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测图设计书_定稿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4214531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测图设计书_定稿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字测图设计书_定稿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字测图设计书_定稿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字测图设计书_定稿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字测图设计书_定稿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测图设计书_定稿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测图设计书_定稿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封市黄院新校区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编写:安 宁审查:审核:李建辉审定:审批:地信 1202 测绘大队第一大组11目录1 测区概况2 任务概述3 作业依据4 测区已有资料情况5 控制测量方案 5.1 平面测量控制方案5.1.1 首级控制网5.1.2 平面一级导线加密网的布设5.1.3 技术要求5.1.4 选点与埋石5.1.4.1 GPS 选点原则5.1.4.2 导线选点原则5.1.4.3 埋石5.1.5 GPS 外业观测5.1.5.1 使用仪器及方法5.1.5.2 观测前准备 5.1.5.3 观测注意事项 5.1.6 精度评定5.1.6.1 各等级控制网的基线精度8 5

2、.1.6.2 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观测精度的评定5.1.7 数据解算5.2 高程控制测量方案5.2.1 高程首级控制网5.2.2 一般规定5.2.3 选点埋石5.2.4 水准观测方法5.2.5 水准测量记录要求5.2.6 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225.2.7 三角高程测量 6 数字测图方案6.1 全站仪测图程序6.1.1 图根控制测量6.1.2 碎部点采集 6.1.2.1 全站仪碎部点采集6.1.2.2 解析碎部点测量 6.1.2.3 碎部点采集的特殊情况 6.1.3 绘制测站草图及展点6.2 内业绘图处理6.2.1.数据传输、数据处理 6.2.2图形绘制和编辑7 提交资料1、测区概况:黄河水利职

3、业技术学院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角,东临黄河大街,北林北33环路,西林夷山大街,南林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校园内地势较为平坦,有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各种运动场,湖泊,河流,假山等主要地物分布其中。新校址东西长 782 米,南北长 965 米,西侧有宽约 80 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 100 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新校区距黄河水利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 4.2km,离市中心约 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 3km。开封界于东京 11351511151542,北纬 341143351143。南北宽约 92 公里,东西长约 126 公里,总面积 6444 平方公里,其

4、中市区面积 359 平方公里。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平均气温 14 度,年均降水量 670 毫升,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开封属黄河冲积平原,第四系全新地层,其成因为黄河冲击物,质地疏松,地层在垂直分布上为:a. 浅棕黄色粉砂,深度 4.2 米左右,地基承载力为 110KPa;b. 浅棕黄色粘土,深度 2.5 米左右,地基承载力为 130KPa:c. 浅棕黄色粉西砂,平均层厚 1.5 米左右,地基允许承载力为 100KPa;d. 浅黄色砂土,层厚 10 米左右,地基承载力为 100KPa。地震基本烈度为7。2、任务概述:数字化测图是测绘专业的

5、必修课,通过实习,可以让我们对该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深化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掌握数字化测图仪器-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数字化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地图编绘的方法。同时,作为现代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各方面的测绘知识,更要掌握好测绘各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只有掌握好了这些本领,将来才能为自己的事业打下结实的基础,所以,我们都很认真努力地对待这次实习。我们小组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我们学校学校所在黄河水院新校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野外的数据点的采集,再导入电脑进行内业处理。野外测记和室内成图是数字化测图的主要模

6、式,也是我们此次实习主要运用的模式。3、作业依据:44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JJ73-97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20257.1 2007)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17160 1997)开封市黄河树立职业技术学院测区 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 (GB/T18316 2001)一本技术设计书及相关技术补充规定4、测区已有资料利用1:测区内有六个已知 GPS 控制点,经考察后,均可作为首级控制点。点 名 X Y H 备 注H51 534

