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来建豪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5900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来建豪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来建豪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来建豪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来建豪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来建豪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来建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来建豪(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专 业 会计电算化 考 籍 号 910809101475 姓 名 来建豪 电 话 18668821194 联系地址 湖南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 张远康 湖南师范大学自学考试办公室二零一二年三月2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1.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概述11.1 上市公司的概念11.2 会计报表的概念11.3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作用22.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的现状22.1 利用资产、负债和权益类造假22.2 利用收入、费用和利润类操纵32.3 利用附注披露、现金流量造假53.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原因解析63.1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为达到上市条件6

2、3.2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以规避被迫下市63.3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以便逃税漏税63.4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以达到增发股票63.5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以利于影响股价63.6 为自身树立形象以获得商业信用及信贷74. 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的对策74.1 从利润表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74.2 从资产负债表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84.3 从现金流量表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94.4 从报表附注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1034.5 从日常经营中观注大股东的动向104.6 关注与该公司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104.7 到该上市公司现场调查11结 语11参考文献121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

3、造假专业:会计电算化 考籍号:910809101475 姓名:来建豪摘 要上市公司( Listed Company ) ,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面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其投资者由成千上万的社会公众所构成,因此,上市公司又被称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的业务经营同广大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和社会稳定紧密相联。而近些年来频繁出现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案,给投资者造成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那么,作为投资者想要尽可能地避免损失,其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真假辨别就非常最要了。故此本文主要以投资者的角度来分析如何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关键词:

4、上市公司;投资者;会计报表1.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概述1.1 上市公司的概念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1】 。1.2 会计报表的概念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2性书面文件。它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 我国现行制度规定,企业向外提供的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利润分配表、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分部报表和其他有关附表 【2】 。1.3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作用上市公司会

5、计报表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信息披露。由于投资者对公司的信息不对称,要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现金流量,上市公司对会计期间的财务信息对外公布的方式主要都集中在会计报表披露方面。为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改善经营管理提供重要信息;为国家经济管理机构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提供必要信息;为投资者和经营者进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3】 。2.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的现状上市公司为达到一定目的,对会计报表造假的手段,无非就是对会计各要素的操纵,现以会计各大要素方面来论述上市司会计报表造假手段。只有认清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的手段,作为投资者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清楚地识别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真假。当然,以下分类不是严

6、格的分类,有的交易造假项目涉及各会计要素,只是为清晰条理而做的分类。2.1 利用资产、负债和权益类的造假此类主要是公司对其财务状况的造假,一般上市公司为显示自身的财务实力强大而达到商业信用、信用贷款等一些目的,而其又无真正财力,故选择各种手段对会计报表造假,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造假一 虚拟资产长期挂帐虚拟资产挂帐主要是指一些公司对于不再对企业有利用价值的项目不予注销,例如已经没有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已发生坏帐的应收帐款、已经超过受益期限的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3财产损失等项目,常年累月挂账以达到虚增资产。被称为中国证券诈骗第一案的红光实业,在上市申报材料中隐瞒固定资产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

7、严重事实。其关键生产设备彩玻池炉实际上已经提完折旧,自 1996 年下半年就出现废品率上升的现象,但是红光实业隐瞒不报。案件披露后,为红光公司审计的蜀都会计师事务所也被解散。造假二 利用资产评估利用资产评估主要指在企业某些资产现行的增值和另一些不良资产的损失相互抵消,从而达到该企业的不良资产带来的财务利害信息。假如一家上市公司要抵消不良资产 1000 万元,而资产评估该公司土地增值 2000 万元,那么在财务报表中该公司的资产仍然增强。造假三 滥用关联交易滥用关联交易本身可以对收入、利润有更大的调节空间,但考虑到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要并入合并范围的关联方,对其收入也要合并抵消,故此对利润的造假

8、调节有一定节制。但如果关联方未纳入合并范围并以超低或虚高价格购入或卖出作为对方的固定资产挂帐,那就会增加购入方的资产和卖出方的收入,而两者是关联方,可以不必付出真正的现金流出流入,即可在双方公司哪方需要调节的时候来几次此方面交易就可以形成造假的实质。造假四 资产重组、置换企业为了优化资本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完成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和股权置换便是资产重组。资产重组和置换也是可更多地创造假利润,许多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诀便在于资产重组,虽新会计准则规定通过不等价的非公允关联资产置换不得计入利润,但可以为上市公司换取雄厚的资产,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合并,往往涉及很多人的利益,为了满足不同的利益

