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52298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养猪技术及疾病防治重庆市名君饲料有限公司 科技部内部资料(毛义富. 肖扬义专家.教授)2008-6-8一、 仔猪的饲养(一) 仔猪的出生一般情况下,母猪怀孕期为 114 天左右,即 3 个月加 3 周加 3 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333”。母猪的分娩过程较为顺利,全窝仔猪出生时间约需 24h,最短的仅需一个小时左右,个别的长达12h 以上。大约间隔 525 分钟出生一头仔猪,有时也能连续产出 23 头,接产时应留心这些情况,以免接产不及时而造成窒息死亡。母猪分娩时间的长短与母猪的体质强弱或产前的运动有关,体质强的母猪一般分娩时间较短,适当增加母猪产前的运动,有利于缩短分娩时间,若产圈内声音噪

2、杂或有生人进入,敏感的母猪也会延长分娩时间。分娩时若振缩不力,可以用催产素(脑垂体后叶素)3050 国际单位,皮下一次注射,促使仔猪出生。最后一头仔猪产出约 1 小时后排出胎衣,标志着分娩结束。接产者应立即将胎衣和弄脏的垫草清除出去,防止个别母猪吞食后形成吃仔猪的恶癖。如产后 24 小时胎衣仍不下来,可用脑垂体后叶素每次 2040 国际单位,或用麦角浸膏 12 毫升皮下注射。同时可服用抗生素防止尿道感染。1、 怎样接产仔猪正常情况下,每头仔猪从母猪产道内排出来的过程是较快的。当母猪腹部强烈努责,后肢伸直,尾巴翘起时就将有仔猪产出,应准备接产。仔猪出生后应及时把仔猪鼻孔、口腔内的粘液擦干净,以免

3、粘液堵塞鼻孔、口腔而发生窒息死亡,同时擦干仔猪体表的污物,防止受冻。擦皮肤也能促进仔猪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如有羊膜包裹着仔猪,则先把羊膜撕破,避免闷死。接着是断脐带,脐带留 35 厘米长。用手指捏断或用剪刀剪断,脐带的断端需用些碘酒消毒,可使断端早日脱落而不至发炎。仔猪经接产处理后,随即放入保温箱内。如果母猪分娩过程在两小时左右结束,可在分娩结束后,将仔猪送到母猪身边吸吮母乳。若分娩时间较长,就应把已出生的仔猪先送到母猪身边吸吮母乳。因初乳中蛋白质浓度随分娩过程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及时给出生猪吸吮初乳。对仔猪获得营养和增强抗病能力是有利的。2、 出生假死仔猪的急救少数初生仔猪刚离开母猪产道时呈假死

4、状态,粗看上去像死仔猪,不动也不叫,舌头垂于嘴外,身体也有点软瘫,但心脏还在跳动,只要及时进行抢救,大多数是可以救活的。其急救方法:采取人工辅助呼吸,倒提后肢,轻拍胸部,同时向仔猪鼻孔内吹气,促使它呼吸;另一种方法是把假死仔猪放在草垫上,抓住两个前肢,作前后伸屈动作,并用手掌有节奏地按压仔猪两侧肋部和胸部,促使呼吸。此外,也可以采用将假死仔猪除头部外,全身浸于温水(3840)中 12 分钟,也有较好效果。(二) 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仔猪初生体重小,一般为 1.31.5 公斤左右,不到成年体重的 1%,但生长发育很快,10 日龄时体重即达初生重的 2

5、倍以上,30 天达 56 倍,60 天达 1030 倍,体重达 15 公斤以上。仔猪出生后的强烈生长是以旺盛的物质代谢为基础的,对其营养物质的需要,不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相对较高。2、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机能不完善。仔猪初生时,胃的容量约 48 克,仅为成年猪胃重的 1%左右,只能容纳乳汁 2540 克。初生仔猪胃内仅有凝乳酶,唾液酶和淀粉酶很少,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的盐酸,胃蛋白酶活性低。随着年龄增长和食物对胃壁的刺激,盐酸的分泌才不断增加。哺乳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的又一表现是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快。3、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得病。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有吃到初

