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4146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检验》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82 页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1 微生物学检验 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1、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微生物分哪三型八大类?微生物: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藉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三类。特点: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 代谢旺盛,繁殖迅速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适应力强,容易变易按结构和组成不同,可分为三型八大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广义的细菌):包括细菌(狭义的细菌) 、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及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

2、物:真菌2、简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 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监控医院感染3、简述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和核心任务是什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目的是为感染性疾病提供微生物学诊断,以达到治疗、控制和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扩散。微生物学检验的核心任务是快速、准确地进行病原学诊断和药敏检测,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4、简述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原则。 确保临床标本可靠; 全面了解机体正常菌群; 保证检验质量、快速准确提供信息; 微生物学定性、定量和定位分析,并结合病情(三定一结合) ; 加强与临床联系。5、填空题 根据微生物能耐受

3、不同的温度,人们常用 、 、 和 第 2 页 共 82 页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2来保存菌种。细菌的 具有高度抗热性,这常给消毒带来困难。 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菌种,不同来源的同一菌种的细菌称为该菌的不同_;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构成_;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称该菌的_。 普通冰箱(4 C) ;低温冰箱(-20 C) ;干冰(-70 C) ;液氮(-196 C) ;芽胞 菌株、菌属、标准菌株(典型菌株)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名词解释:细菌 L 型; 中介体 ;质粒; 芽胞 ;荚膜肿胀试验 细菌 L 型:是指细胞壁缺陷型的细菌。1935 年 Klieneberger

4、首先在 Lister 研究所发现而得名。 中介体:细菌细胞膜向细胞质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于 G+菌。中介体参与细菌的分裂和能量的产生,有类似于真核细菌纺锤丝与线粒体的作用。 质粒: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遗传性状、能够自我复制的染色体以外的闭环双链 DNA。或:细菌的胞质 DNA。 芽胞: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是细菌的休眠形式,即为芽胞。其抵抗力强,衡量灭菌效果时,常以杀死芽胞作为判断指标。芽胞的大小、形态、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助于细菌鉴别。 荚膜肿胀试验:某些细菌的荚膜与同型抗血清作用后增厚变宽,此试

5、验为荚膜肿胀试验。可作为肺炎链球菌等细菌的血清学诊断。2、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 G+菌与 G-菌的细胞壁的比较。 G+菌与 G-菌细胞壁差异的临床意义。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菌体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外界低渗环境(主要功能) ; 参与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带有多种抗原,决定细菌的免疫原性。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并与血清分型有关。 G-菌外膜是一种屏障结构,阻止某些抗生素的进入,成为细菌耐药的机制之一。 某些 G+有表面蛋白、G-菌内毒素等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与细菌染色性密切相关。细胞膜的功能: 物质转运; 生物合成; 细胞呼吸; 形成

6、中介体,参与细菌分裂等。细胞质的功能:是细菌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场所;是细菌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核质的功能:是细菌的遗传物质,控制细菌的各种遗传性状。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荚膜的功能: 抗吞噬作用 ; 黏附作用; 抗有害物质的损伤; 具有抗原性。荚膜染色特点:不易着色。常用墨汁负染法染色,可见菌体周围一圈未着色的透明圈 ,也第 3 页 共 82 页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3可用荚膜染色法。鞭毛的功能: 是细菌的运动器官;有些鞭毛(如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与细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 具有抗原性,可籍此鉴定细菌及对细菌分类 鞭毛的检测方法: 电子显微镜观察; 经特殊染色(鞭毛染

7、色)使鞭毛变粗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观察生长情况间接判断该菌有无鞭毛(这是鉴定细菌是否有动力最简单的常用的方法) 。 悬滴法或压滴法观察细菌的动力间接判断该菌有无鞭毛;菌毛的功能: 普通菌毛:细菌的黏附结构,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介导接合,细菌的毒力、耐药性等性状可通过此方式传递 为某些噬菌体的受体。芽孢的功能: 根据芽孢形态、大小以及在菌体中的位置,有利于细菌的鉴别; 杀死芽孢为灭菌的可靠指标(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气灭菌法) ; 可以成为某些传染病潜在的传染源:芽孢本身不致病,但当它发芽转变为繁殖体后,可引起疾病。在人类,有四种常见的严重的传染病是由能形成

