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数学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426164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数学组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数学组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数学组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数学组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数学组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数学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数学组(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6-2007年度数学必修课学业检测(高二)分析报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学业评价研究项目数学组,一、总体情况介绍,根据计划,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研究项目组2006年11月间对我省部分地区的高二学生进行了数学必修课的统一测试,旨在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整体状况的考查,帮助教师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促进各校改进教学思路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参与本次测评的地区有佛山顺德19校、禅城5校、三水3校、南海2校、东莞市20校、深圳市7校和珠海市10校,共66间学校,考生接近3.8万人;其中,共有55间学校按计划抽取了10%的样卷交由项目组进行统一阅卷,有效样卷3197份;项目组

2、对这些样卷进行统一评阅和答题情况分析,并据此对各校报来的所有考生成绩进行了等值处理,力求科学全面地反映各校在本次测试的情况。现根据所有样卷评阅情况及全体考生的考试成绩情况,对本次数学必修课学业检测情况分析如下:,二、试卷结构分析,1、试卷设计总体原则本卷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新增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力求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本卷采用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选择题10道(50分),填空题4道(20分),解答题6道(80分),满分150分。易、中、难三类试题所占分值的比例大约为3:5:2,总体难度预计在0.6左右。,2

3、、试卷各部分考点分析 本卷考查的知识点涉及集合、函数、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算法初步、统计、概率、三角函数、平面向量、数列、不等式共11大知识板块。具体如下:,三、考生测试情况评介,从抽样结果看,选择题的平均分为35.19,难度为0.70,说明考生选择题答题情况良好,不过尚有一些考生在一些题目上失分。详细分析如下:,第1题,第1题考查集合和不等式两个知识点。此题的平均分为3.84,得分较高。正确答案是A,选A的学生占了76.73%,少数学生的错误在于典型错误在于实数a的取值是否有2这一问题,考生不能较好地分析a是可以取2的,自以为A与B交集是空集,因此a不能是2,造成错选B。,第2题,第2题

4、考查的是数字特征,是属于统计的问题。此题的平均分是4.56,是学生做得最好的题目之一。正确答案是D,选D的学生占91.24%,正确率比较高,说明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得不错。不过有少数考生对中位数概念理解错误,没有把一列数据进行从小到大重新排列,而是直接取中间数,造成错选C。其实这道题是非常基础的题目,只要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就能正确选出答案。,第3题,第3题考查的是不等式与平面关系,属于数形结合的题目。此题平均分3.85,得分较高。正确答案是C,选C的学生占76.95%,有13.48%的考生错选了D,主要原因是对直线上方与下方的不等式表示不清楚用大于号还是小于号,不会好利用特殊点来判断。错选A或B的

5、学生思维不够严谨,因为阴影部分是封闭的图形,至少由三条直线围成,答案中只有C和D可能符合这个题意。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差,没有很好的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第4题,第4题考查的是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运用。此题的平均分是3.74,说明学生对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公式掌握得较好。该题正确答案是B,选B的占74.76%,占了绝大多数。不过尚有不少学生错选A和C,主要原因是对三角公式不熟悉,运算能力比较差。事实上,解该题时,只要对等式两边做平方就可以得出答案。不过部分同学没有掌握到该技巧。,第5题,第5题考查的是流程图的循环结构,是一道算法题,这是高中数学新课标里新增加的内容。此题平均分是3.2

6、7。正确答案是D,选D的学生占65.44%。错选A答案的学生占多数,主要原因是没有理解好题意,以为输出的是一个大于2004的数。,第6题,第6题考查的是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此题平均分是4.59。正确答案是B,选B的学生占91.80%,是选择题中正确率最高的一道题。,第7题,第7题考查的是射影。此题平均分是2.20。选正确答案是C的考生占44.047%,正确率非常低,大部分的学生错选A和B,从这道题的答案结果看,很多同学对射影图形的掌握情况不佳。有的学生可能凭借平时的感官认识,认为平行四边形的射影不可能是一条直线,应该是平行四边形而错选答案A,此题反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还需大幅

7、度提高。,第8题,第8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像。此题平均分是3.52。正确答案是D,选D答案的占70.41%,情况良好,但这种题型平时训练比较多,而且考查的是两个最基本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这个得分还不够理想。不少学生错选B答案,原因是没有理解好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有的考生则思维不够严密,对ab0这个条件,只考虑了a0,b0一种情况,而忽略了a0,b0这种情况。,第9题,第9题考查的是空间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此题平均分是3.70,选正确答案C的占73.98%,情况良好。11.57的考生错选了D,主要是由于没有理解好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即向量的坐标对应成比例)。,第10题,第10题考查

8、的是圆的标准方程、点到直线距离公式、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此题平均分是1.93。正确答案是A,选A的只占38.50%,是十道选择题中正确率最低的一道。此题知识点比较多,但都比较基础。部分学生选错答案不是由于知识点不懂,而是不知道需要运用这些知识点来解题,思路陷入到要求弦长之中,走入死胡同,虽说这种思路也对,但因计算量很大而导致错误。有相当部分学生忘记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导致无法求解。从这道题的答题情况反映学生对平面解析几何的掌握情况比较差。需要加大力度强化。,第11题,第11题至第14题是填空题,共4小题,满分20分,主要考察古典概型、解三角形、函数定义域、线面平行的判定。抽样平均分9.

