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30107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实施栽培金针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 学 士 学 位 论 文人工设施栽培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学生姓名: 阿卜力孜.伊米尔学 号:20110401001 系 部:生命与地理科学系 专 业:生物科学 年 级: 2011-1 指导教师:古丽巴哈萨吾提 完成日期: 2015 年 4 月 6 日 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S THESIS中文摘要摘要:本文以棉籽壳,木屑,麸皮,蔗糖,石灰,石膏,尿素,过磷酸钙为原料栽培金针菇,在不同人工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金针菇的生长,研究不同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关键词:栽培;金针菇;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 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S TH

2、ESISI目 录中文摘要 .I目 录 .II引言 .11.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仪器 .31.3 药品及试剂 .31.4 方法 .31.4.1 不同光照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31.4.2 不同温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31.4.3 不同湿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41.4.4 通风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 .42结果与分析 .53.结论 .5参考文献 .6致谢 .6Comment A1: 表达不够准确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S THESIS0引言金针菇( Flammulinavelutipes) ,又称增智菇 ,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 富,且具有较好的抗氧化 12

3、、抗肿瘤 3药理保健功能,金针菇中含有 18 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 8 种氨基酸占总量的44.5%,尤其以赖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特别丰富,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和健康成长,因此有“增智菇”“聪明菇”之称 4。金针菇 (Flammulina velutipes) 是 一种优质食用菌 , 富含蛋白质 、 氨基酸 、维生素 、矿质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5 , 以 及朴菇(Flammutn) 、 蒜菇素 、 金针菇原素(Flamn) 等功能活性成分 , 具有抗肿瘤 、 调节免疫力 、 促进智力发育 、 护肝等作用 6, 早 已成为人们熟知的保健食品 。此外,金针菇还富含VB 1,VB 2,尼克酸和VC等

4、多种维生素,且富含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可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和胃溃疡 7。 人工栽培金针菇生长周期长, 受环境影响大,产量低、品质差,生产成本较高,对于在喀什栽培金针菇,本人进行了研究,首先喀什的气候条件非常干燥,昼夜差异大,白天温度比较低,春季和秋季刮风太多,这些原因都影响栽培金针菇的清洁环境,而且金针菇对周围环境的条件比较严格,为了栽培金针菇需要严格地控制温度和湿度。所以为了在喀什栽培金针菇必须准备一个能控制温度和适度的一个场所和进行灭菌操作的工作台,要具备一个适合的温度,还需要完成灭菌,接种操作的工作人员,栽培后,菌丝生长和出菇时期的管理,本人以光照,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进行研究

5、,在喀什地区生产金针菇提供理论依据。Comment A2: 为什么用,你用了没有?Comment A3: 培养及全部写在一个标题里,母钟、原种、栽培种分开写。因为可以制成表格。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S THESIS11.材料与方法1.1菌种及来源由喀什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系提供;1.2材料LED光(白光,黄光,蓝光),棉籽壳,杂木屑,麸皮,米糠 ,玉米粉。1.3仪器立式电热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BCM-1000型生物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150A生化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流程原料配制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控制温度培养菌丝开袋套袋吊袋1.

6、3药品及试剂石膏,尿素,过磷酸钙,以上药品由生物与地理科学系药品库房提供。1.4方法1.4.11.4.1不同光照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1.5.1培养基配方母钟培养基:PDA固体培养基(g/L):200土豆,20葡萄糖,水1000hl,18琼脂。PDA液体培养基(g/L):200马铃薯,20葡萄糖,10玉米粉,0.5硫酸镁, 10磷酸二氢钾。原种培养基:A方:棉籽壳50%,麦麸15%,米糠5%,玉米粉10%,杂木屑18%,石膏粉1.5%。B方:棉籽壳62.5%,木屑10%,麦麸15%,玉米粉8%,蔗糖1.5%,过磷酸钙1%。C方:棉籽壳70%,麦麸25%,石膏1%,蔗糖2%,过磷酸钙1%。D方:棉籽

