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6篇 马说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42724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6篇 马说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6篇 马说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6篇 马说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6篇 马说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6篇 马说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6篇 马说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中考面对面】2016年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1 第16篇 马说复习课件 新人教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 16篇 马 说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 词语解释 (1)然 后有千里马 然 【 F】 : (2)祇辱 于奴隶人之手 祇: 辱 【 F】 : (3)骈 死于槽枥之间 骈: 这样,如此 只是 屈辱、埋没 两马并驾 (4)不以千里 称 也 称 【 F】 : 2. 句子翻译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和普通的马 )一起死在槽枥之间。 文中的 “ 伯乐 ” 和 “ 千里马 ” 各喻指

2、什么? “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著称 “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突出才能的人。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运用了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 第二部分 食马者的无知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 词语解释 (1)一食 或 尽粟一石 或 【 F】 : (2)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3)

3、虽有千里之 能 能 【 F】 : (4)才美不外 见 见: (5)且欲 与常马 等 不可得 且: 欲 【 F】 : 等 【 F】 : (6)安 求其能千里也 安 【 F】 : 有时 通 “ 饲 ” ,喂 才能,能力 同 “ 现 ” ,表现 犹,尚且 想要 等同,一样 怎么,哪里 2. 句子翻译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 出来。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 3. 句子朗读节奏 ( 1)马 之

4、千 里 者,一 食 或 尽 粟 一 石。 ( 2)且 欲 与 常 马 等 不 可 得,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 / / / / / / / 第三部分 食马者的愚昧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词语解释 (1)策 之不以其 道 策: 道: (2)食之不能尽其 材 材: 用鞭子打 正确的方法 通 “ 才 ” ,才能,才干 (3)执 策而 临 之 执 【 F】 : 临: (4)其真无马 邪 邪: 2. 句子翻译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

5、才能。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拿着鞭子站它跟前说: “ 天下没有千里马! ” 握、拿 面对 表疑问,相当于 “ 吗 ” 3. 句子朗读节奏 策 之 不 以 其 道,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4. 文意理解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这句话与原文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 相比标点符号发生了变化,请说说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原文是反问加感叹,语气强烈,表达了对不识千里马者的讽刺及千里马被埋没的愤懑之情。后句是一个反问句,语气不如原文强烈,抒发的感情也不如原文浓烈。 / / 全文梳理 【全文中心】 本文通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

6、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文意理解 尽其才?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 示例:在当今社会,人才要脱颖而出,一是需要自身拥有一专多能的特质,二是需要拥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三是需要能够引导、挖掘自身才能的正确方法和关键人物。 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需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只要是 “千里马 ”,才能就会施展出来。是金子总会发光 , 只要自身有实力,不论什么条件下都能施展自身的才华。 金题演练 一

7、、 ( 16预测) 阅读马说,回答后面的问题。 ( 10分) 1. 解释下列句子中标色的词。 ( 4分) ( 1) 食 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2)且欲与常马 等 不可得 ( ) ( 3)策之不以其 道 ( ) ( 4)执策而 临 之 ( ) 通 “ 饲 ” ,喂 等同,一样 正确的方法 面对 2. 用 “ /”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2分 )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意思。 ( 2分)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4.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看似写马,实则喻人。文章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讽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 2分) 讽刺了当时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