7、33.605 47675.075 73790H19 53090.850 47675.075 73.670H76 53522.852 47196.979 74.235H73 53088.043 47177.168 73.954H33 52795.225 47474.168 73.954H81 52792.357 47283.726 73.887:2:测区内有 4 个三等水准点,经核实后仍保存完整,高程系统为 1985 国家高程系统,可以作为本次设计用点。3:买时导线点 15 个5、控制测量方案5.1 平面控制测量方案5.1.1 首级控制网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的方法黄河水院校区区 GPS 平面首级控

8、制网,等级为55四等,在四等 GPS 网下加密二级 GPS 网及一级导线网。然后布设图根导线。本次设计选取了 6 个 GPS 点,采用四台 GPS 接收机联测,以边连式进行五个时段的观测。规程规定的 GPS 测量控制网精度分级等 级 平均距离 /km 固定误差 a/(mm) 比例误差 b/10-6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等 9 10 2 1/120000三等 5 10 5 1/80000四等 2 10 10 1/45000一级 1 10 10 1/20000二级 1 15 20 1/100005.1.2 平面一级导线加密网的布设在四等首级 GPS 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一级导线加密网,该加密网主要用

9、于城区居民地的平面控制网加密。导线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级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2 个已知方向。(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3)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5.1.3 技术要求GPS 控制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接收机类型仪器标称精度观测量卫星高度角( 0)有效观测卫星数观测时段长度(min)数据采样间隔(s)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 PDOP四等双频或单频10mm+5ppm载波相位15 4 1545 1030 6二级 双频或 10mm+5ppm 载波相 15 4

10、 1030 1030 866单频 位导线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测 距相 对中误差测回数(6级仪器)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一级 3 0.5 24 15 1/30000 2 24 n1 /150005.1.4 选点与埋石5.1.4.1 GPS 选点原则(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同时要有利于加密和扩展,每个控制点至少应有一个通视方向。(2 )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高度角在15以上的范围内,应无障碍物;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干扰源或强烈反射卫星信号的物体。(3) 充分利用符合要求的旧有控制点。5

11、.1.4.2 导线选点原则(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2)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其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三、四等不宜小于15m;四等以下宜保证便于观测,以不受旁折光的影响为原则。(3)当采用电磁波测距时,相邻点之间视线应避开烟囱、散热塔、散热池等发热体及强电磁场。(4)相邻两点之间的视线倾角不宜过大。(5)充分利用旧有控制点。5.1.4.3 埋石标石制作时一定要按照合理的比例(水泥、砂、石配比)。地面标志埋设柱石和盘石,两层标志中心的最大偏差不应超过 3mm。埋设时可采用预制好的标石,也可现场浇灌,上、下层埋石应将坑底捣固夯实,并准

12、确对中,量取上、下层间隔距离。楼顶标石应牢固结合在楼顶混凝土面上。775.1.5 GPS 外业观测5.1.5.1 使用仪器及方法本次首级控制及二级加密均采用三台南方灵锐 S82 双频接收机及一台Ashtech 单频接收机进行静态观测,使用仪器需经过省测绘部门检核后方可使用。5.1.5.2 观测前准备观测前应制定好观测计划,编制观测路线,作业调度表(见附表 1)。外业观测应做好观测记录,按照记录簿中的内容逐项填写。GPS 天线高应量取两次,两次读数不大于 3mm 时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中。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重新量取。5.1.5.3 观测注意事项(1)当确认外接电源电缆及天线等各

13、项连接完全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接收机。(2)开机后接收机有关指示显示正常并通过自检后,方能输入有关测站和时段控制信息。(3)接收机在开始记录数据后,应注意查看有关观测卫星数、为型号、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结果及其变化、存储介质记录等情况。(4)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一下操作:关闭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天线位置;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5)每一观测时段中,气象元素一般应在始、中、末各观测记录一次,当时段较长时,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6)在观测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供电情况,除在出测前认真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外,作业过程中观测人员不要远离接收机,听到仪器的低电压警报要及时予以处理,否则可能会造成仪器内部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对观测时段较长的观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