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山东卷.理)含详解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242224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山东卷.理)含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山东卷.理)含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山东卷.理)含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山东卷.理)含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山东卷.理)含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山东卷.理)含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山东卷.理)含详解(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绝密启用前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数学(必修+选修 II)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I 卷 1 至 2 页,第 II 卷 3 至 10 页,满分15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共 60 分)注意事项:1. 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檫干净后,再选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参考公式:如果事件 A、B 互斥,那么 P(A+B)=P(A)+P(B

2、)如果事件 A、B 相互独立,P(AB)=P(A) P(B)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定义集合运算:AB=zz= xy(x+y),zA,yB ,设集合 A=0,1 ,B= 2,3 ,则集合A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A)0 (B)6 (C)12 (D)18(2)函数 y=1+ax(02 的解集为,2)1(log,2xtt(A)(1,2) (3,+ ) (B)( ,+)10(C)(1,2) ( ,+) (D)(1,2)10(4)在ABC 中,角 A、B 、C 的对边分别为 a、b、c,A= ,a= ,b

3、=1,则 c=3(A) 1 (B)2 (C) 1 (D) 3(5)设向量 a=(1,2),b=(1,1),c=(1,2),若表示向量 4a,4b2c ,2(ac),d 的有向线段首尾相连能构成四边形,则向量 d 为(A)(2,6) (B)(2,6) (C)(2,6) (D)(2,6)(6)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f(x)满足 f(x+2)= f(x),则,f (6)的值为(A)1 (B) 0 (C) 1 (D)2(7)在给定椭圆中,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 ,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 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2 为(A) (B) (C) (D)222142(8)设 p:x x 200,q: 0

4、, 0,02 的解集为( C )123,log(),xe(A)(1,2) (3,+ ) (B)( ,+)10(C)(1,2) ( ,+) (D)(1,2)10解:令 2(x2) ,解得 1x2。令 2(x2)解得 x( ,+)1e 3log()10选 C(4)在ABC 中,角 A、B 、C 的对边分别为 a、b、c,A= ,a= ,b=1,则 c=( B )3(B) 1 (B)2 (C ) 1 (D )3解: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B ,又 ab,所以 AB,故 B30 ,所以 C90,故 c2,选 B1(5)设向量 a=(1,3), b=(2,4),c=(1,2) ,若表示向量 4a,4b2c

5、,2(ac), d 的有向线段首尾相连能构成四边形,则向量 d 为( D )(A)(2,6) (B)(2,6) (C)(2,6) (D)(2,6)解:设 d(x,y) ,因为 4a(4,12) ,4b2c(6,20) ,2(ac )(4,2) ,依题意,有4a(4b2c)2( ac)d0,解得 x2,y6,选 D(6)已知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f(x)满足 f(x+2)= f(x),则,f (6)的值为( B )(A)1 (B) 0 (C) 1 (D)2解:因为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所以 f(0)0,又 f(x4)f(x2)f(x) ,故函数f(x)的周期为 4,所以 f(6)

6、f (2)f(0)0,选 C(7)在给定椭圆中,过焦点且垂直于长轴的弦长为 ,焦点到相应准线的距离为 1,则该椭圆的离心率2为( B )(A) (B) (C) (D)22142解:不妨设椭圆方程为 (ab0) ,则有 ,据此求出 e ,选 B2xy221bac且 2 (8)设 p:x x 200,q: 0x5 或 x4,q: 0x2 或1x1 或 x2,借助图形知选 A2 12(9)已知集合 A=5,B=1,2,C=1,3,4 ,从这三个集合中各取一个元素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则确定的不同点的个数为( A )(A)33 (B) 34 (C) 35 (D)36解:不考虑限定条件确定的不同

7、点的个数为 36,但集合 B、C 中有相同元素 1,由 5,1,1 三个132C数确定的不同点的个数只有三个,故所求的个数为 36333 个,选 A(10)已知 的展开式中第三项与第五项的系数之比为 ,其中 =1,则展开式中常数项是2nix 432i( A )(A)45i (B) 45i (C) 45 (D)45解:第三项的系数为 ,第五项的系数为 ,由第三项与第五项的系数之比为 可得 n10,2nC4nC143则 ,令 405r0,解得 r8,故所求的常数项为2101()rrrr iTx0521(rrix45,选 A810()i(11)某公司招收男职员 x 名,女职员 y 名,x 和 y 须