6、乳以后,靠初乳把母体的抗体传递给仔猪,2形成被动免疫,以后过渡到自身产生抗体而获得免疫力。所以让每一头初生仔猪尽早吃到初乳是保证仔猪健康的前提。4、 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对寒冷的应激能力差,对体温的调节主要是靠皮毛、肌肉颤抖、竖毛运动和挤堆共暖等物理作用。但仔猪皮毛稀疏,皮下脂肪少,隔热能力差。初生仔猪裸露在 1环境中,2 个小时即可冻僵,因此,对哺乳仔猪和早期断奶仔猪的保温是降低仔猪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三)哺乳仔猪的营养1、仔猪的营养仔猪是猪的生长发育和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猪在消化生理、生长发育、体温调节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阶段,从而决定了其营养需要的独特性

7、。这一阶段饲粮配制的重点是最大限度的满足仔猪营养需要和减少营养性腹泻。初生仔猪完全依靠吃母乳为生,随着日龄的增加,其体重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不断增加,而母猪的泌乳量在分娩后 2023 天达到高峰,以后则逐渐下降。因此,要保证仔猪的营养需要,必须及时补充优质饲料。一般在生后 7 天可开始诱食,让猪只认料,同时促进其消化器官的发育和消化机能的完善,保证猪只的营养,为断奶后的饲养奠定基础。仔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哺乳期仔猪的能量需从母乳和补料中得到满足,仔猪料的能量水平是影响仔猪增重的最重要营养成分。许多养殖户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只看重饲料中的蛋白质,这一点希望引起注意。由于哺乳仔猪消

8、化道尚未成熟,供给易消化、生物学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非常重要,否则,粗蛋白质水平再高也无济于事,反而会有不利作用。一般来说,仔猪日粮的粗蛋白水平以 1820%为宜,赖氨酸在 1.25%左右。仔猪需要多种矿物元素,重点要考虑钙、磷、钠、氯,钙、磷比 在 12:1 较合适,购买商品全价饲料或浓缩料饲料时可作为参考。2、补料的方法调教期 从 7 天左右开始,训练仔猪认料,每天多次将仔猪关进补料栏,限制吃奶、强制吃料,同时可自动饮水,这一阶段约需 710 天。适应期 通过调教,仔猪逐渐开始吃料,对饲料也有了一定的消化能力,大约 10 天左右的时间,仔猪即可完全适应饲料。3、饲料的选择哺乳仔猪的饲料要求容

9、易消化、适口性佳、粒度适当、搅拌要匀。市场上出售的乳(仔)猪料,一般都制成颗粒,既便于采食,减少浪费,又能保证营养的全面,有利于生长。大北农 551(T)乳猪料专为哺乳仔猪补料时所设计,552 仔猪料专为断奶仔猪设计的,除有前述特点外,另加有先进的抗菌药物和促生长剂,能有效预防仔猪拉稀,促进仔猪快速生长,效果很好。4、饲料的更换随着猪只日龄的增加,其消化机能逐渐发育完善,对各种饲料的适应能力也不断加强。为降低饲养成本和更好的满足各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到一定时间就要更换饲料,但不能采取突然换料的方法,应有一个逐渐替代过程。一般可根据猪只的情况用 35 天的时间过渡(这里包括更换相同厂家不同阶段的

10、饲料和不同品牌的饲料),否则容易使猪只产生应激,造成消化系统紊乱、腹泻、生长速度减缓等。(四)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的饲养包括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饲养,这个阶段饲养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仔猪一生的生长成绩。仔猪一般以生长快、机能发育正常、健康为饲养目的。自然哺乳的仔猪在哺乳期的生长发育主要看出生时的体重和生理的发育,但与母猪的泌乳量、乳的成分、进食补饲的数量及质量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保证仔猪全活全壮是提高生产成绩的主要措施,可以从“抓三食、过三关”入手,即抓乳食,过好初生关;抓开食,过好补料关;抓旺食,过好断奶关。1、尽早吃足初乳 初乳是母猪分娩后 57 天内分泌的淡黄色乳汁,和常乳的化学成

11、分不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对初生仔猪有特殊的生理作用,在小肠内几乎全被吸收,有利于增长体力3和产热,是不可替代的食物。所以仔猪出生在擦干粘液,断脐带消毒后,立刻帮助吃初乳,至少在出生后 2 小时内让每头仔猪都吃到足够的初乳。2、剪掉犬牙 为防止哺乳时争抢乳头而咬痛母猪,影响哺乳和仔猪安全,再仔猪出生后就应该剪掉犬牙。3、固定乳头 仔猪有吃固定乳头的习性,为使窝好的仔猪均匀健壮,提高成活率,在出生后 23天,可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将弱仔猪放在第二或第三对乳头吸吮,保证同窝仔猪健康均匀地生长。4、防寒保温 由于仔猪怕冷,防寒保温工作非常重要。13 日龄温度在 3032,47 日龄在2

