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理解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43932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理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美国麦卡锡主义的理解。虽说美国带有共产主义意味的组织可以一直追溯到 1876 年的社会主义工人党(Socialist Labor Party) ,而美国警察也是在那不久,1886 年的 Haymarket riot 后,就开设了专门的部门,但其实,在当时,共产主义的活动和无政府主义者,无神论者常常混为一谈。这也是共产主义在美国的一个先天缺陷:共产主义在美国,是一个完完全全的舶来品,早期的参与者,都是欧洲移民,大部分人连英文都不会说,官方语言是德文(曾经提到过的 Whittaker Chambers,被选为间谍,也是因为他正统美国出身,却会一口流利的德文) 。这不仅不利于它被普通美国人理解,在

2、社会产生动荡时,也会第一个被揪出来首当其冲的被打击泄愤。美国共产党真正开始起步时,就面临这样的困境。这要等到 1919 年,一战结束后。当时苏联刚成立,共产主义者也一下子跟吃了枪药一样。毕竟,一个真正共产主义的政党在一个主要国家当政了。共产主义者的信心也就大涨,要从社会主义者中彰显出来。于是美共第一次开始要大步站出来,在美国挑起共产运动的大旗。结果这时候,美国突现经济危机,劳资纠纷在战后略显宽松的环境下爆发,从一战中复员的大量军人还加重了失业问题。在短短数月里,在美国突然出现了由无政府主义者操纵的几十起邮包爆炸案,许多政界大腕,资本巨头都收到了,有一件还寄给了司法部总检查长 Palmer 那里

3、。结果,总检查长决定,组织大规模的搜捕活动。为了把这次活动进行好,Palmer 在 1919 年 8 月任命了当时在司法部负责外国敌对势力的 J Edgar Hoover 到检查局下负责对付极端主义份子的情报部分当头头儿,来调查收集这些境内恐怖份子的信息,设计反制的方案。Hoover 把战后的工人运动,共产党的颠覆主张,欧洲的政治形势,和无政府主义者的恐怖活动联系起来,设计了一套打击方案。在 Hoover 的计划下, Palmer 在 11 月组织了针对苏联移民工人的突袭(Palmer raid) ,抓捕了几百名所谓的极端份子,最终将其中 248 人遣回苏联。到 1920 年,又遣返了 600

4、0 人。之所以遣返了这么多人,也是因为,在美国的司法体系下,将人定罪要有足够的证据,通过合法的手续,按照司法过程来起诉和定罪。但是,移民并非美国公民,而遣返也不是刑事处罚,所以移民在被遣返上不享受法律程序的保护,可以被迅速处理,对于需要制造媒体效应的政客来说,是拉功名的快捷之道。而 Hoover 也在这场斗争中,吃到了通过非法手段为自己赢取政治筹码的好处,一跃成为了美国联盟的中坚力量,美国共产党最危险,最难对付的敌人。结果,本来是在这场活动中作为配角出现,正在热身的美国共产党,刚一冒头,就遇到了政府无情的打击。这时候,美共,带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天真,做出了一个重要的,也是错误的战略决定:把党的关

5、键活动转入地下。美共本来是个由英语都不怎么会说的外来移民建立的组织,这已经让它很难发展美国本土的党员,现在,它还成了一个秘密组织,这个组织的终极目的,还是建立一套与现行制度不同的社会制度。而普通美国人,向来就有憎恨惧怕秘密组织的传统,史上的几个著名的草根第三党,济会党(anti-mason party) ,一无所知党(know-nothing party) ,人民党(populist party) ,都有反对密谋反对外来势力的主张支撑。也因为共产党转入地下,共产主义在美国,也就失去了进入美国主流社会,被他们所了解和吸纳的机会,不仅如此,还愈加容易成为政治斗争中被打击的对像。在这种不利情况下,美

