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作业集(必做)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30071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总论作业集(必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刑法总论作业集(必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刑法总论作业集(必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刑法总论作业集(必做)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刑法总论作业集(必做)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总论作业集(必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总论作业集(必做)(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刑法总论作业集(必做部分)第一章 刑法概述一、判断题1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是 1979年 7月 1日通过并施行的。 ( )2刑法是对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直接给予刑罚制裁。 ( )3附属刑法就是刑法典的附则。 ( )4司法解释,就是由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 )5在对刑法某一条款进行解释时,只能采用一种解释方法。 ( )1立法机关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委任行政机关制定刑法规范。 ( )2在我国,判例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 )3禁止溯及既往原则是立法原则,但不是司法原则。 ( )4罪刑相适用原则是适用人们朴素的公平意识的一种法律思想。 ( )5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

2、基本原则。 ( )1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适用大陆刑法。 ( )2少数民族地区对刑法进行变通或者补充规定后,刑法典在少数民族地区则不再适用。 ( )3对根据普遍管辖原则所审理的犯罪,其实体法的适用根据是国际条约,而不同国内刑法。 ( )4我国现行刑法典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 )5适用新法对被告人更有利时,如果案件未经判决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则可溯及既往。 ( )1刑法明文禁止的行为即为犯罪。 ( )2自然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小,而法定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大。 ( )3大陆法系确立了犯罪的三个特征,即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 )4如果某种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就表明该行为具有犯罪的社会危

3、害性。5只要某种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中的一个或几个要件,该行为就符合犯罪构成,构成犯罪。1客体的基本含义就是对象,因而,犯罪客体就是犯罪对象。 ( )2根据犯罪客体的层次不同,可将其分为一般客体、直接客体和间接客体。 ( )3伪造货币罪的犯罪对象是伪币,行为人通过伪币所获得的非法收入是犯罪所得之物。 ( )4犯罪客体要件是选择要件,可有可无的。 ( )5法益实际上就是犯罪客体,二者只是称谓不同,并无实际变化。 ( )1行为人以不作为的方式故意导致他人死亡的,是不纯正不作为犯。 ( )2危害行为必然造成危害结果。 ( )3遗弃行为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构成遗弃罪的结果加重犯。 ( )4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研

4、究的是对行为与结果本身和行为与结果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 )5认定因果关系则基本上完成了对于刑事责任的认定。 ( )1没有辨认能力一定没有控制能力,没有控制能力也必然没有辨认能力。2已满 14周岁不满 16周岁的人,对故意杀人等特定的犯罪应负刑事责任。3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犯罪主体是否具备特殊身份,只对定罪有意义,对量刑没有意义。5根据刑法规定,单位犯罪一律适用双罚制。21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意志因素不同。2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意志因素是相同的,区别在于认识因素不同。3不可抗力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在于行为人

5、能否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4意外事件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在于行为人能否预见危害结果的发生。5法律认识错误,通常不影响行为性质的认定。1抢劫罪已经既遂,被害人当场对抢劫犯予以暴力反击夺回财物的,属于事后防卫。 ( )2凡是超过必要限度的,都是防卫过当。 ( )3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的罪名,而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罪名。 ( )4正当防卫的条件比紧急避险的条件更严格。 ( )5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不能为了避免火灾对本人的危险而采取紧急避险。 ( )1只要为了犯罪,实施了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就成立犯罪预备。 ( )2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只要犯罪的特定危害结果没有出现,都是犯罪未遂。 ( )

6、3在犯罪过程中,如行为人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成立犯罪中止。 ( )4犯罪中止不可能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发生在犯罪实行阶段。 ( )5被告人胡某与邹某有私仇,某天胡某突然拿刀朝邹的腰部刺去,因邹闪过未刺中,胡某的行为属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 )6某甲为毁坏某乙的名誉而公然诽谤某乙,但当场遭到众人驳斥和指责,某甲的行为是犯罪未遂。 ( )7对于过失犯罪而言,存在成立与否的问题,但不存在既遂与未遂的问题。 ( )8犯意表示也是一种犯罪预备行为。 ( )9未遂犯都是危险犯。 ( )10犯罪行为引起了危害结果即为犯罪既遂。 ( )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当按照其实际参与

