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坡乡大坡村小康村建设规划doc修改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30016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坡乡大坡村小康村建设规划doc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坡乡大坡村小康村建设规划doc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坡乡大坡村小康村建设规划doc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坡乡大坡村小康村建设规划doc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坡乡大坡村小康村建设规划doc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坡乡大坡村小康村建设规划doc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坡乡大坡村小康村建设规划doc修改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坡乡大坡村小康村建设规 划 方 案-大坡村村民委员会第一章一、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及基本情况1、大坡乡大坡村平均海拔 1086 米,平均气温 15 .6 度,年降雨量 1000 毫米以上。全年无霜 期长达 9 个月,土壤多为沙壤,适宜水稻、红薯、玉米等农作物生长。 2、自然资源及人口环境 :全村辐员面积 ,18.7 平方公里,辖 7 个村民组、876 户、3871 人。有耕地 3856 亩, 林地 39280 亩,森林覆盖率达72.1。 3、主要物产及经济现状 :我村人少地多,种植业主要以红薯、土豆、玉米、水稻和无公害蔬菜为主,年种植水稻 500 余亩,产量 200 余吨;红薯 300亩,产量

2、 100 余 吨;玉米 1000 余亩,产量 400 余吨;蔬 菜 500 亩,产量 500 余吨。养殖业主要以生猪和小家禽为主,年出栏生猪 600 头,小家禽 10000 只以上。2013 年人均纯收入 4216 元。 4、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状况 :全村公路畅通(一条水泥硬化路、八条泥泞路),100的农户通电,70的农户饮上了安全卫生水,100的农户通电话(含移动电话),村内有摩托车 56 辆,汽车 16 辆。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 99.8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两委班子健全,办公设施齐备,有专职村干部 5 名,村支部现有党员 37 名;全村有特困户 11 户,长期举家外出户

3、16 户。 5、农户住房建设现状 :全村现有砖混住房 148 户、砖木住房 289、瓦木住房 327 户、土墙住房 112 户。 第二章第一节 项目规划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全村的农业基础,优化农业和特色产业布局, 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速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农民劳动技能培 训,全面提升村民素质,增强农民的择业就业能力,努力壮大劳务经济,加大基础设 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提升全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实现村域

4、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五项基本原则。 一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乡生产力, 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二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 新农村发展体制和机制; 三是以人为本、 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 让农民得实惠;四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有步聚、有计划地逐步推进; 五是坚持政府引导、受益群众为主、部门帮扶、广泛调动各方面共同行动的积极性。 统筹五个结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农居环境打造与优质水果、无公害蔬菜基地 建设有机结合;二是与杨梅深加工基地为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相结合;三是与发展星级农家乐相结合;四 是与

5、为习部古镇开发、杨梅深加工基地提供劳务相结合;五是与乡村旅游建设相结合。 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二是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三是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四是处理好整村推进与试点示范的关系;五是处理好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的关系。(三)、目标任务:大坡村小康新村建设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为总体建设目标,力争通过小康村建设,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000 元以上,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特色农产品基地基本建成、第三产业和劳务经济格局基本形成;民居建设特色突出,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建设更加完善,环境面貌得到改变,生态环境和社会

6、更加和谐。第二节 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一、产业规划 1、种植业:引导群众管护好 1250 亩杨梅、1100 亩板栗,2015 年种植优质樱桃 300 亩。 2、养殖业:全村发展养羊户 20 户,种植优质牧草 200 亩,每户每年出栏商品羊 20 头以上。按照“一村一品” 、突出特色的要求,对接重庆市场,根据本村实际,种植生态蔬菜 500 亩以上。发展生猪适度规模养殖户 10 户,种植优质牧草 50 亩,规划每户每年出栏商品猪 10 头以上。 3、劳务输出:加大劳务培训力度,为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务工人员。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村道建设:(1):河扁到岩上 1.3 公里的通组道路硬化。(2):大

7、坡卫生院到下寨 2.8 公里通组道路硬化。(3):闷滩坝到杨柳 3.9 公里通组道路硬化。(4):前进到小寨门 2.1 公里通组道路硬化。(5):黄桶岩到永红 2.9 公里通组道路硬化。(6):鹅旱颈到蛇家狗 4.1 公里通组道路硬化。(7):埂上到老安全 1.8 公里通组道路硬化。(8):河包桥到黄桶坝 1.4 公里通组道路硬化。硬化公路共 20.3 公里。按照县小康办相关标准,需建设资金 507.5 万元,其中申请上级解决 406 万元,群众自筹 101.5 万元。2、实施人蓄饮水工程 :抓住贵州省实施农村安全饮水的机遇,2015 年着力岩上、建国、前进、永红、朝阳、安全六个村民组、516

8、 户、2675 人的人畜饮水工程。三、民居建设与改造 :坚持适当集中、统一规划、按图施工的原则,突出黔北民居地方风貌。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以“四改三建”为主要内容,改造民居 200 户(其中土墙危房改造 112 户、瓦木危房改造 76 户,面上改造 12 户),建沼气池 10 口,硬化连户路 17.2 公里。第三节 优质干果、水果产业发展规划一、有利条件:大坡村现有杨梅 1350 亩、板栗 1100 亩,分布于全村 7 个村民组,由于多年 来,缺乏管理技术,果园效益发挥不好,同时我村现有空闲地较多,还可大量栽植, 建成基地,且目前市场前景看好。 二、发展思路 :一是对过去老品种进行改造,移栽新的

