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学案- 秋天的怀念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45896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本学案- 秋天的怀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版本学案- 秋天的怀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版本学案- 秋天的怀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版本学案- 秋天的怀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本学案- 秋天的怀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本学案- 秋天的怀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秋天的怀念1、目标导学 激发思维1、学习平凡小事体现人物精神的方法,抓住人物举止、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2、领悟文中蕴含着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受到爱的熏陶。3、品读课文,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感情。二、知识点拨 启迪心智(一)基础知识,学习积累1、字词注音:瘫痪 (tn hun ) 侍(sh)弄 整宿(xi ) 憔悴(qio cu )仿膳(shn) 豌(wn)豆 诀(ju)别 烂漫(mn)翻来覆去(f) 焦躁(zo) 憎(zng)恨 絮(x )絮叨(do)叨2、词语解释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诀别:指不再相见的分别。烂漫:颜色绚丽多彩,十分美丽。 。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

2、好事而非常高兴。絮絮叨叨:形容说话连续不断且啰嗦。3、作者介绍史铁生(1951-2010) ,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8 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 1969 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 。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 年开始发表作品。 因脑溢血故于 2010 年 12 月 31日。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 命若琴弦等,散文集我与地坛 、 病隙碎笔等,其中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 50 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2002 年,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3、4、整体把握选自史铁生散文自选集 。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塑造了一位忍着肝病的巨大痛苦,帮助双腿瘫痪的儿子重新鼓起生活勇气的母亲的形象,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无尽的爱,以及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二)学海导航,要点探究1、课文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课文两次写到了秋天,一次在母亲即将去世前,一次在母亲去世后多年, “我”和妹妹去北海公园看花。题目为“秋天的怀念” ,其主要寓意为在秋天怀念同样是在秋天去世的母亲,也表明经过人生的“秋天” ,母亲牵挂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懂得了怎样面对生活的困境。2、文章一开始是怎样写“我”的?

4、请找出表现“我”内心情感的句子或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望着望着北归的雁阵,他会 把眼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他会 猛地把东西摔向前面的墙壁.妈妈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么劲!“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3、面对这样的现实,母亲是怎么做的?(悄悄地 扑 叫我去看菊花 好好活) (提示:母亲没有像病中的儿子一样自暴自弃。母亲这样做,是她要做个坚强的母亲,让儿子也成为坚强的儿子。 )4、找出文中描写母亲的句子细细品味,说一说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慈爱,坚强 ( “她忽然不说

5、了,对于踩和跑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母亲担心这样的话勾起儿子更大的痛苦。母亲的爱多么细心!“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母亲的爱多么急切。“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 ”母亲的爱多么热烈。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儿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A、母亲“扑”过来。 亲的爱好坚定!B、母亲抓住我的手。 母亲的爱多么执着!C、母亲忍住哭声。 母亲的爱多么深沉!“母亲就悄悄儿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儿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儿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a可是我却一直

6、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b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大口大口吐血)5、文中母亲的舔犊之情令人感动,母亲去世了,身为儿子的作者,又是怎样来表达对母亲的这一片深情?(1)作者陈述了母亲为他所做的那些小事,母亲的一个小小的动作,细微的神情,只言片语,都使作者记忆犹新,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2)最后一个自然段,妹妹陪“我”看菊花,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那些菊花,也许正是对母亲的深情怀念。6、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这句话,有什

7、么深意?课文最后一段详写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生前的遗愿,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表明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三)质疑问难,找出疑惑1、自主探索,梳理疑难(个人困惑):2、互助合作,交流疑难(小组困惑):3、课时反馈,分享成功(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z( )碎 sh( )弄 焦 zo( ) 仿 shn( )tnhun( ) qiocu( ) ju( )别 沉 j( )2、将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字的意思。憔悴:

8、诀别: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3、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这篇文章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的原因是什么?“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2)文中第 1 段“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 , “悄悄地”所要强调说明的是什么?母亲十分体谅儿子的苦衷。 母亲周到细心,尽可能不去惊扰儿子。 母亲的心里更难受。(3)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第一处:(第 1 段) “母亲喜欢花” 。母亲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母亲为儿子放弃了对生活的享受。第二处:(第 1 段)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

9、常肝痛” 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了哪步田地。母亲做出的超常努力。第三处:(第 5 段) “别人告诉我” 。说明母亲心里只为儿女的幸福着想,从未把自己放在心上。(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 1 段“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和第 2 段“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两句中“扑”和“挡”为什么用得好。母亲时刻为儿子着想,细节描写使人物性格刻画鲜明,感人至深。(5)将第 2 段中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央求”反映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支撑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理,若换成“期待”则不能突出母亲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为儿子着想这一特点。从词义看, “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 “期待”则指较高

10、要求。(6)文章结尾说“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你认为文中的“我”懂了吗?请结合结尾段中的描写内容具体说明。从结尾的描写内容看, “我”不仅懂了,而且已经像母亲期待的那样不再消沉了,和“妹妹”一起相互扶持着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了。(7)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不能去掉。 “秋天” 是背景和“引子” ,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4、拓展延伸,展现能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窗前的母亲肖复兴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

11、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乎着做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在被子上睡着了。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的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

12、的楼房,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的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门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那时候,我们出门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有时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

13、觉从来都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 。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一棍子、没枣一棒子地讲得津津有味。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也沟通着她和我们的联系。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

14、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母亲去世以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多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

15、,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4、阅读文章,填写下面的表格。看景物看儿孙(看家人)盼儿孙归 享受亲情 (盼家人归 享受亲情)引发回忆 享受快乐5、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第段中的两个“才明白”分别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第一个“才明白”指五年里,母亲每天站在窗前是对我们的期盼和牵挂,让我感到珍贵和温馨。 “第二个“才明白”指母亲站在窗前,能引发母亲对农村生活的回忆;明白了窗前也有我们对母亲在世时那温馨画面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当年对母亲不曾理解的遗憾以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6、结合文章内容,请你对文章结尾句“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作简要赏析。 (150 字以内)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窗前母亲的身影比喻成“无声动人的一幅画”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母亲生前站在窗前看景物、等儿归、看“新闻”都已成为留在儿女心中最温馨、难忘的记忆。这样的画面在每个家庭里,天下母爱“无声”但无处不在,母爱最平凡但最“动人” 。此句赞美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理解与感动。五、评价反思,合作提高母亲在窗前看什么 原因 排遣寂寞 享受阳光 看“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