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73900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改革需要更多宽容高考的改革,一直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做艰难的平衡,是在做一道难解的改革试题千呼万唤,以高考改革为核心的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出台了。中央决策高考问题,正显示出这一改革之重要与重大。中国是一个“考试大国”,以高考为代表的招生考试制度,在选拔优秀人才、维护社会公平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惟分数评价的招生制度在保证公平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选拔上科学性不足的问题,引来一定的批评与争议。其实,近 30 年来高考改革从没有停止过,只是之前的很多改革,都是局部“手术”,或者是考试改革,如 3+X、文综理综等,或者是录取改革,如加分、自主招生制度等。此次高考改革方案,是第一次从计划编制,到考 试、

2、录 取、管理等全方位进行系统化设计的改革,这也是方案最可贵的一点,系 统考虑才可能达到最大公平与最大科学。从整个方案看,有两个思路是很清晰的。首先,调整衡量人才的“尺子”,最大可能地实现科学选拔人才。这一点一直是高考改革的焦点与难点,也是长期以来高考被诟病的核心。新方案中,无 论是在考试环节,成绩由高考与学业水平考试两部分组成,后者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三门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还是在录取环节,强调综合评价,逐 渐取消分批次录取, 过渡到一次录取,都是为了形成既具个性又全面的评价机制。但这把尺子无论怎么改,都不能也不应影响公平这条底线,这也是我国现存高考制度的优势与根基。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从招

3、生计划编制开始,就强调要根据报考人数等因素合理制定计划,严格控制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比例,并向西部与落后地区倾斜。 这一做法,应该说是从根本上确保社会各个阶层的机会公平,也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去化解异地高考这个社会难题。对此,方案还提出了明确的可考核目标,即把 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目前的 6 个百分点的差距,到 2017 年缩小到 4 个百分点。在考试上,明确提出从 2015 年开始逐渐扩大使用全国统一命题,在目前全国地方23 张考卷的背景下,实际是在确保命题水平与尺子的统一性。在录取制度上,减少加分项目、改革自主招生,也是为了确保公正。在 录取的 过程中,建立录取申诉制度,并明

4、确要求 2015 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 实际上这是要求校长对录取结果永远负责。在监督上,除了行业监督外,特 别提出了社会监 督,以及“阳光工程” ,把所有能公开的都全部公开,置于人民监督之下。高考是教育的“指挥棒”,高考改革本是一个教育问题,但在中国这个高度关注子女教育的国家,高考改革就直接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因此,高考改革注定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同时,高考的改革,一直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 做艰难的平衡,是在做一道 难解的改革试题。修改衡量人的“尺子”,试图让尺子更科学、更宽、更柔的同 时,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尺子的刚性,增加了舞弊的空间与风险, 带来公平性的风险。但是 过度强调公平性,则强

5、化了惟分数在选拔人才上的科学性不足。高考改革启动以来,社会各界的很多观点几乎是对立的,比如全国实行统一考试、 统一分数线录取,或者主 张学习美国,把招生权下放给学校,综合评价录取。无 论哪一种主张,都有其道理,只是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做好艰难而谨慎的平衡,两利相 较取其大,两害相较取其轻。正因为是如此艰难的抉择,可以预见,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可能会引起各种非议与批评。但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作为一项复杂的重大政策,能迈开步子,就是一个胜利。我们期待相关部门在一些非议面前敢于担当,也期待社会各界 对包括高考改革在内的所有改革给予宽容和支持。人民日报今日谈:高考改革,关键的第一

6、步陈 凌2014年 09月 05日 05:33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原标题:高考改革,关键的第一步(今日谈)“看见太阳,你就把阴影甩在脑后了。 ”一位孩子高考落榜,父亲这样安慰他。 9 月4 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 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公布,合理的制度设计、科学的改革谋划,应该可以让 更多孩子和父亲告别阴影。改革开放之初,恢复高考成为多少人命运的转折;新一轮改革大潮起势,高考的改变同样牵动人心。不仅是因 为这一改革能减少城乡教育差距、缓解唯分取人弊病,更因为它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从高考到中考、从高校到中小学、从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从考试方