7、壳40%,杂木屑40%,麦麸18%,石膏粉1%,蔗糖1%。Comment A4: 内容?Comment A5: ?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S THESIS2栽培种:配方一:棉籽壳 97%,尿素 1%,石膏粉 1%,过磷酸钙 1%。配方二:棉籽壳 77%,杂木屑 20%,尿素 1%,石膏粉 1%,过磷酸钙1%。配方三:棉籽壳 43%,杂木屑 40%,米糠 15%,石膏粉 1%,过磷酸钙1%。配方四:棉籽壳 65%,麸皮 20%,玉米粉 13%,石膏粉 1%,石灰粉 1%。拌料:按上述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搅拌至半干湿混合均匀,再加水,含水量以61%62%为宜。用手握紧培养料,指缝间有

8、水痕而无水珠下滴,伸开手指能成团,落地即散为标准。若料在掌中手松开就散,表明料太干。装袋:选用宽 17厘米,长 33厘米的塑料袋装配料,料要压实,每袋装配料250g300g,在装好料栽培包中间插入锥形棒打孔,然后套上塑料环,塞上棉塞。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在温度 121灭菌 2h,待 68h后出锅,然后冷却接种: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接种时手和器具消毒,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灼烧消毒,然后把菌种落入栽培包的孔穴中。先把金针菇分别在 LED白光,蓝光,黄光下栽培,观察金针菇的生长状况 1.4.2不同温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耐高温性试验室温连续培养 7天,3035 培养 24h,再室温1.4.3不同湿

9、度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培养基配料培养基配方:配方:棉籽壳 97%,尿素 1%,石膏粉 1%,过磷酸钙 1%拌料:按上述配方比例准备 1000g干料,将原料搅拌含水量为 60%。按上述配方比例准备 1000g干料,将原料搅拌含水量为 45%。再按上述配方比例准备 1000g干料,将原料搅拌含水量为 75%装袋:选用宽 17厘米,长 33厘米的塑料袋装配料,料要压实,每袋装配料250g300g,在装好料栽培包中间插入锥形棒打孔,然后套上塑料环,塞上棉塞。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在温度 121灭菌 2h,待 68h后出锅,然后冷却接种: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接种时手和器具消毒,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灼烧消

10、毒。比较金针菇在三种不同湿度的栽培包中生长的状况。1.4.4通风条件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培养基配料培养基配方:Comment A6: ?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S THESIS3配方一:棉籽壳 97%,尿素 1%,石膏粉 1%,过磷酸钙 1%。配方二:棉籽壳 77%,杂木屑 20%,尿素 1%,石膏粉 1%,过磷酸钙1%。配方三:棉籽壳 43%,杂木屑 40%,米糠 15%,石膏粉 1%,过磷酸钙1%。配方四:棉籽壳 65%,麸皮 20%,玉米粉 13%,石膏粉 1%,石灰粉 1%。拌料:按上述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搅拌至半干湿混合均匀,再加水,含水量以61%62%为宜。用手握紧培养

11、料,指缝间有水痕而无水珠下滴,伸开手指能成团,落地即散为标准。若料在掌中手松开就散,表明料太干。装袋:选用宽 17厘米,长 33厘米的塑料袋装配料,料要压实,每袋装配料250g300g,在装好料栽培包中间插入锥形棒打孔,然后套上塑料环,塞上棉塞。灭菌:采用高压灭菌,在温度 121灭菌 2h,待 68h后出锅,然后冷却接种:按常规无菌操作规程进行接种,接种时手和器具消毒,接种工具用酒精灯灼烧消毒。把栽培包分别放在窗台,柜子里和培养箱观察金针菇在三种不同的通风条件下的生长状况。 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S THESIS42结果与分析 学 士 学 位 论 文BACHELOR S TH

12、ESIS5参考文献1于荣利,秦旭升,宋凤菊.金针菇研究概况J.食用菌学报,2004.11(4):6368.2黄良谁,金群力.我国金针菇产业发件现状与前景展望J.浙江农业科学,2011(6):12523 徐学锋,沈敏,谭明艳,陈小燕.金针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2013(16):4649.4 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93-1945 魏 华.金针菇的营养保健作用 J.食 用菌学报 , 1995, 2(1 ) :59-64.6 黄 年 来 . 中 国 最 有 开 发 前 景 的 主 要 药 用 真 菌 J. 食 用菌 ,2005, 27(1 ): 3-4.7王小琼 1 ,张志军 2 等白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与装备体系研究J. 农机化研究, 2011 年 10 月,第 10 期,236-2448余东华李秀玲 张雷等。人工栽培金针菇的气象条件研究J. 农林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