12、830,1530 日龄在 2225,23 月龄 22。5、防止踩压 仔猪被母猪踩压而死比较常见,养殖户应特别注意,避免无谓的损失,可以设护仔栏或设仔猪保育补饲栏。6、防病 初生仔猪抗病力差,消化机能不完善,容易患病死亡,尤其是仔猪黄痢、白痢、红痢、传染性胃肠炎等是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疾病的预防格外重要。为提高仔猪的免疫力,可从预防接种、防寒保温、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等方面着手。(五)影响仔猪断奶重的原因仔猪断奶重对后期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最大限度的提高断奶重是仔猪饲养的重点。影响仔猪断奶重的主要因素有:1、 出生体重(怀孕后期喂料)2、 哺乳母猪饲料(营养成分、采食量)3、 窝仔数(多或少

13、)4、 断奶日龄5、 教槽料采食状况及品质优劣(六)哺乳仔猪死亡的常见原因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包括非病因死亡和病因死亡两种。非病因死亡有踩(压)死、先天发育不良、缺奶、淹死、冻死、咬死及其它原因;病因死亡包括黄白痢、肺炎等。在死亡时间上,7 日龄以内死亡的约占 80%。(七)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仔猪断奶是一次强烈的刺激,由吃母乳变为吃固体饲料,同时生活环境也发生变化。在断奶后 13 周,仔猪往往食欲不振,增重缓慢,甚至体重减轻,容易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应激,影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尤以哺如期开食晚、吃补料少的仔猪更为明显。所以,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是保证猪只成活率和健康生长发育的前

14、提条件。断奶仔猪正处于强烈的生长发育阶段,各组织器官需进一步发育,机能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消化器官更为突出。为了养好断奶仔猪,过好断奶关,要做好饲料、饲养制度及生活环境的过渡工作,维持原圈管理和原饲料饲养。为使断奶仔猪尽快适应断奶后的饲料,减少断奶造成的不良影响,除对哺乳仔猪进行早期强制性补料和断奶前减少母乳供给,迫使仔猪在断奶前就能进食较多饲料外,还要帮助仔猪进行饲料的过渡和饲喂方法的过渡,以减少营养性腹泻。一般可以在断奶后 35 天限量饲喂,平均日采食量为 150200g,5 天后实行自由采食,同时应保证随时供给仔猪清洁饮水。为充分发挥仔猪生长发育的潜力,除加强饲养外,还应该创造良好的外

15、部环境条件:1、温度 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040 日龄为 2122,4160 日龄为 21,6090日龄为 20。为保持上述温度,冬季要采取保温措施,夏季则要防暑降温。2、湿度 断奶仔猪舍适宜的环境湿度为 6575%,过于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常常会引起仔猪的多种疾病。3、清洁卫生 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杀灭病菌,并注意通风换气,排除舍内污浊的空气,保持空气清新。4、加强调教 刚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卧位、饮水、排泄尚未形成固定位置,要加强调教训练,使其形成理想的睡卧和排泄区。这样既可保持栏内卫生,又便于清扫。5、预防注射 仔猪 60 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

16、寒等疫苗,并在转群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4二、生长肥育猪的饲养(一) 生长肥育猪的特点1、体重的增长 在正常饲养条件下,猪体重的绝对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4 月龄以前相对生长强度最高,8 月龄以前增长速度最快。2、猪体组织的生长 骨骼从出生至 4 月龄生长强度最大,其后稳定;皮是出生至 6 月龄生长快,6 月龄后稳定;肉是 47 月龄生长快;脂肪则始终在生长,6 月龄后更为强烈;消化器官亦自出生即强烈生长,4 月龄后减慢。3、猪体化学成分变化 随着年龄及体重的增长,水份、蛋白质和灰分等含量下降,脂肪迅速增加。4、身体各部位的生长 各组织器官和身体部位生长早晚的顺序大体是:神经组织、骨、肌肉、脂肪。骨骼是由下向上,先长长度,后增粗度;脂肪的沉积是按花油、板油、肉间脂肪、皮下脂肪的次序生长。(二) 生长肥育猪的营养影响猪生长肥育的因素很多,内在因素有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