8、满足约束条件 则 z=10x+10y 的最大.12,9325xy值是(C )(A)80 (B) 85 (C) 90 (D)95解:画出可行域:易得 A(5.5,4.5)且当直线 z10x10y 过 A 点时,z 取得最大值,此时 z90,选 Cxy2x3y92x115x11y22CBAO (12)如图,在等腰梯形 ABCD 中,AB=2DC=2,DAB=60,E 为 AB 的中点,将ADE 与BEC 分别沿ED、 EC 向上折起,使 A、 B 重合于点 P,则 P DCE 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C )(A) (B) (C) (D) 27342686246(12 题图)解:易证所得三棱锥为正

9、四面体,它的棱长为 1,故外接球半径为 ,外接球的体积为64,选 C346()8绝密启用前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数学(必修+选修 II)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得分 评卷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答案须填在题中横线上.(13)若 2 .1lim,()n aan则 常 数解:PEDCO1li limlim(1)12naa (14)已知抛物线 y2=4x,过点 P(4,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 A(x1,y 1),B(x2,y 2)两点,则 的最小值是 21y32 .解:

10、显然 0,又 4( )8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所以所求的值为12,x2112x1212432。(15)如图,已知正三棱柱 ABC-A1B1C1 的所有棱长都相等, D 是 A1C1 的 中点,则直线 AD 与平面 B1D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5 题图)解:易证 B1平面 AC1,过 A 点作 AGCD,则AG平面 B1DC,于是 ADG 即ADC 为直线 AD 与平面 B1DC 所成角,由平面几何知识可求得它的正弦值为 。45(16)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有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将函数 y= 的图象按向量 y=(-1,0)平移,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y=1x x圆 x

11、2+y2+4x-2y+1=0 与直线 y= 相交,所得弦长为 2x21若 sin( + )= ,sin( )= ,则 tan cot =53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 A1B1C1D1,P 为底面 ABCD 内一动点,P 到平面 AA1D1D 的距离与到直线 CC1的距离相等,则 P 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解:错误,得到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应为 y|x2|错误,圆心坐标为(2,1) ,到直线 y= 的距离为x2半径 2,故圆与直线相离, 45正确,sin( + )= sin cos cos sin1sin( )sin cos cos sin 31两式相加,得 2 sin cos ,56

12、两式相减,得 2 cos sin ,故将上两式相除,即得 tan cot =5正确,点 P 到平面 AD1 的距离就是点 P 到直线 AD 的距离,A1 B1C1DACBG 点 P 到直线 CC1 就是点 P 到点 C 的距离,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点 P 的轨迹是抛物线。(16 题图)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4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且 的最大值为 2,其图象相邻两对称2()sin()0,)2fxAx()yfx轴间的距离为 2,并过点(1,2).(I)求 (II)计算 .(1)(28)ffL解:(I) 2sin)cos(

13、2).AyAxx的最大值为 2, .()fxQ0,.2又 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 2, ,1(),.4.cos()1cos()2fxxx过 点,()yQ1,cs.2,kZ,4k又 Q02.(II)解法一: ,41cos()1sin.22yxx.)3(014ff又 的周期为 4, ,(yxQ85 ABCA1VB1C1(1)2(08)45208.ff解法二: 2)sinfxxQ23()3()si(),44f22si(1)().ff又 的周期为 4, ,yx2085()()208.ff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函数 ,其中 ,求 的单调区间.()(1)lnfxax1a()fx解:由已知得函数 的定义域为 ,且()fx1, (),f(1)当 时, 函数 在 上单调递减,0a0()fx,)(2)当 时,由 解得(),fx.a、 随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fxf 1(,)1a1(,)a()fx 0 +极小值 Z从上表可知当 时, 函数 在 上单调递减.1(,)xa()0,f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