9、需要,以粉饰其会计报表。造假五 利用应收应付款或预收帐款4如果上市公司想增加大量资产和利润,在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关联方的预付或应收应付款的调节下,即可达到让上市公司一夜雄风的效果。2.2 利用收入、费用和利润类的造假此类主要是公司对其经营成果的造假,一般上市公司为显示自身的经营利润的丰厚,盈利前景,为达到规避下市、增发股票、影响股价、吸引投资者、逃税漏税等目的,而其又无真正实现利润,故选择各种手段对会计报表造假,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造假一 虚构经济业务上市公司在跟本就没有发生的业务上,伪造销售合同,虚拟销售客户,开出销售发票,虚列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以达到虚增利润的效果。如:“黎明股份”1999

10、年通过与 11 户企业对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 1.07 亿元,虚转成本 7812 万元,虚增利润 2902 万元,虚增库存 2961 万元。 “银广夏”1999 年和 2000 年也是通过虚增出口销售收入,虚增利润 7.45 亿元。造假二 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费用此项是在收入还没有达到确认条件就入账报表或达到了条件不入账待后期再入账。也可能收入先入账而相对应的业务成本后期入账或业务成本先入账而收入后期入账等手段。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或减少当期利润。1995-1996 年,张家界公司先后与张家界电业局、深圳金达贸易有限公司、深圳达佳贸易有限公司签订 364 亩土地转让合同,金额计 7

11、965.9 万元,并约定土地使用证在买方付款后移交。公司在未开具发票和收到款项,亦未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将约定的以上转让金确认为 1996 年收入,使收入虚增 7965.9 万元,税前利润虚增 2165 万元。造假三 滥用减值准备有的企业为了释放连续亏损而遭退市的压力,在“长痛不如短痛”的心理作用下,本期提取巨额减值准备,次年冲回。如 2001 年被财政部通报批评的福建福联,长期股权投资账表不符 2886 万元,5少提法定盈余公积 192 万元,少提公益金 96 万元,少提坏账准备107 万元。造假四 利息费用资本化假如上市公司与银行等金融行业或借用其他公司的资金要收取一定的利息费用,则收

12、取的利息费用对当期利润影响巨大。那么,上市公司就想法将其费用计入资本资产中慢慢折旧或摊销,以缓解当期的盈利压力。故此利息费用的资本化也常被用来作为降低费用和提高利润的手段。造假五 随意使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在会计法规定中是有严格限制的,但上市公司在不合条件下也要创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理由,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比如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加权平均计价、一次平均计价、选进先出法计价,如果上市公司存货量大价高,之间的计价方式转换,就可以随意调节大额资产和利润。造假六 超低内部转移价格规避增值税假如上市公司关联集团内上下提供产品和劳务,而上游环节免交增值税,但其免交的增值税

13、额仍可作为下游环节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则上市公司可通过提高上游环节的内部转移价格,提高进项税额,从而达到规避增值税的目的,而且对于免交增值税的企业,其被抵扣的进项税额将直接降低成本,提高利润。造假七 调整股权投资比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对于持有股权比率 20以下的子公司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对于持有股权比率 20以上 50的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子公司的收益是在分配股利时才能体现为母公司的收益,而同样子公司的亏损也不会反映在当期的母公司的报表中。而采用收益法核算的子公司的收益,一般在当期按母公司持有的股权比率确认为当期的损益。因此对于连年亏损的子公司,上市公司一般将其

14、股权减持 20以下,以暂时隐藏该项亏损;而对于盈利状况较好的子公司,如股权比率在 206以下,上市公司一般会寻求提高股权比率至 20以上。2.3 利用附注披露、现金流量造假造假一 隐瞒或掩饰重大经济事项报表附注在会计报表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许多事项都要在这里批露,但有些事项会关系到上市公司的名益和未来前景等,所有有很多上市公司故意隐瞒重大经济事项,以蒙蔽投资者。其中常见的重大经济事项主要有诉讼事项、债务担保和委托理财造假二 夸大预测盈利前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未来事项夸大预测盈利前景,不合实际的披露未来信息。对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项做假,以迷惑投资者公司前景远大,投资雄厚,所以即使现金流量和利润表中的数据对比其变现能力差,也能虚假地说明上市公司未来发展远大。3.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原因解析3.1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为达到上市条件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上市的条件,在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公司为了尽快上市,为了达到上市条件的目的,故在会计报表上造假,使其财务、经营等指标能达上市条件,这就足使了一些公司会计报表造假。3.2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造假以规避被迫下市对于已经上市的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