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4262619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1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首诗中的“烈士”指的是谁( ) 。A项羽 B诸葛亮C刘备 D曹操2在右图所指的古代战争中,来自北方的军队战败的原因不包括( ) 。A北方军队不习水战B北方军队以寡敌众C北方军队流行疾疫D南方军队战术得当3下列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是( ) 。A曹魏 B刘蜀 C孙吴 D西晋4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情况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A是东汉末历史的倒退 B民族融合得到加强C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D分裂中孕育着统一5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时期台湾称( ) 。A夷洲 B流求 C琉球 D小琉球6下列人物中,对促进民族融合做出重要贡献的有( ) 。王昭君 诸葛亮 袁绍 孝文帝A B C D7某剧组准备重新拍摄电视剧三国演义 ,你认为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孙权遣使给刘备送去书法珍品 兰亭序 ,以示修好B曹操派使臣给孙权送去纸质书信,劝其投降C袁绍军队粮草被曹军烧毁后,士兵只好挖甘薯充饥D孙吴水师配备指南针后,战斗力大大增强8下列与淝水之战无关的成语是( ) 。A投鞭断流 B草木皆兵 C破釜沉舟 D风声鹤唳9

3、魏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 。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A B C D 10右图是晋代长江三角洲地区常见的模型器,他体现了 ( ) 。A南方稳定的农业经济和生活B当时饲养牲畜的方法很特别 C艺术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D南方陶瓷业制作水平高超1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移动的方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12北朝和南朝最后的政权分别是( ) 。A北魏和宋 B东魏和齐 C北齐和梁 D北周和陈13我国有“六朝古都”之称的著名城市是( ) 。A西安 B洛阳 C北京 D南京14诗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描绘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美好风光,由诗歌中描绘的

4、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是( ) 。A北魏 B前秦 C后赵 D成汉15和右图中人物有关的事件是(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C迁都洛阳 D淝水之战16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 。A 缀术 B 齐民要术 C 神灭论 D 论衡17下列哪一说法与右图不相符合( ) 。A体现了高超的雕塑和绘画艺术成就B反映了当时盛行佛教C为丝绸之路增添新的光彩D体现了中外艺术的完美结合18 水经注是一部( ) 。A儒家经典B佛教经典C水利学著作D地理学著作19下列人物中精于绘画,主张“以形写神”画人物的是( ) 。A王羲之 B顾恺之 C祖冲之 D王献之20右图中的人物被称为( ) 。A医圣 B画圣 C书

5、圣 D诗圣 二、辨别题(第 21 题 6 分,第 22 题 8 分,共计 14 分)21成语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庄重严肃而又机智幽默,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请找出与下人物相关的成语,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A曹操 B诸葛亮 C孙权 D刘禅 E苻坚 F祖逖 ( )神机妙算 ( )闻鸡起舞 ( )望梅止渴( )势不两立 ( )功败垂成 ( )乐不思蜀21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对的打“” ,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三国初期,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杜甫诗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品质。飘若浮云,娇若惊龙【 】东汉以来,

6、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氐、羌等,合称“五胡” 。【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局面,南方社会取得暂时安定。改正:三、读图识史(6 分)23请找出与下列图片相对应的文字描述(只需填出相应的英文字母):A B C 他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 )他擅长针炙合外科手术,研制成“麻沸散” ,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的人。 ( )四、材料解析(第 24 题 16 分,第 25 题 8 分,共计 24 分)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请回答:材料一中与曹操有关的两个战役分别是什么?(2

7、分)结果如何?(2 分)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 (3 分)结合材料三谈谈曹操统一北方的意义。 (3 分)材料二:毛玠语太祖(曹操)曰 “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织,蓄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三国志 材料三:“设使国家无有孤(曹操) ,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三国志注列举材料一中三个政权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及都城。 (6 分)序号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25阅读下面的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主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故为拓拔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地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请回

8、答:魏主是谁?(2 分)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 分)“魏主”还有哪些汉化的措施?(2 分)“魏主”的改革有什么作用?(2 分)五、活动与探究(16 分)26阅读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可以获取很多有效信息,有助于探究重要的历史现象,请识读以下两幅历史地图,然后回答问题:图一: 图二:请回答:图一反映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什么样的社会现象?(2 分)这种现象有何积极意义?(2 分)宋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请问,图二与宋书记载的现象有何联系?(4 分)请根据两幅历史地图,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9、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2 分)请给两幅历史地图中反映的移民现象用简单的词语概括命名,填入右图的标注中,并在地图上画出移民示意图。 (4 分)现代社会中也有许多移民国家(如美国)或移民城市(如深圳) ,请说说移民对这些国家或城市的积极作用。 (2 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D B C A A D B C C A B D D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C B C D B C二、辨别题(第 21 题 6 分,第 22 题 8 分,共计 14 分)21B F A C E

10、 D22, “三国初期”改为“东汉末年” ;, “突厥”改为“羯” ;三、读图识史(6 分)23C B A四、材料解析(第 24 题 16 分,第 25 题 8 分,共计 24 分)24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 分)赤壁之战,孙刘联兵打败曹操,促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 分)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 ,招贤纳士,取得政治上的主动;经济上,曹操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大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军事上,通过官渡之战,打败袁绍,逐渐统一北方。 (3 分)曹操统一北方符合人民渴望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的愿望;有利于北方的社会安定和经济恢复与发展。(3 分)魏、220 年、曹丕、

11、洛阳;蜀、221 年、刘备、成都;吴、222 年、孙权、建业。 (6 分)25北魏孝文帝。 (2 分)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 (2 分)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和礼法。 (2 分)使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2 分)五、活动与探究(16 分)26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到黄河流域。 (2 分)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大融合。 (2 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促进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4 分)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江南经济发展。 (2 分)五族内迁;北民南迁。 (2 分)示意图略。 (2 分)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和高素质劳动力;传播先进思想文化;促进信息传递;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友好交往等。 (答出两点即可)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