8、芽孢的细菌引起的炭疽杆菌、肉毒梭菌、破伤风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如下:细胞壁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组成 聚糖骨架、肽侧链和肽交桥 聚糖骨架、肽侧链结构类型 三维空间结构 二维平面结构强度 较坚韧 较蔬松厚度 厚,2080nm 薄,1015nm肽聚糖层数 多,可达 50 层 少,1层肽聚糖含量 多,占细胞干重 5080% 少,占细胞干重 520%磷壁酸 外膜 对溶菌酶、青霉素的敏感性 敏感 不敏感革兰染色性 紫色 红色G+菌与 G-菌细胞壁差异的临床意义:体现在细菌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对抗生素敏感性的不同。项目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与细胞壁的关系染色性

9、 紫色 红色 细胞壁对酒精的通透性抗原性 主要为磷壁酸 主要为外膜 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不同毒性 无内毒素(以外毒素为主)有内毒素 内毒素为阴性菌细胞壁成分对青霉素的作用 有效 无效 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五肽交联桥对溶菌酶的作用 有效 无效 作用部位为肽聚糖 聚糖骨架3、简述细菌 L 型的形成、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临床意义。形成:第 4 页 共 82 页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4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溶菌酶、溶葡萄球菌素、青霉素、胆汁、抗体、补体等)的直接破坏或合成受到抑制后形成。G+菌原生质外仅有细胞膜包住称原生质体,G-菌尚有外膜保护称原生质球。主要生物学性状: 高度多形性;

10、 着色不匀,大多染成革兰阴性; 培养条件要求高,必须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 生长缓慢(27 天) ,菌落呈荷包蛋样; 去除诱发因素后,有些 L 型可回复为原菌; 生化反应与原菌有明显差异; 存在于细胞壁的抗原减弱或丢失;临床意义:可引起慢性和反复发作的感染,如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并常在使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生。治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耐药性,而对作用于核酸或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仍敏感。4、填空题 细菌根据外形,主要有-、- 、-三大类。 细菌的基本结构为- 、-、-、- 。 细菌的特殊结构为- 、-、-、- 。 G+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 组 成。

11、G- 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由-、 -组成; G- 菌的内毒素为- 。 细菌细胞质中有-、-、-等重要结构。 细菌荚膜的功能是-、-、-,普通菌毛的功能为-,鞭毛的功能为-。 细菌的测量单位为-。 革兰染色的步骤为-、-、-、-,-色为革兰染色阳性,-色为革兰染色阴性。 中介体的功能为- 、- 。 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菌特殊结构有 、 和 。 荚膜具有 、 作用和 作用。 荚膜一般在 或 形成。 鞭毛与细菌的 有关,霍乱弧菌的鞭毛还与 有关。 芽胞不是细菌的 ,而是细菌的 。1 个繁殖体只形成 个芽胞,1 个芽胞发芽也只生成 个繁殖体。 球菌 杆菌 螺形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 荚膜

12、鞭毛 菌毛 芽孢 聚糖骨架 肽侧链 肽交桥 聚糖骨架 肽侧链 脂多糖 荚膜 鞭毛 芽胞 抗吞噬 粘附 抗有害物质的损伤 机体内 营养丰富的环境中 运动器官 致病性 繁殖方式 休眠状态 1 个 1 个第 5 页 共 82 页宜春学院医学院 杨婧编写 5细菌的生理1、名词解释: 热原质 ; 细菌素 ; 内毒素;外毒素。 热原质:又称致热原,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应的物质。 细菌素: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仅对近缘细菌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 内毒素:即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其毒性成分为脂质 A,当菌体死亡裂解后才释放,是革兰阴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外毒素:是多数革

13、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其毒性强,为细菌重要的致病物质。2、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为什么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繁殖?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方式:二分裂繁殖;繁殖速度:细菌分裂数量倍增所需时间,即代时,多数为 20-30 分钟。TB(结核杆菌)约 18 小时,产气荚膜梭菌为 8 分钟。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合适的 pH 值:大多病原菌的最适 pH 值为 7.2-7.6; 适宜的温度: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温度为 37C; 必要的气体环境。专性厌氧菌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长繁殖的原因: 缺乏 Eh 高的呼吸酶(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 ; 缺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