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范增桂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4214415 上传时间:2018-02-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案例---范增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案例---范增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案例---范增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案例---范增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案例---范增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美 在 于 发 现【案例背景】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自从我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备课上课就和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抓好备课这一环。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3 课“收复新疆” 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预备铃响后,我胸有成竹地步入教室,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优美的画面出现在学

2、生的面前漫漫戈壁沙丘之中一条浓阴蔽日的杨柳路(甘棠遗泽画) ,旁边慢慢出现一首诗,“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接着是我的旁白:“ 同学们,看着这一丛丛戈壁滩中顽强生长着的左公柳和人们为歌颂左宗棠率领湖南战士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而作的这首诗,我想起了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非常得意自己的 “创作 ”用两首诗词作对比,突出左宗棠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案例描述】正在这时,一位学生说“老师,错了,两首诗中的杨柳不是同一个概念,前面一首是指杨柳树,后面一首是曲牌名”。可能是他的发言激

3、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好像在哪看到过,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后人把凉州词传错了,原句可能应该是黄河远上白沙间” 。对学生的反问,我一面表扬他们能大胆质疑,一面则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 显然是对学生的搪塞,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环节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新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

4、清所有的问题。 ”现在,同学们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就带一小组从诗歌入手,兼考新疆的地理环境,了解左宗棠在治理新疆方面所克服的困难,理解边疆人民对左收复、治理新疆的感激之情,并把你们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个小组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新疆在我国国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左为什么坚持收复新疆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第三小组考察新疆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的事实来告诉俄等侵略者:新疆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第四小组,考察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历史过程,要求把左收复新疆的路线、措施、经过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我要求各组将自己的成果向全班汇报、交流,老师作必要

5、的补充,并对学生的成果作出肯定,有异议的地方与学生再讨论。就这样,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案例评析】“老师,错了” 这句话,使我对初中历史教学有了深刻的反思,由此想到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误区一:教师备课侧重在备教学过程的设计,且过程设计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教师备课的侧重,除了对本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的分析与处理外,往往更多的考虑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且力求尽善尽美,每一个子目怎么讲,

6、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全设计好,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 操作工” 而已。所以,在备课时,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要有一定的灵活性。误区二: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科、书本、课堂为中心,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以不变应万变 ”,忽视复杂的教育对象,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我们的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较少鼓励学生提问,一旦在课上遇到学生提出自己预设以外的问题便

7、会用“课后讨论 ”等搪塞过去,学生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种亦步亦趋的学习方式是培养不出真正具有求实精神、怀疑精神、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的学生的!总之,教师在备课前,应当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要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目标。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应当处于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 ,即“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美在于发现,要改变课堂教学行为,首先要确立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考虑这节课我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服务?上课时更多地让学生表述他们想了解什么?特别在学生发现问题时,老师要引导他们去思考、探究,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教 学 案 例工作单位:良教乡中心学校教师姓名:范增桂联系电话:158097806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