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题申报表宋凡凡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17053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人课题申报表宋凡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个人课题申报表宋凡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个人课题申报表宋凡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个人课题申报表宋凡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个人课题申报表宋凡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课题申报表宋凡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南京市 2010 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表二)编号 10Ch00932 类别 化学课题名称 “学案导学法”在高一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关键词界定及课题名称解读(关键词界定清晰、准确,限定研究范围,明确其含义,提示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学案”的解释不够统一,各有侧重。较一致的是:是一种学习方案。略有区别的是:(1)“学案”的制定者:教师或学生或师生协作(2)“学案”的作用:预习或自主学习、交流或自己知识建构或问题设计或习题练习建议采用的概念解释:“学案”是在新课程标准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习风格和心理特征等实际,为自主学习、知识建构和研究探讨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2、其编制可由(1)教师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研究制定,其类型有针对班级的学案、针对不同学习群体的“学案”和针对单独个体学生的“学案”;(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编制的学案;(3)学生自己编制的学案关键词二: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精心编写“学案” ,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开展的学习活动,是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和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侧重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在高一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案导学法“的应用与探索,考察“学案导学法”是否能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课题的理论依据或相

3、关政策依据(围绕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贯穿研究始终的具体理论观点或具体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 )1、学生学习的需要:“学案导学 ”这一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等方面有较大发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2、教学改革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打破单一教学方式。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更是点燃的“火把”,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案导学法”就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的具体化,是转变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3、心理学依据:中

4、学生的所有心理发展的特点表明,他们已具备初步的预习能力,这就为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实施教学的可行性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中学生还不成熟,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克服独立思考中可能产生的缺点和偏向,这为不可替代的教师的指导提供了理论依据。4、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条标准:一是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二是时间消耗的最优化,我在“学案导学法”的实践中体会到,在教学中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

5、习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效。2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在充分文献检索的基础上把握相关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趋势,系统、全面地叙述和评论已有研究的成果、存在问题以与研究的关系。论述本研究的价值或重要性,以及该研究领域面临的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课题研究背景:高一必修化学,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教学内容起点高,容量多。既是中学化学的重点知识,又是难点知识,由于学习课时紧,学习容量较大。不少学生明显感到不适应。我曾在高一所教三个班学生中进行调查:有 13.12%学生认为化学学习学有余力,40.36%的学生认为化学学习存在困难,20.67% 的学生认为化学学习存在较大困难, 25.85% 的学生认为

6、化学学习非常困难,几乎学不下去。有 42.23 %的学生很少主动预习;有 39.87 %的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偶尔”进行总结;同时有 36,41%的学生对于自己“自学能力”的情况没有把握。所以教师要在学习上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而学案导学法正是提供这种指导的有力保障。课题研究的意义:1、学案导学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解读教材:学案对于学生来说,是教材的梳理。要求教师从知识系统出发,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因为教师参与了教案和学案的两次劳动,知识的结构清晰地显示在教师的头脑中,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就更强。学案的编写过程也是一个备学生的过

7、程,教师的业务能力在这样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2、学案导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案导学使教师的课前备课做得更充分了,教师把功夫花在课前。学生在课前完成了学案,教师明确了学生哪些地方不懂与懂,对一些简单的、易懂的内容,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在课堂上研讨、交流,形成共识。教学的时间缩短了,效果也明显了。3、学案导学教给了学生自学的方法,使自主预习变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很多老师都谈论到,布置了预习作业,学生的完成率很低的。实施了学案导学,学生在学案的帮助下,慢慢会把这样的学习方法转化成自己的习惯。以后就算没有学案,我们的学生也会有自己的方法去学习的。课题研究的目标(概括地说明研究

8、要解决的问题、及问题解决的预期的状态。 )课题研究目标: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学习方法,学生由过去依靠老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中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教师经过学案的编写,批改,反馈能够更深入的吃透教材,掌握学情,加强师生之间交流,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高一的化学课时紧,知识点多,是高中化学的难点与重点。教师从在课堂上使用“学案导学法”入手,试图改变有些学生由于学习不得法到了高中化学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的现状。研究成果对于今后如何实现初中到高中化学的平稳过渡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4课题研究的内容(围绕研究目标,逻辑地切分研究内容,表述具体准确,体现关键词的内涵

