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6785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宁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洛宁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洛宁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洛宁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洛宁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洛宁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宁一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 宁 一 高 中 综 合 实 践 活 动 课 程 实 施 方 案 (试 行 )根据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 、 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的精神,结合我校高中课改实际,特制定本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并被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设置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主要由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大板块构成。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

2、社会责任感的重大举措,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是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教学领域的具体体现,对于有效改善课程结构,丰富课程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将发挥独特的作用。一、课程目标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形成具有关注人生、社会和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活动是课题研究或项目探究活动,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基于自身兴趣,主动地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调查、观察、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开展研究,从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研究性学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研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将各种富有时代感的主题,如环境教育、价值观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文化与多元文化等内容都可以不

4、断的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活动之中。研究性学习特别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性实践活动,它的目标定位与一般的学科教学目标既有一定联系,又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培养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2)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3)学会沟通与合作。(4)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5)增强社会责任感。(6)激活各种知识,学会综合运用。2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学生在本社区的集体或个人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关心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进一步了解

5、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总之,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道德意识和能力。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最具体验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和大自然,去感受生活、考察社会、体验人生、探究自然、完善自我。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国防、劳动、法制、环保、历史等多方

6、面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关心可持续发展,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并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二、课程内容(一)研究性学习活动主要指独立于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即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采用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考察报告等方式。其内容包括:研究性学

7、习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实施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第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自然科学在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领域方面的应用。可研究的内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与开放利用、天文地理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第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涉及对社会发展、政治制度、思想道德观念、法律制度、人口科学、文化演变等问题的研究。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社区管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贸易与市场研究、乡土文化研究、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文化

8、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第三: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的开发与实施以学生为核心,实现三种关系的整合,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二)社区服务参加学校或家庭附近所在社区的各种公益活动,其内容包括:为社区成员进行生活服务、家政服务;社区管理服务;社区劳动和各种义务活动等。1社区文化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

9、、科普活动、电脑培训、助学帮困、拥军拥属、文娱活动等。 2社区环境建设:参加社区内力所能及的物质文明建设活动,如环保卫生、绿地领养、社区学校辅导、板报橱窗制作、交通秩序维护及其他志愿活动等。3见习社区干部活动:调查社区社情,参与社区规划,提出社区建设合理化建议,体验社区干部工作。4志愿者活动:在学校建设的志愿者基地,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活动。(三)社会实践指广义的社会实践,包括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其内容包括: 1军训: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和纪律的养成教育,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2校内自我服务性劳动:培养生活技能和主人翁意识,如日常劳动卫生工作、日常生活技能竞赛活动和值周班制度;3德育基地活

10、动: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建设法制教育基地、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科技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现代工业教育基地,定期组织观察、调研活动;4学校传统活动:如艺术节、校运会、成人仪式等;5社团活动:参加 12 个团委、学生会社团部登记的社团活动,或参加学校中学生团校、业余党校学习等。三、课程管理(一)组织建设学校非常重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工作,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从整体上布置、协调、管理、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专设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1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组 长:张春明副组长:王建华、郭良、王小武、陈华杰成员:各年级各班班主任职责如下:(

11、1)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2)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时、师资配备和教学(或活动)场所。(3)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指导。(4)建立学生“综合活动实践课学习档案袋” 。(5)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考核。(6)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课题成果进行评价,并进行学分认定。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工作小组成员:组长:陈华杰组员:各班班主任、课程教师、课题指导教师职责如下:(1)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日常管理,确保每位学生参与课程。(2)对学生加强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3)协助教务处建立“综合活动实践活动档案管理” 。(4)审定课题或活动计划。(5)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6)对学生的学习

12、成果进行评定。(二)制度保障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学校对已有的部分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如逐步将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业绩纳入年度考核和各级评比中,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情况纳入学年先进评比和毕业考核中,实现以制度驱动课程实验,以制度保障课程顺利实施。(三)资源保障从硬件设施上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行政班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运动场和校外基地、社区等,可以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进行交流工作。从人力资源上看,学校高中部拥有一大批各有所长、一专多能的骨干型教师,他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富有改革创新精神,业务扎实过硬,而且具有前瞻开放的思维,为学生开展

13、研究性学习进行指导,提供了人力资源。从科研资源上看,我校已经为新课程的实施,作了前期的一些工作,还特聘了台州一中的省特级教师陈征燕老师为我们做了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讲座,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一步开发和实施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四、课程实施(一)研究性学习1课程安排按照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的要求,研究性学习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高中三年内学生须完成 2 个课题的研究,其中高一完成 1 个课题;高二、高三完成 1 个课题。学校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课程教师,组建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教师队伍, “全员参与指导”是确定指导教师队伍的基本措施。2组织形式(1)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程的实

14、施,在课程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生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每班组成 56 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2)根据实情小组确定课题,选择合适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3)每位指导老师一般指导 23 个研究性学习小组。(4)小组推荐小组长一名,组长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安排具体分工,明确任务。3实施研究流程31 课程实施流程图:预备介绍、理论指导阶段(1)理论指导对于一个只是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来说,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刚开始我们不能急于让学生直接研究,而给他们提供一些当前学科知识的背景和教会他们如何进行科研的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初始阶段先上理论课(高中研究性学习基础) ,理论课由理化老师完成,须

15、向学生讲完下列内容:研究性学习意义和如何选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开题报告、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课题的结题与展示。在此同时,班内先成立各个研究小组。小组的成立应以自愿的原则,但也要有指导老师的参与。小组规模保持在 810 人左右,每班在 56 个小组。原则上不鼓励单独个人的研究小组。学校向家长发出有关研究性学习的信函,介绍高中学分制的内容和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在新课程中的地位,让家长了解研究性学习,并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2)教师出主题,学生选课题发动高一年级全体教师为“研究性学习”出主题,每个老师必须在第五周前提供两个主题(或课题)到教务处。教务处将收集的主题(或课题)进行筛

16、选后制出“主题集” ,然后在校内展示主题集,供学生参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教师提出的主题,再根据主题的指引,在此主题目的领域内选出较为创新的、较有层次的课题。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申请表 ,以便于学生开题。同时我们也鼓励同学自己提出课题,形成课题组,然后针对课题特点,选择指导老师。(3)指导老师评审课题,研究学生开题报告学生首先在组内讨论、班内进行同学间评审的方式,初步删除一些不合格课题。指导小组然后根据学生提出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依据对申报的各个课题进行评议。对于不能通过评审的课题小组必须重新选题。评审通过的课题,则由各个小组着手设计研究方案和填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名称、课题背景、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小组成员及分工、指导教师、研究目的与计划、活动步骤、活动场地与器材、报告预期成果等)。研究方案的设计可以在指导教师的参与下进行,指导教师及时指出其中的问题。开题报告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实物投影,多媒体展示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