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巷质量验收标准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52247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巷质量验收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井巷质量验收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井巷质量验收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井巷质量验收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井巷质量验收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井巷质量验收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巷质量验收标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井巷工程质量验收标准为了加强煤矿工程质量管理,使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有统一验收规定,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一、 煤矿井巷工程必须按照设计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或施工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提出明确的工程质量标准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并经审查批准。二、 1) 用于井巷工程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应进行现场验收,按有关规定进行复检,并应经监理确认。2)各工序应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并形成质量记录。3)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项目部通知有关单位进行验收,应形成验收文件。4)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井巷工程安全检测的单位应具有

2、相应资质。5)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共同确认。6)当井巷工程验收不合格时,经返工重做的工程,应重新进行验收。7)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经安全评价后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三、井巷工程验收标准:1)外观检查:帮、底板截割平整,两帮不留伞檐,严格控制超高、超宽。2)毛宽 4.7 米,毛高 2.4 米,净宽 4.5 米,净高 2.2 米。3)扩帮后巷道帮部采用锚、网、梁联合支护,锚杆间距 1.6米,起锚高度 0.5 米,采用一支 Z2360 锚固剂,排距 1.5 米;顶部距扩帮侧 0.3 米处打一根锚杆,采用一支 Z2360 锚固剂和一支 K2335 锚固剂,排距

3、 1.8 米。4)永久支护使用材料及规格螺纹钢锚杆规格:18mm ;L2000mm锚杆机钻头:28mm锚固剂:K2335 z2360.托盘:采用拱形高强度托盘,规格为:长宽厚=1001008mm钢筋托梁规格:采用的钢筋焊接而成,横向长筋间距为1600mm,纵向短筋间距为 100mm,长度 1700mm.金属网:采用 1.61.8m 网格为 3535mm5)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 、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同规格的锚杆进场后,同一规格的锚杆按 1500 根或不足 1500 根的抽样检验不应少于一次。锚固剂的材质、规格、配比、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按 3000 卷或不足 3000 卷

4、的每种锚固材料进场后抽样检验不应少于一次,同时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或出厂试验报告、抽样检验报告,并在施工中实查。6)锚杆安装应牢固,托板紧贴壁面,不松动。锚杆的拧紧力矩不得小于 200N.m。检查数量:每循环中逐根安装检查,中间、竣工验收时不应少于 3 个,间距不应大于 25m,每一检查点上应设 8 个测点,其中:顶和底板各设一个测点(无腰线测全高) ;两墙的上中下各设一个测点(无中线测全宽) 。如图:(a )8 1 27 36 5 47)锚杆的抗拔力最低值不得小于设计值的 90检查数量:巷道每 20m-30m,锚杆在 300 根以下,取样不应少于 1 组,300 根以上,每增加 1 根300

5、根,相应多取样 1组。设计或材料变更,应另取样 1 组,每组不得少于 3 根。用锚杆拉力计做抗拔力试验,中间、竣工验收时,抽查试验记录,必要时进行现场实测。8)断面规格的允许误差: 中线至任一帮距离主要巷道主要巷道一般 一 般 巷 道 巷道一般巷 一 般 巷 道 道 净高无中线测全宽腰线至顶、底板距离无腰线测全高净宽中线至任一帮距离中线至任一帮距离主要巷道一般巷道一般巷道一般巷道主要巷道一般巷道无中线测全宽净高腰线至顶、底板距离无腰线测全高0150mm50150mm50200mm0150mm50150mm50200mm检查数量按循环如图(a)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9)锚杆的间距、排距允许偏差应

6、为 100mm10)锚杆孔的深度允许偏差应为 050mm11)锚杆孔的方向与井巷轮廓线的角度或层理面、节理面、裂隙面夹角不应小于 7512)锚杆外露长度不小于 20mm,不大于 50mm13)锚杆角度允许偏差 1514)锚杆预紧力:顶、帮锚杆均为 200N.m,用力矩扳手进行抽检。15)锚杆锚固力:顶锚杆为 70KN,帮锚杆为 50KN,每300 根锚杆用锚杆拉力计进行一次抽检试验,每次数量不少于3 根。16)锚网质量:网间绑扎牢固,连接压茬要好,网片搭接不得小于 100mm,并用双排扣联网丝连接,连接点间距不得大于 200mm,扭接圈数不小于 2 圈半,且将网拉紧压实,紧贴围岩表面。17)预应力锚杆、锚索的材质、规格、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同规格的锚杆、锚索进场后,同一规格的锚杆、锚索每 1500 根抽样检验不应少于一次。18)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锚固材料、锚固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9)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钻孔方向的偏斜角不应大于设计值的 3.每循环逐孔检查。20)预应力锚杆、锚索安装的有效深度不应小于设计值的95%。每循环逐孔检查。21)预应力锚杆、锚索锁定后的预应力值不应小于设计值的 90%。锁定时应逐根做预应力测试。22)预应力锚杆、锚索的间距、排距的允许偏差应为 100MM。以上检查数量每循环中,按图(a)的规定选检查点和测点。检验方法尺量检查,或抽查施工检查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