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9959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期中语文测试一、 积累与运用1、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2 分)A、徇职(xn) 以讹传讹( ) 拈轻怕重(nin ) 圩堤( wi )B、矜 持(jn ) 矢志不移( sh) 弄巧成拙(zhu ) 斟酌(zhn)C、衣钵(b) 不假思索(ji) 循规蹈矩(j) 易帜(zh)D、鄙薄(b) 劫后余生(ji) 麻木不仁(rn) 籼稻(xi n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在学习上,我们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麻木不仁 。B、他意志坚强,遇到挫折总是不以为然,敢于迎难而上。C、作为家长,他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教子可谓 良苦用心。D、

2、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过问啦。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2 分)A、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B、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C、报刊上使用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D、通过学习王力的谈语言一文,使我们对如何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有了新的认识。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2 分)A、 北京喜获 2008 年奥运会主办权一文真实地再现了中国申奥成功的历史瞬间以及投票表决前后具有深远意义的相关事件。B、 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当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梁启超,选自饮冰室全集 。C、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

3、论证、比喻论证是常见的论证方法。D、标题、导语、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植物是没有“情”的,更别说“智”了。 还有,我们常常把失去记忆、没有什么行为能力者称为“植物人” 。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句话说的就是草木的无情。 在神奇的植物世界,许多植物为了生存,不仅能“看” ,能“睡” ,还能“吃” 。 然而,随着科学家植物研究的逐步深入,他们惊奇地发现植物不但有“情” ,而且还有“智”呢。A B C D6、下列对名著情节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A、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

4、,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B、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事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摆弄玩具。C、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显示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D、 格列佛游记是美国的斯威夫特所著,文中的主人公格列佛和鲁滨逊一样,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7、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消息内容。 (2 分)小规模试行一年的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将全面推行。新闻出版总署、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八部委 4 月 9日联合下发通知,将于 4 月 15 日起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行防沉迷系统,并将全面

5、实施。该系统将只针对未成年人,以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游。这是迄今国内治理网络游戏最重要的一个举措。8、下面对古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立业的情怀。B.这首词通过“塞下” 、 “长烟落日” 、 “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C.“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D.“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

6、无计。 ”,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9、文言诗文默写填空。 (12 分)(1)从今若许闲乘月, 。(2)布衾多年冷似铁, 。(3) ,将军白发征夫泪。(4) ,青山郭外斜。(5)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突然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两句诗“ , 。 ”就包含了这个道理。(6)苏轼在浣溪沙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但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 。 。(7) 记承天寺夜游中用比喻描写庭院月色的句子是: ,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7、。 (10 分)(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解释下列句子

8、中加横线的字词(2 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佁然不动: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2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 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两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4 分)(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 1316 题。 (12 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

9、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3. 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 (2 分)14. 在这段文字中,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 句,侧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 句,表达方式是议论的语句是第 句。 (填序号) (3 分)15. 选文中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手法?这样论证的好处

10、是什么?(4 分)16. 如果把划线句子改成:“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 分)(三)阅读选文,完成 1720 题(10 分)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一直到我五岁,母亲才肯相信当初医生所说的话我永远不能说话了!母亲没有任何表情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她觉得我除了不能说话之外,并没有其他任何缺陷八岁那年,母亲听村里的人说,“冲喜”也许能让我说话,正好又凑上“八”这个吉利数,就打算办回酒席为这事,本来生活就很艰苦的家里爆发了一场大战最后,母亲和父亲把财产分割了,两头猪,一人一头母亲二话没说,叫人宰了那头养了将近一年半的大肥猪,摆了几十桌,请了

11、很多人看到人们碗里满满的都是肉,成心里忽然有些疼痛我知道,那是母亲每天起早贪黑劳作的结果啊!那天,我使尽了全身力气,也没有叫出“妈妈”两个字。日子依旧平静地过着,我还是不能说话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一直不愿把我带到田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再三“央求”,母亲才带我来到田野。田野一望无际,远处是一些树,近处是瓜地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最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田埂上,一些不知名的小草繁茂地生长着,里面还星星点点地夹着开黄花的蒲公英这场景真的叫人很爽快。母亲把我安置在一块宽宽的田埂上,叉把头上那块血红的头巾摘下放到我手里,然后告诉我,待会儿要是听到她叫我,就举起头巾这时,我才明白母

12、亲不带我来田野是怕我走失。微凉的风中,母亲朝着深深的田野里走去,每隔一会儿,母亲就要大声地呼喊我几次,我马上就把那块头巾举起来母亲站在阳光下努力搜寻,直到看见那块血红的头巾在汹涌的绿色中摇荡,她才迅速地弯下腰,继续劳作。后来,我看到远处的水塘,想起村里小孩儿手里提着大鱼的情形,顿时心动不已于是,我翻下田埂,朝着河塘走去。我蹲在河塘边,呆呆地看着手指般大小的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啊!我学着记忆中那些小孩儿的动作,用双手去捧,结果一无所获我有些无奈,又有些恼怒,心想,一定要找一个宽大的、能漏水的东西来。我揉捏着母亲的头巾,有些紧张,可一想,这么好的天气,反正是可以晾干的,就双手撑开头巾向水中放去看着

13、那些鱼儿在头巾里跳动,我的心里乐开了花,我暗自感谢这头巾,嘴角不自觉地浮现出笑意。正当我开心到忘乎所以的时候,母亲的呼喊声叉传来了我不敢将沾满污泥的头巾举起来,心想,母亲呼喊几声后,应该就不会管我了吧于是,我屏住呼吸,静静地耗着哪知道,那几声呼喊一过,母亲见我仍没把头巾举起来,就立即停止劳作,奔上田埂,呼喊声也逐渐变得焦急而凄厉,一声接着一声。(11)我心里万分紧张,不知所措我很想告诉母亲我在这里,不用担心,可我叫不出来我想要把头巾举起来,可又怕母亲会责罚我。(12)母亲的呼喊声在寂静的田野里越发悲切了,明显地转向哭腔!我再也忍不住,猛地抓起头巾,一股脑儿地把小鱼倒进水里,拼命摇动那血红的头巾

14、,同时“啊啊地大声叫着,我只想让母亲知道我在这里一切都好,只想让她听见后回去继续安心劳作。(13)没想到脚步声、藤草和人的刮碰声响了起来,急促而杂乱,母亲几乎是疯狂地朝着我的方向飞奔而来。(14)突然,“扑通”一声重重的闷响!(15)我猛地站起身来,迅速拨开草丛:跌倒在泥泞中的母亲,正吃力地向上爬著暴露在外的双手和胳膊被划出一条条血痕,混和着汗水的头发凌乱她贴左脸上,母亲就这么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16)我激动万分,紧紧抱住母亲“啊啊”地大哭起来母亲一边用沾满泥土的双手替我擦着泪水,一边安慰着我。(17)从那以后,我终于知道,生命里不管遇到何等诱惑与伤痛,都要在母亲的第一声呼喊后,迅速地举起那块血红的头巾因为,这能让母亲少走些泥泞的路;因为,这是对母爱最简单的回应。17.请阅读选文一段,完成下面表格。(2 分)段落 12 1316母亲带我到田野 母亲怕我走失呼喊我,我用头巾回应A 母亲呼喊、寻找我,我终于 回应B18.选文第段在结构方面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2 分)19请简要回答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2 分)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20.请简要回答选文第段划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4 分)三、 写作(40 分)在我们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事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