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练习题(2012春季)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5538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2012春季)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2012春季)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2012春季)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2012春季)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2012春季)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练习题(2012春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练习题(2012春季)(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宏观经济学练习题(2012 春季)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1、流量(存量)2、货币中性 3、古典二分法 4、萨伊定律二、选择题1、萨伊定律说明 。A、总供给创造总需求 B、储蓄全部转化为投资C、工资和价格的上下波动富有弹性 D、以上都对三、问答题1、简述凯恩斯的理论体系。2、简述古典宏观经济思想3、简述凯恩斯、新古典综合派与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区别。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一、名词解释1、GDP 2、注入(漏出) 3、GDP 平减指数 4、名义(实际)GDP5、NDP 6、GNP 7、国民收入 二、选择题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大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了该国的公民从外国得到的收入 外国的公民从本国得到

2、的收入。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都可能2、t 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 t-1 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了 。A、物价水平一定是上升了 B、一定是商品总量增加了C、物价水平与商品都增加了 D、以上都可能3、 “电是中间产品”这一说法 。A、一定正确 B、一定错误 C、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 D、以上都对4、下列哪一项计入 GDP? 。A、购买一辆旧汽车 B、购买某上市公司股票 C、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D、购买当年生产的衣服5、以下不是要素收入的是 。A、公务员的薪水 B、股息 C、某单位对灾区的捐赠 D、个人从银行得到的利息6、以下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A、地方政府办中学 B、政府给

3、低收入者的食物补贴 C、政府购买枪支 D、政府给公务员加薪7、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 有影响。2A、GDP B、NDP C、NI D、PI8、下列 不属于要素收入但是被居民得到了。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股息 D、养老金9、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国内生产净值减去直接税等于国民收入 B、国内生产净值加折旧等于 GDPC、总投资等于净投资加折旧 D、个人收入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加直接税10、在流量模型中,统计恒等式是 。A、消费等于投资 B、消费等于储蓄 C、收入等于消费加储蓄 D、总注入等于总漏出三、计算题1、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 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 4100,政府财

4、政赤字是 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 100,求储蓄、投资、政府购买支出。2、某年某国的经济数据(单位为十亿美元):已知雇员报酬 4703,租金 148,利息 450,独资者收入 545,公司所得税 319,公司未分配利润 149,股息 336,间接税 545,折旧868,净国外要素收入 21,求该年度的 GDP. 3、某年某国的经济数据(单位为十亿美元):个人消费支出 5489,私人国内总投资 1238,政府采购 1454,净出口-97,求该年度的 GDP.4、某年某国的经济数据(单位为十亿美元):GDP=8084,折旧 868,国外净要素收入 21,间接税 545,社会保障税 73

5、2,公司所得税 319,公司为分配利润 149,转移支付,个人税987,求:NDP、NI、PI、DI四、问答题1、阐述五个基本总量之间的关系2、若甲为乙提供服务应该得到 500 元的报酬,乙为甲提供服务应该得到 400 元的报酬,二人商定相互的支付抵消 400 元,结果甲只收乙 100 元,那么 GDP 应该计入多少?3、 “在均衡的两部门经济中,I=S 恒等式,所以,储蓄增加,必然会导致投资增加,从而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 ”这句话是否正确?简述理由。第三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一、 名词解释1、绝对收入假说; 2、平均 (边际)消费( 储蓄)倾向;3 通货膨胀(紧缩)缺口;4、乘数 (投资、

6、政府购买等).二、选择题1、在两部门经济中,当( )时宏观经济均衡。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2、当消费函数为 C=a+bYd,a、b0,表明( ) 。A、APCMPC; B、APC0 时的国民收入水平; B、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C、消费等于投资; D、没有任何意义,除非投资正好为零。9、以下哪一种情况不会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 。A、自发消费增加; B、自发税收下降; C、转移支付增加; D、净税收增加。10、在两部门经济中,若现期 GDP 为 500 亿元,消费者希望从中支出 390 亿元用于消费

7、,计划投资支出总额 120 亿元,表明( ) 。A、GDP 大于均衡水平;B 、GDP 小于均衡水平;C、GDP 等于均衡水平; D、以上都可能。11、若 MPC=0.7,投资增加 600 亿元,可以导致 GDP 增加( ) 。A、 20 亿元; B、 60 亿元; C、180 亿元; D、2000 亿元。三、计算题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 C=100+0.8 Yd,Y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 I=50,政府购买 G=200,转移支付 TR=62.5,Tg=250,求均衡的国民收入 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总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2、某三部门经济中(单位亿元) ,C=100+0.9Yd