9、)一、编写学案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参资料,确定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水平,提高学案的针对性。二、精心编写高一化学必修 1和必修 2的配套学案。三、在实施“学案导学法”过程中:1、教师方面:指导学生根据学案认真预习。将学案提前一天印发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开展预习活动。第二天收上来批改,务必做到有发必改,若时间来不及起码做到重点学生、不同层次学生的抽样批改,每个班级的抽样率不低于 50%。新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进行订正。针对学生学案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情况做好记录,对问题较多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在课堂上要做到:指导学生预习、小组互助, 解决问题、展示反馈

10、,解难释疑、巩固训练 ,补偿矫正、巩固总结, 反思领悟几个环节。新课结束将学生的学案再次收上来进行二次批改,了解学生习题完成情况及对之前批改的订正、上课笔记记录情况。指导学生重视学案的整理和保存,并作为重要学习资料,在后续学习、考试复习时充分利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学案的价值,重视学案的使用。 2、学生方面:按照老师的要求课前进行预习并认真完成学案,对于有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按时交纳学案,对老师的批改认真对待,课前做好订正,上课要带学案。上课认真听讲,尤其对经过预习、订正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笔记。学案的笔记要用红色笔以示区别。课后完成全部学案。对学案做好整理和保存。3、家长方面:通过一线通的方式

11、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请家长督促学生完成学案、一段时间检查学生学案的保存工作。5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回答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什么?表述要思路清晰、主线明确、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一过程。 )研究的过程:1、申报阶段(2010 年 6 月9 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2、准备阶段(2010 年 7 月9 月):编写学案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精心编写学案。3、准备阶段(2009 年 9 月6 月):指导学生完成学案,在教学中全面落实“学案导学法” ,不断总结,改进研究方案,并针对在研究

12、中出现的问题和个案做好解决工作。并分阶段(约 3 次)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跟踪“学案教学法”实施的情况及效果。4、总结阶段(2010 年 9 月2010 年 10 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方法的选择:1、调查研究法:通过此方法去跟踪“学案教学法”实施的情况及效果。2、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实施“学案导学法”中出现的效果明显及基本没有效果或成绩退步明显的不同个案进行研究,并找到解决方法。3、文献研究法:通过教育学、心理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化学教育等相关文献的研究,为此课题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

13、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4、行动研究法:在学生完成学案过程及“学案导学法”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5、总结研究法及时的对本课题前一阶段的学习、研究进行总结,及时整理研究过程资料,撰写研究小结,找出经验和教训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研究;同时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和课题结题报告。1课题研究的条件(开展研究的主客观条件)及预期成果(通过研究,研究对象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获得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如新观点、新认识等。)1、研究者是一个有十一年教龄的一线教师,完整带了 3 届高中,4 年带高考毕业班,有较深厚的教学经验,并热爱教育科研,关注高一学

14、生入学化学成绩明显分化的现象,并积极寻找解决的方法目。2、今年研究者正好担任高一年级 3 个班的教学工作,条件深入实施课题研究。3、研究者在 2009.9-2010.6 的一学年中虽然本身担任高二的化学教学工作,但是在期间认真专研化学必修 1和必修 2的教材,与新课程标准,已基本完成了必修 1和必修 2配套学案的初步编写。4、研究者所在学校要求教师上课用学案,教研组和备课组有良好的教研氛围。研究者平时实施“学案导学法”教学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只是缺乏系统的记录研究。此次想将个人“学案导学法”的研究上升到理论。预期成果:1完成化学必修 1、必修 2两册教材配套学案的编写;2完成“学案导学法”在高一年级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系列论文;3通过案例研究,提出有效进行“学案导学法”的方案;4教育随笔若干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