6、共接着犯下一个后来致命的战略错误,就是加强了和苏联的依附关系。对于美共来说,这个选择对它有直接的好处。有了苏联出钱,美国共产党在经济上有了回旋的余地,也可以组织活动,发展党员。而且,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特点就是内部的路线斗争特别多。有了苏联老大哥在那边裁决分岐,就可以大大消减内耗,快速培养出自己的一整套成熟的运作体系,高效执行党内的方针政策。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美共的政治纲领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这让它在活动中缺乏灵活性。因为毕竟来自苏联的指示是出于苏联自身的需要,所以放在美国,难免有脱离实际的地方。本来美国共产党只是一个外来移民组成的秘密组织,这样一来就成了是受外国政府指使的敌对势力,也

7、就是隐藏在国家内部的外来敌人。而美国共产党里也的确有一部分人,成为了苏联的间谍。这个战略选择为美共带来了可以立刻兑现的政治优势,但却埋下了最终会爆发的长期隐患。1929 年,美国迎来大萧条,美共则借此迎来了转机,开始浮出水面。在大萧条中,很多美国人开始再思考像共产主义这样的另一种政治制度的可能性。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共产主义,本来就擅长组织工会,于是美共大量进入由底层无技术工人组成的产业工人联合会(CIO) ,负责起了许多工会的发展和运营工作。大萧条让美共的影响力飞涨。不欠,随着欧洲法西斯国家的兴起,美国又在斯大林同志的指示下,开始了联合阵线的建设。一方面,美共开始挑战美国的种族隔离政策,支持黑人

8、的合法权益。一方面,放弃了革命的主张,积极拥护 Roosevelt 开启的新政,把势力扩大到美国劳工联合会(AFL)这样的组织,为此,还把像 Thomas Jefferson 这样的美国先贤和马克思列宁等人并列。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在美共的大力推动下,许多美国人加入了林肯纵队奔赴西班牙战场。但是,随着美共的蓬勃发展,势力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慢慢的找到组织,一个联合阵线在 30 年代逐渐成形,而主要的打击共产主义的政治手法,也在这一时期出现。由于新政的不断深化,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内部的保守势力开始放弃党派立场,在一些政治主张上协调一致,以抑制自由派的改革步伐。尤其是在 36-37 年间,美国经济又突

9、然出现危机,于是,民主党保守派的实力大大加强,Roosevelt 在试图消弱保守派力量的企图受挫后,失去了对国会的实际控制权。同时,在 1924 年转正的 Hoover 也在这时期,加强了联邦调查局(FBI)的权力。Hoover 很聪明的对外保持 FBI 中立爱国的政治形像,同时向 Roosevelt 等实权政治家提供内线情报(也对不配合的政治家施以丑闻勒索) ,以换取他们的支持,给予了 FBI 在必要情况下进行窃听,跟踪,和搜查的权力,并开始了秘密对他所不信赖的危险人士的监视调查。Hoover 对共产份子的不信任让他不惜用违法的手段早早开始秘密搜集情报。在工会方面,AFL 虽然也开始有共产人

10、士加入,但是,以白人和技术工种为主的 AFL 还是能保持一种相对保守的立场,在文化上形成和 CIO 抗衡的局面。尤其是天主教在西班牙内战后,出于对共产主义无神论宣传的担心,开始选择了一种积极的姿态。天主教牧师开始在工会中刻意模仿美共的组织形式来建立自己的教会组织,为从共产主义阵营叛逃的人提供了精神支持和经济援助。与此同时,美共永运跟着苏联走的战略选择也开始为它带来意想不同的敌人。由于共产党对内部的路线斗争经常带来党内的分裂,而失败者往往遭到残酷清洗,这让很多被清除出党的人对共产主义绝望,转而投入联盟。同时,苏联大清洗的消息也在 30 年代后前逐渐传了过来。坚持和苏联一些走斯大林路线的美共对这些

11、事件都一口否认,坚决维护斯大林永远正确的光辉形像,这也让不少党员和支持者开始心生怀疑,逐渐远离党组织(Whittaker Chambers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决定悄悄消失,远走高飞的) 。这些叛党者由于是党内人士,对美共的内部运作有着第一手资料,对共产党的理念主张了如指掌,一旦成为坚定的份子,就成为阵营的智库,为言论提供深度的理论支持。对美共的第一次重大打击来自 1939 年苏德协议的签属。一向支持反纳粹的美共在协约签属后,马上和苏联步调一致的开始宣传和平主义,并在苏联呑并波罗的海三国后开始攻击 Roosevelt。美共的这种没有原则的行为激怒了无数因为反纳粹而和共同战斗的自由派人士,大量党员退