8、,Y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 I=300,政府购买 G=100,净税收函数 T=0.2Y,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净税收乘数若增加政府购买 140,则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若增加投资 100,则均衡国民收入为多少?当 I=300+0.2Y, 则均衡国民收入以及政府购买乘数为多少?若税率增加到 0.4,则均衡国民收入以及净税收乘数为多少?四、问答题1、试用 45 度线法分析两部门(四部门)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或投资储蓄分析法) 。2、什么是节俭悖论?并说明在我国的适用性。第四章 消费与投资理论一、名词解释1、消费之谜;2、相对收入假说;3、投资;4、加速原理 5、MEC二、选择

9、题1、消费与当前可支配收入的简单线性关系通常称为 消费函数。A、生命周期 B、面向未来 C、永久 D、凯恩斯 42、凯恩斯消费函数主要是将家庭消费与 相联系。A、其当前收入 B、利率 C、其未来收入 D、其永久性收入 3、一种面向未来的消费函数认为,人们在其工作时储蓄以为其退休后提供消费。这一函数最初由谁提出?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B、弗兰科莫迪利安尼 C、罗伯特莱希 D、米尔顿弗里德曼 4、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模型强调在 之间,储蓄使消费均匀化的作用。A、好年景和坏年景 B、经济周期的高峰期和低潮期 C、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 D、永久收入和当前收入5、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的生命周期

10、模型认为人们: A、在好年景储蓄以备坏年景消费 B、依据永久性收入来作消费决策 C、在工作时期储蓄以备退休时消费 D、依据当前收入来作消费决策 6、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消费函数强调 在工作时期和退休时期之间使 均匀化的作用。A、储蓄,消费 B、消费,储蓄 C、储蓄,投资 D、投资,储蓄7、将永久性收入假设作为消费行为的解释是由谁提出的?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B、米尔顿弗里德曼 C、罗伯特豪尔 D、弗兰科莫迪利安尼8、一种面向未来的消费函数认为人们在好年景时储蓄,以备坏年景时消费。这一函数最早由谁提出: A、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B、弗兰科莫迪利安尼 C、米尔顿弗里德曼 D、罗伯特豪尔

11、9、以下哪种行为在经济学中被认为是投资? A、购买新发行的公司债券 B、购买一支股票 C、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D、以上都不对10、永久性收入理论强调储蓄在 之间均匀消费的作用。A、好年景和坏年景 B、商业周期的高峰与低潮 C、工作期和退休期 D、生命周期收入和当前收入11、永久性收入理论强调 使 在好年景和坏年景之间均匀化的作用。A、储蓄,消费 B、消费,储蓄 C、储蓄,投资 D、投资,储蓄12、米尔顿费兰德曼和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在认为人们 上存在共同点。A、在工作时期储蓄以备退休时期消费 B、在坏年景储蓄以备好年景消费 C、依据当前收入作消费决策 D、因暂时性的收入变化而

12、作出的消费改变小于因永久性的收入变化而作出的消费改变13、假如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弗兰科莫边利安尼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是正确的,所得税的变化是: A、永久的话,那么它对刺激消费的作用将远小于暂时性的税收变化。B、暂时的话,那么它对刺激消费的作用将远小于凯恩斯模型所预测的变化。C、暂时的话,那么它对刺激消费的作用将等于凯恩斯模型所预测的变化。D、暂时的话,那么它对刺激消费的作用将远大于凯恩斯模型所预测的变化。514、假如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弗兰科莫迪利安尼提出的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是正确的,依国民收入描绘的总消费将: A、比凯恩斯模型的平缓,45 度线法中的乘数将较小。B、比凯恩斯模型的平缓,45 度

13、线法中的乘数将较大。C、与凯恩斯模型中的斜率相同,所以的乘数也和在凯恩斯模型中的相同。D、比凯恩斯模型的陡峭,45 度线法中的乘数将较小。15、财富是 变量,收入是 变量,消费是 变量。A、流量,流量,存量 B、流量,存量,流量 C、存量,流量,流量 D、存量,流量,存量 16、依据面向未来消费理论,预期为永久性的个人财富的减少将: A、增加其消费 B、对其消费的作用模糊 C、对其消费没有影响 D、减少其消费17、库兹涅茨的实证研究表明消费函数是一条经过原点的曲线,故:A、MPCAPC D、APS=118、相对收入假说使得短期与长期消费函数统一起来,因为它指出了: 。A、短期消费函数在长期将上

14、移 B、当消费函数变化时,人们变得越富有C、消费决定于个人过去高峰期收入与相对别人的收入 D、以上都不对19、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消费倾向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较高? A、教育程度较低 B、社会地位较低 C 周围人的消费水平较高 D、以上都不对20、假如消费行为与以下行为相符,在 45 度线法中投资的改变将产生最大乘数效应: A、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 B、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C、强调储蓄在均匀消费中作用的理论 D、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21、面向未来的消费理论预测,依国民收入描绘的总消费: 。A、相对平缓,因此,投资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较大B、相对陡峭,因此,投资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较大C、相对陡峭,因此,投资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较小D、相对平缓,因此,投资的减少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量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