、传质、分离等化工单元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2)了解生产过程各工段生产工艺流程的组织。4)了解生产过程中的原理、

16、生产控制工艺条件以及影响生产的因素。5)了解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6)了解各工段在组织和管理生产方面的特点。1.2 实习地点福州祥坂污水处理厂、福建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福建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等1.3 实习内容每个工厂安排一天,每天安排如下:1)全厂安全教育(1 小时)2)全厂概况报告(2.5 小时)a建厂史、生产规模、工区规划及布局,各职能科室的设置、企业管理。b生产过程、原料及成品情况。c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产量、产值、成本及利润。d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措施。e重大技术革新成果,生产经验、存在问题、改进方向。f.生产车间概况介绍及工艺流程3)全厂参观(3.5 小时)2、 生产实习(3 周)2.1 基本要求1)熟悉实习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2)熟悉合成、精馏、萃取、聚合、流体输送、传热等单元操作,了解生产过程中主要化工设备的结构、操作原理及材质的选择。3)了解生产过程各工段生产工艺流程的组织,熟悉物料流向及设备、管道、管件的作用、使用场合、选择原则并进行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