12、党。美国的保守力量利用这个机会出击,在 1940 年通过了史密斯法(Smith Act) 。Smith Act 本名叫外国人注册法(Alien Registration Act) 。顾名思意,是要求所有非美国公民的成年人在政府注册。但是,更重要的是,它认定任何出版发布或公开主张用武力推翻现行政府的作法,都是非法的。这项法律的核心,无论是文字出版还是口头主张,都显然直指宪法第一修正案下的言论自由问题:没有采取行动,只是口头支持,是否受言论自由的保护。但是,随着苏德开战,珍珠港事件爆发,美苏成了战争盟友,美共又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以两百分的热情开始支持反法西斯战争,Smith Act 的大刀

13、就没有在美共上亮出来,而是砍在了另外两拨人身上:由托派份子控制的社会主义工人党(Socialist Workers Party)和支持纳粹的白衫十字军(Crusader White Shirts) 。美共自然是全力支持政府的这两次行动,似乎全然没想过,下一个,可能就是自己了。1945 年,二战结束,冷战开启。美共跟随苏联左转,美国国内的联盟也随之开始行动。事实上,因为美共所采取的立场,在美国上下,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政治家,都是普遍反对美共的。问题的焦点,当然在于,这么一个令人厌恶的政党,是否应该因此而被取缔,被围剿,其正当活动是否还受法律保护。联盟当然也知道这个,所以他们选择从国家安全这样令人不

14、得不支持的角度出发,达到政治目的。1946 年,共和党重新夺回了国会。他们的对手,是接替 Roosevelt 半路登场的总统 Truman。而 Truman 显然还不习惯 Roosevelt 给他留下的那套行头。第一个战场,是工会。工会是美共的重要根据地。联盟担心的,是所谓的颠覆势力。这并非是武装推翻美国政府,而是在危机时刻,工会可能被共产党策动,对主要的经济领域造成破坏。而就如在一战结束后一样,美国的劳资问题在二战后,随之爆发。有超过 500 万工人参加大规模罢工严重的影响到了经济生活和社会秩序。于是美国国会在 1947 年通过了 TaftHartley Act。这项法律让政府可以在特殊情况

15、下强行推迟罢工时间,给予罢工双方一个冷却期。同时,它也规定,工人有权利不加入工会:工会可以争取工人加入,公司也可以向工人宣传不加入工会的好处。最重要的是,这法规定,工会领袖要宣誓自己不是共产党员,也不支持共产党。这样,在失去了自由派这顶保护伞后,美国又面临失去工会这一关键力量。Truman 遇到这种场面,有点慌神。他意识这股力量是以为切入点,要一步步剥弱新政的成果,夺回白宫。他知道,的思路有两条,一个是所谓的防反,就是打击工会这样的潜在颠覆力量,一个是所谓的抓内鬼,就是隐藏在政府中的间谍。于是,他反客为主,壮士断腕,主动在政府机构中搞出了所谓的“效忠令(loyalty order) ”,要求所

16、有政府雇员对自己下属负责,也由此要求对所有联邦雇员进行背景调查,找出并清除潜在的,危及国家安全的反政府雇员,共产党当然也在此列。Truman 觉得,自己这样就划出了一条界限,算是退了一步,但保守派人士有这条线在前,也不能再得寸进尺了。这种作法并非 Truman 首创,在 30 年代,早就在部分地方高校中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到 1940 年,已经有 21 个州对本州教师有效忠宣誓的要求,直接危胁到了高校的学术自由。但是 Truman 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一纸行政令,其实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史学家们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麦卡锡主义,可以从 Truman 的这张行政令开始。这是因为,美国共产党是个地下组织,它的成员身份是秘密而非公开,要找到哪个政府雇员是共产党员,谈何容易。于是,党员身份没法问出来,只好去从旁的方法去查。这就是从所谓的由美共支持,有大量美员参加的各种所谓的前线组织(front organization) ,它们的成员来查。但这些组织都是些社会活动团体,大部分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