7、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 )2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3教唆他人犯罪的,一律按主犯处罚。 ( )4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加重处罚。 ( )5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6两个以上的单位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不成立共同犯罪。 ( )7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 )8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与该犯罪单位成立共同犯罪。 ( )9团伙犯罪是一种独立的共同犯罪形式。 ( )10犯罪集团中的主犯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 )1数罪是指数人犯数罪,而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情况。 ( )

8、2区分一罪与数罪应以行为人的行为个数为标准,行为人实施一个行为的为一罪,行为人实施数个行为的为数罪。 ( )3区分一罪与数罪应以犯罪构成的个数为标准。 ( )4想象竞合犯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而同时触犯数个法律条文的情况。 ( )5某甲基于杀死某乙一家老小的故意,连续实施了数次杀人行为,将某乙一家三口全部杀死,某甲的行为构成数罪。 ( )1刑罚只能由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代表国家适用。 ( )2刑罚适用的对象主要是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人( ) 。3惩罚犯罪是我国刑罚的目的之一。 ( )4刑罚的目的是我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 ( )35特殊预防是指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警戒社会

9、上的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犯罪道路。 ( )1对于一个犯罪行为只能判处一个主刑,不能同时判处两个或两个以上主刑。 ( )2管制的执行机关是劳改机关。 ( )3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服刑期间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情发给报酬。 ( )4对犯罪的时候不满 18周岁的人不能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 )5对犯罪的时候正在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 )6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适用对象是不应该判处死刑的人。 ( )7死缓是我国刑罚中的一种独立刑种。 ( )8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一律不享有政治权利。 ( )9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被害人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

10、 ( )10驱逐出境是适用犯罪的外国人的一种主刑。 ( )1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最低刑以下判处刑罚。 ( )2减刑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内选择比较重的刑种或比较长的刑期处罚。 ( )3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4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5数罪并罚只是指主刑间的并罚,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不必执行。 ( )6社会治安状况的好坏,对量刑有一定的影响。 ( )7关于量刑情节,刑法条文分别规定为“应当”或者“可以” ,前者属法定情节,后者属于酌定情节。 ()8免除处罚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但免除其刑罚处罚。 ()9送子女或亲友归

11、案,如果不是出于犯罪分子的主动,而是由家长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就不能认定为自动投案。 ()10自首是量刑情节中的法定从宽情节,坦白则属于量刑情节中的酌定从宽情节。1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可以由执行机关向任何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 )2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或假释。 ( )3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假释可以不受已实际执行刑期的限制。 ( )4我国刑法上的时效即是指追诉时效。 ( )5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期限为五年。 ( )6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

12、7我国宪法规定的赦免,实际上是指特赦。 ( )8特赦的效力及于罪与刑两个方面。 ( )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特赦,由全国人大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特赦令。 ( )10在追诉期限以内犯罪,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 )二、单选题1刑法是国家的( ) 。A根本大法 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 D重要法规2我国 1997年修订的刑法于 1997年 3月 14日通过并颁布,其开始施行的日期是( ) 。A1998 年 1月 1日 B1997 年 7月 1日 C1997 年 3月 14日 D1997 年 10月 1日3我国刑法由( )组成。A罪状与法定刑 B犯罪与刑罚 C总则与分则 D十章犯罪44

13、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其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A阶级性 B战斗性 C严厉性 D调整维护计会关系的广泛性和处罚方法的严厉性5刑法解释,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可以分为( )。A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B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C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 D学理解释和文理解释6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 。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B维护和巩固统治秩序 C维护社会治安 D维护社会秩序71997 年 3月刑法修订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 )A一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B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C两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D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8狭义刑法是指( )A治安处罚条例

14、 B刑法典 C研究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D研究刑法的科学9刑法的解释方法分为( )A扩大解释和限制解释 B体系解释和历史解释 C文理解释和体系解释 D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10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除了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性以外,还具有( )A强制性 B处罚方法的严厉性 C处罚手段的强制性 D阶级性1下列属于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 。A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 B教育与改造相结合 C改造与教育相结合 D罪刑法定2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司法解释是( ) 。A限制解释 B类推解释 C文理解释 D扩张解释3首次以刑事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罪刑原则的是 ( )A 人权宣言 B法国刑法典 C意大利刑法典 D德国刑法典4我国刑法分则中对故意杀人罪规定了比虐待罪更高的法定刑,这体现了刑法的( ) 。A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责自负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5关于罪刑法定原则及其内容,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与扩大解释,但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B罪刑法定原则禁止司法机关进行类推解释,但不禁止立法机关进行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