9、品种,改良劣质水果,使老树结新果。二 是加强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水果生产水平,增加水果产量和质量。三是建立多种销 售渠道,拓展销售市场。四是新发展樱桃 300 亩,使之尽快发挥效益。 三、建设目标:2015 年对现有杨梅 1350 亩、板栗 1100 亩进行有效管理,力争产量达到 1.5 万公斤,实现产值 30 万元。新发展优质樱桃 300 亩。 四、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水果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农户自筹,争取农业项目给予适当补助。2015 年果园有效管理投资 15 万元,可实现产值 30 万元,投资 10 万元,建 300 亩樱桃种植连片基地,促进全村水果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五、对策措

10、施 :一是组建以村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水果生产领导小组,强化领导力量。二是聘请县委党校的专家级农牧局水果种植技术员,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水平。三是按照生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提高产品品质。第四节 第三产业及劳务输出规划一、有利条件 :大坡村地处习水北部山区,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导致大量劳动力闲置,村民致富愿望十分强烈,为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 2、发展思路 :一是搞好宣传发动工作,鼓励闲置劳动力外出务工。二是尽可能地搞好服务,计划从 2015 年起,每年培训 100 人以上,为各类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务工人员。 三、实施步骤 :规划每年输出劳务在 600 人以上。第五节 民居建设规划一、

11、建设思路 :坚持整体规划、分批实施,因户制宜、突出特色,综合治理、提升档次,体现简洁、朴实、大方的传统民居特色,展示山区农村特有的山水园林风光和民居民俗个性化风格。 二、建设内容 :以实现“五通”(通电、通邮、通互联网、通自来水、通公路),“五有” (有美观漂亮的房屋,有整洁卫生的厨房,有功能齐全的圈舍、有一个硬化院坝、有星级农户标志), “五个一”(有一个经济园,有一个主导产业,有一个劳动力转移, 有一人参加技能培训,有一个明白人)为主要建设内容。 三、建设目标及步骤 全村纳入规划建设民居 261 户,其中 2014 年已建设 7 户,2015 年建设 200 户,2016 年完成 54 户

12、。 四、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发动。 成立村小康新村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新村建设的组织领导、 督查指导;村党支部“一把亲自抓,抽派得力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分片包干抓建。 以村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户,逐户宣传发动,逐户规划落实,统一思想,鼓舞干劲,增强干群艰苦创业、自建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定点帮扶。统一安排,把县、乡两级有关部门定点帮扶到户,抽派精干得力人员驻户帮建,包指导、包进度、包质量、包成效。三是创新机制。按照“农户主建,信贷扶持,项目引导,部门帮扶,适当奖补” 的投入原则,落实配套激励政策,整合项目资金,积极协调小额信贷等,多渠道筹措 建设资金。四是强化质量,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狠

13、抓关键环节,严格建设标准,专人把关,精益求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 打造精品工程。五是注重管理。 树立用小钱办大事的理念, 切实加强资金(物质)监管, 专款专用,专管专供,控制总体预算,确保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全部投入到新村建设中去,保证工程建设的进度。第六节 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项目规划一、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村公共服务和文化体育设施,重点解决交通、通讯、和治污工程,对全村村道路实施整治,完成人畜饮水工程。 二、村公共服务规划 :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技能化工 程, 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造就一批有文化、 懂技术、

14、 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加快村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展。紧紧围绕乡村旅游、生态蔬菜两大主导产业,培养 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经纪人,鼓励农民参加成人职业教育;使青壮年 农民都能掌握 13 门实用技术;对获得“绿色证书”的农户给予产业发展和项目扶 持,引导广大农民加快向知识型、技能型和专业型转移;规范建立杨梅、养羊、生态蔬菜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闯市场,加速农产品向商品的转化过程。 积极发展全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面,加快形成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全乡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贫困人口救助制度,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

15、助政策,建立健全农村体育服务网络,逐步增加体育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易于广泛参与的各类体育健身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 深入开展全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开展信用村、信用户、 “星级农户”创建工作,实施以公民道德纲要、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着力提升 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引导他们依法参与民主管理,履行应尽义务,维护自身权益。 三、村组织建设规划 :按照基层组织标准和要求,完善村民活动阵地建设,健全村两委班子,加强村班子战斗力。一是制度建设规范化。将村“两委”工作制度、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 民主生活会制度、 民主

16、议事制度等统一制作上墙, 规范村两委的工作职责。 二是村务公开规范化。规范永久性公开栏,全面推行村务公开经常化和村务公开日制度,对村两委工作动态、收支情况、产业发展、治安状况、民政救济等涉及群众切身利 益的事项进行定期或专项公开。三是服务功能规范化。建立健全村图书室、电教室等 配套设施,结合远程教育,激活村级阵地的服务功能,对广大群众开展法律法规、农村实用技术、文教卫生知识培训,为群众提供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和咨询窗口。 四是配套设施规范化。配备日常办公及生活所需设施设备,为村干部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转变村干部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密切干群关系。按照“依法治村、 民主管村、科技兴村”的内容和总体要求,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积极推行一事一议, 全面实现“阳光村务” ,大力开展“村民自治模范村”创建活动。 抓村组两级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村组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 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组干部;改进管理办法,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管理,将工作绩效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