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67275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社会实践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社会实践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社会实践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社会实践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实施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临晋中学高二年级一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实施方案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科目,是国家规定、学校自主开发的每个高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共八个必修学分。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结合年级组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教育要“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 贯 彻 落 实 科学 发 展 观 ,遵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根据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赢得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全面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与发展,切实优化学校师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的探究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的体验

2、,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二、组织机构组 长: 符金锁副组长: 刘朝锋组 员: 刘广斌 闫 琦 马利文 刘 敏 张开阳 王玉楠郝晓丽 王益萍 李进军 钟百胜 尹敏荣 侯和平各班班长 各班团支部书记三、课程目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指出“社会实践主要通过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等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学会分享、尊重

3、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社会实践1.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22.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3.使学生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4.培养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社区服务1.使学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并在社

4、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区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三、组织实施(一)组织机构组 长: 符金锁副组长: 刘朝锋组 员: 刘广斌 闫 琦 马利文 刘 敏 张开阳 王玉楠郝晓丽 王益萍 李进军 钟百胜 尹敏荣 侯和平各班班长 各班团支部书记(二)活动形式社会实践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主任负责统筹和管理。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每组至少由5人组成,由小组长负责。社区服务以志愿服务小组、学雷锋小组等为主要活动单位,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

5、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自主安排须征得家长同意,每个小组至少由5人组成。 3(三)基本要求 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感悟生活的过程。 2.落实活动规范,保证严肃性和真实性。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做到任务、实践点、指导人员、责任人四落实。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结束后,要如实填写学生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登记表。注意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原始记录。 3.注重态度考察,重视过程体验。重在考察学生的参与能动性

6、和真实体验。4.增强安全意识。在组织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5.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开展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量力而行,讲究诚信。(四)实施的基本步骤(1)制定实施计划。年级组要与教师、学生、社区机构相关人士通力合作,协商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以备活动时参考。(2)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是学生将社会实践经验转化为学习心得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凭借学习日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思,以提升批判能力。常见的反思方法包括:小组讨论、撰写心得或感受、举办庆典或演讲分

7、享等活动。反思活动可要求家长、社区机构相关人员以及服务对象等参加。(3)评价学生的活动表现,给予学分。教师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评价,社会实践的评价以是否参加为依据,没参加活动或时间不足的不给予学分;社区服务的评价要以相关的服务证明为依据。四、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发挥4着导向和监控作用。通过评价可以及时指导和帮助师生改进教与学的活动,还可以反映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管理的观念与水平,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 )评价的原则1参与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强调课程计划规定的课时活动量的参与情况和参与态度的考核,同时重视学生

8、自我评价并自觉参与评价。2过程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3综合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由三个部分组成,而各部分的教学目标又包含各自的认知、情感、技能和能力等要求,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4激励性原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勒厂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力的发展。(二)评价的主要内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对学校课程管理的评价。1.对学生评价的内容及要素学

9、生的态度。学生参与状况、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的态度与精神。为使学生乐于投入到活动中学习,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活动,即使结果不理想,也不应给予否定性评价,要尽可能保护其自尊心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体验、知识应用和方法。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表现、感悟的情况。鼓励参与活动的学生写出他们的经历,并探讨活动是如何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以及对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考察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和增长情况。在活动中施展个性和才能发挥的程度,对过程中出现的探索、创意、独特的思考等应给予肯定,并允许在5创新中出现失误。2.对教师评

10、价的内容及要素认识到位。明确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目的,了解其本质以及与分科课程的差异性。对活动中学生、教师的地位、任务认识清晰。组织指导有效。能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现有条件和特点制定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在活动中能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大胆探索,促进合作交流;并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认识论、方法论以及实践能力的指导,适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供必要和适度的帮助。评价导向正确。重视对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情感态度、探究创新、合作状况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开展。(三)学生评价的方式本课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

11、标准多元、评价内容与方式多元,避免教师评价唯一、终极结果唯一的现象。提倡协商研讨式评价,即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并根据协商的结果进行评价。1.自评和互评相结合。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重视学生通过反思性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改进。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经历做出评价,并和其他人讨论他们所开展的活动,2.日常观察与成果展示相结合。提倡为每一个学生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存放,以便使学生深入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他人分享探索的成果、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3.教师评价与家长、社区有关人员的评价相结合。在适当时候以适当方式让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参与

12、评价,能使他们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有利于拓展课程资源,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评价的具体操作方式有:自我阐述、交流讨论、观察记录、档案袋、评语、成果展示、调查问卷、实际操作等。五、学分的认定1、社会实践学生如果在本学年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可获得2个学分。由班主任或管理6人员、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综合认定并给予学分。没有参加或没有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证明的学生均不能认定学分。2、社区服务完成社区服务规定课时(不少于一天),可获得2个学分,以服务接收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服务时间证明为依据,由教师签名核实,按照学分认定的要求给予相应的学分。学生要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13、其内容包括服务对象(机构或个人)的名字、活动日期、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或内容、学生签名、服务对象的签名和联系方式以及学生自己的活动体会等内容。学年末汇总原始材料,填写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学分认定表。首先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态度评定学分,上报年级组审核,最后由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学生自主安排的社区服务由接受服务单位负责人签章证明,学校组织的服务活动由负责教师签章证明。年级组在运用学分记录学生修习情况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平时活动中的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以及终结评价,用等级方式为所有学生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成绩,与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并列计入学生学习成长档案档案。总之,在开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时要坚持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要避免把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研究性学习等同于科学研究或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综合实践活动重视的是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体验和收获,强调多学科知识及其应用的整合性和均衡性。综合实践活动还要防止精英主义倾向,课程是面向全体的,不能为了培养、突出某些“优等生” 、“尖子生” 而把大多数学生置于陪衬地位,要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真实的体验和实践。学校也不应过分关注的课程的宣传效应和外在的社会效益,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大效益就是学生所形成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综合办事能力以及健全发展的个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