7、式到教育理念,改革不断推进,必能真正改变更多人命运的辙痕。而这一步,也与更多改革息息相关。异地高考在大城市的突破,仍需户籍制度改革助推;城乡孩子要站上同一起跑线,仍需收入分配改革发力。“ 牵一发需动全身”,教育改革的基础性、系统性、复杂性,正折射中国改革的艰辛;而教育改革的突破,也就更能体现改革者的勇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考试招生改革迈步,中央重视、社会期待、群众支持。相信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的青春将“甩掉阴影、看见太阳”,拥有更好的未来。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诚信是金2014 年 09 月 05 日 09: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人以诚立

8、身,国以诚立心。诚信作为一种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古往今来,诚信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运行规则,是社会 进步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当代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 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期。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观念,诚信缺失、道德失范问题已成为社会公害, 严重 损害经济健康发展,影响社会正常秩序,扰乱人们心灵世界。可以说,无论对个人、企业,还是对社会、国家,诚信都是无价之宝。对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品德。中华民族向来推崇 “诚外无物”,视诚信为千金不易的可贵品质,正所谓“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对诚信的 执着与坚

9、守,已深深熔 铸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因子。千百年来,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广 为流传,“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人们心向往之、行践履之。“诚信农妇”武秀君、“ 信义兄弟”孙水林 孙东林、“油条哥”刘洪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件件感人的事迹,生 动展现了当代中国人以诚立身、守信践诺的精神风貌。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不管 环境如何变化,诚信永远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永 远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面 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和诱惑,每一个人都应该重信守诺, 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 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充盈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空间。对企业而言,诚信是黄金资产。市 场

10、经济是信用 经济、契 约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诚信是其生存发展的“通行证”,是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百年老店同仁堂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以诚信铸造金字招牌,历经沧桑而常青不衰。“晋商”“徽商 ”以信用为上,各 领风骚数百年。今天中国的电子商务,每日达成上亿笔网上交易,每笔交易都是信用在流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那些 诚信经营的企业,客户主动上门、银行主动上门、合作伙伴主 动 上门,优质资源汇聚,发展如鱼得水。反观那些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企业,即使逞一时之势、得一时之利,也终将因信用“亏空”而被淘汰出局。现在,注册一家企业门槛很低,但要发展壮大,信用的 标准不

11、能降低,必须坚持以诚兴业、信誉至上、履约践诺,擦亮企业的诚信“名片” ,靠信誉打造品牌、占领市场,赢得发展优势。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公序良俗。“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诚信是社会关系的无形纽带,没有诚信这个“ 结” ,社会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散落一地。近年来,社会上各类失信现象屡屡发生,加重了人们的戒备心理, 买东西怕挨宰、捐钱怕被侵吞,与陌生人交往怕上当,就连面对老人摔倒也害怕被“讹”而不敢扶。诚信是社会和谐和睦的基本前提,是社会顺畅运行的润滑剂。现在,我国市场化、城镇化进 程加快,正在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 ”转变 ,经济社会交往常常在陌生地、陌生人之间进行,对社会诚信的要求更

12、高、标准更高。增强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面。对国家而言,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国家的诚信形象、国民的诚信品格,是重要的软实力。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 发生历史性的变化,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分量越来越重,除了综合国力蒸蒸日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 们重情义、讲诚信。国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相待;事不分亲疏,一律以理服人。中国作出的承诺、答应的援助,一向说话算话,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现在,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经济社会交流更加密切。加强诚信

13、建设、打造诚信中国,对于深化国际贸易和交往、 树立国际品牌和声誉, 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加强诚信建设关键在于制度化。诚信精神的树立、诚信风尚的培育,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但仅靠道德教化、叩问良心是远远不够的。加 强诚信建设,必须用制度保驾护航,把道德伦理的柔性规范与制度法律的刚性约束紧密结合起来,实现诚信建设制度化常态化发展。今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公布失信被执行人“ 黑名单”,效果立竿见影。那些“老赖”不仅曝了光、丢了脸, 还坐不了 飞机、 贷不了款,半年之内就有万名“老赖”主动还钱,这就是制度的威力。制度是全方位、多 层面的,基 础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关键是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前不久,国务院颁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中央文明委出台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贯彻落实好有关要求,大力推进诚信制度化建设,构建起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建设诚信社会、诚信国家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人民日报 ( 2014 年 09 月 05 日 04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