9、87,难度为0.49,分数偏低,说明考生有待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第11题较简单,考查的是古典概型。此题平均分为4.85,仅有极少数考生出错,说明学生对简单的概率问题掌握情况较好。该题是全卷中答得最好的题目。,第12题考查的是正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该题较全面综合了正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和角公式等相关知识,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对运算、化简能力要求也较高,有较好的区分度。平均分为1.71,得分偏低。部分学生不会利用正弦定理或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而导致失分。,。,数学 解答题得分表,第17题主要考查线线垂直和锥体的体积公式,考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第(1)题满分7分,平

10、均分2.46,该小题的典型错误是:由面面垂直直接推出线面垂直;第(2)题满分7分,平均分2.39,出错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不记得锥体的体积公式或者漏写公式的系数。,第18题主要考查应用分段函数解决实际问题。题目的三个问,第一个很基础,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是相关的,若第二个问题不能正确地完整地解答,那么往往会导致第三问回答错误。整个题目的难度适中,三个问题排列有梯度,考察的重点也是符合考纲的要求。第(1)题满分4分,平均分仅有2.20,题目容易,得分偏低。部分同学对“当一次订购数量超过100个时,每多订购一个,订购的全部零件的出厂单价降低0.02元”理解不当,导致列式错误。第(2)题满分6分,平均分

11、1.30,难度系数0.22,得分非常低。,学生的主要错误有:不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不会正确表述分段函数P=f(x);对分段函数中的条件分不清楚,反映出学生的审题能力不强,思维欠严密,从而导致分段不全面。第(3)题满分4分,平均分1.71。部分学生不会根据订购数量情况列出总利润的表达式。这道题可以反映以下一些问题:对于分段函数,高一教师可能强调不到位,学生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外学生隔了这么一段时间,有些知识已经遗忘了;由于受到语文等相关科目基础的牵连,现在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比较弱。所以各校师生应该加强分析能力的训练。,第19题主要考查向量、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考查分类讨论思想,是大题

12、中得分最低的题目,老师们反映该题较难。学生的主要错误在于记错向量数量积坐标运算公式,模的运算公式,对含参数的方程不知如何讨论,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有的考生则忘记指出曲线类型,或者只回答了圆的情况,遗漏了直线y=1。,06-07 高二 数学 各小题难易度分布表,本次数学卷共20小题,从抽样结果看,容易的题目(难度系数为0.71.0)占40,比预计的多。偏难的题目(难度系数为0.00.3)占20,跟预计的相同。中等难度的题目则占40。,各题总体情况,大多数教师认为,本试题的难度适中,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令人有点遗憾的是,从上表可见,考生的得分并不高,全卷平均分只有66.87,未

13、达到预定目标。难度值为0.45,也比预计难度值低。观察各大题得分情况,选择题难度为0.70尚可以,填空题的难度为0.51则偏低了。而解答题的难度仅有0.27,比较低。而从知识板块来看,解析几何板块的难度最低,仅有0.23。其中原因,值得深入思考。所有解答题中,得分最低的是第19题,难度值仅有0.11!看来学生对于带参数的轨迹方程题目感到困难。其次是第16题和第20题。这两题都是与函数相关的题目,题目据学校老师反映并不难但得分却偏低,这说明学生对函数的相关知识仍需进一步加强。,四、相关教学建议,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运算能力 本次检测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基本技能的运用状况

14、和基本运算能力的情况。在本次检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算能力比较弱,急待加强。例如第1题求集合的问题,是一个基本的概念问题,但有部分考生不理解区间端点的意义。又如第4题是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运用题,只要学生对基本的三角恒等变换公式比较熟悉,这道题完全可以做对,但仍有不少学生选错答案,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对课本的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对概念理解不透彻。,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这一届学生初中时也处于新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在运算方面的要求比原来有所降低,这也使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这方面的训练; 另一方面是由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多,又增加了不少新的教

15、学内容,教师对新的教学内容很难把握好教学的时间和强化的力度,也就是没有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再有,现在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跟以往比有所下降,学习的自主性比较差。这就需要各校教师加强教与学的研究,找出教与学的契合点,解决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教师应首先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的知识的传授,新能力的训练都是空谈。07年高考的指导思想之一很可能是重视基础和基本技能,这点从07年数学考试大纲和广东省的高考方案就可了解。因此要引起格外重视!,加强对新增知识点的教学研究本次检测的一个思路是考查新增知识,例如第2题的统计数字特征题,第5题的流程图,第11、15题的

16、概率题。大部分题目得分率较高,说明各校教师很重视新增知识点的教学。但是第15题答题情况不理想,这也反映出教师在列举法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加强教学的研究,找出症结所在。建议各地区各学校组织教师队伍对新增的知识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让所有的教师一起探索、分享共同的经验教训。,加强对传统知识的教学函数知识一直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主线。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测试中,一些有关函数的题目第13题、第16题和第20题,考生的得分都偏低。根据学校教师反映题目本身并不难。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函数知识的教材处理导致了教学上的偏差。学生对函数的定义域、分段函数及函数的最值方面掌握情况都欠佳。而测验结果也表明,许多

17、学生几何知识不扎实。解析几何知识板块的难度系数仅有0.23,而立体几何知识板块的难度系数0.39也偏小。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的答题情况也不容乐观。各地区、各学校教师可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教学实际具体分析函数及几何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对策!,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本次的检测中可以看出不少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所欠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重视这方面的训练。例如第17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一道比较基础的立体几何问题,但是从学生答题情况看,结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又如18题,是一道应用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这道题反映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够严谨。不少学生分段函数表述不全面。综合分析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